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方航空“调兵遣将” 收购上航正渐行渐近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7 11:01: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社会广泛关注的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简称“东航”)与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Airlines Co., Ltd.,简称“上航”)的重组正渐行渐近,两个公司的重组方案日益清晰。
  记者从多个渠道获知,原传说的重组方案之一:东航先划归地方,然后再与上航重组的方案早已被否,上海市政府与有关方面早在今年元旦前后已达成共识:由东航收购上航。“央企下到地方,再与地方企业重组,操作起来十分复杂,而且很少有这样的先例。”一位知情者告诉记者,“而上海市政府积极支持东航收购上航。”
  目前,上海市政府和东航正紧锣密鼓地在为重组做准备。2月26日,上航发布公告称,拟向公司的第三大股东上海锦江国际(集团)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222,222,200股,此举可募集现金9.999999亿元。由于锦江国际的出资人为上海市国资委,因此上航向锦江国际的定向增发,实际就是上海市国资委增资上航。
  同一天,东航按计划召开了2009年第二次临时A股、H股类别股东大会,审议非公开发行A股等议案。会议的结果毫无悬念: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tate-owned Assets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简称“国资委”)注入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China Eastern Air Holding Co.,简称“东航集团”)的70亿元巨资进入东航股份的议案顺利通过。
  这显然不是巧合。

准备嫁妆

  “上海市政府的10亿元增资其实就是给上航准备的嫁妆,女儿打扮一新才能出嫁。”有业内人士形容。
  上航的《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显示,截至2008年末,其燃油套期保值损失约为人民币1.7亿元;截至2008年9月30日,其总资产144.85亿元,总负债132.32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1.35%。“根据当前经营状况判断,预计至2009年1季度,公司仍将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和财务困境。”
  事实上,近几个月,上航一直在通过提高飞机运行效率、开拓市场等办法,努力摆脱经营和财务上的困境。据《上航报》报道,今年1月,上航当月扭亏为盈,实现了“开门红”;2月份的前20天,平均日承运旅客人数超过了2.5万人次。“相对于去年11、12月每月近1-2亿元巨额亏损的大‘出血’现象,这是一个重要转折。如果2月份全月平均表现好于去年11-12月,这就表明,上航正在慢慢地从‘谷底’走出来。”上航董事长周赤对《上航报》记者说。
  上海市国资委在此时增资,无异于雪中送炭,不但有助于上航摆脱目前的财务困境,轻装上阵,也为上航与东航的重组创造了条件。
  根据测算,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完成后,上航的资产负债率将从91.35%下降到85.45%。此前市场曾有传闻说,上海市国资委给上航的注资金额为30亿元。这20亿元的差额从何而来?对此,有知情者向记者透露:“国资委计划共注资东航90亿元,现已注入东航70亿元,还有20亿元将是东航收购上航时的聘礼。”
  上航会以何种方式进入东航?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认为,最大的可能就是采用当初东航收购西北航、云南航的方案,即上航先进入东航集团,然后再进入股份公司。“如果一个集团下面有两个上市公司,容易产生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

调兵遣将

  虽然东航与上航的重组有助于上海国际航空枢纽港的建设,有利于东航和上航的资源整合,并将大大提高东航在上海的市场占有率,但也有人质疑这两个同样陷于困境中的公司的重组“既不是强强联合,也不是强者收购弱者”,“行政色彩太浓”。刘绍勇在正式就任东航股份公司董事长后的记者见面会上也坦承:“不管东航将来要和谁重组,首先需要自己强身健体,这样以后才能掌握重组的主导权。”
  如今,刘绍勇空降东航已经一个半月,围绕着“强身健体”这个主题,他采取了“止血减亏”等一系列措施。近日,在不增加飞机航班运力的前提下,东航短时间内又新增了900条航线。
  尽管如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刘绍勇目前仍然面临着两大棘手难题:资金和亏损。与上航实现“开门红”相反,东航仍然每天处于巨亏之中,据业内人士估算,东航目前每天的亏损额超过千万元。而其燃油套期保值的亏损现仍未终结。
  虽然东航股份的70亿元注资方案在2月26日的临时股东大会上已经顺利通过,但对于一个每天入不敷出的公司,70亿元资金远不能解渴。而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内,从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和农业银行共获得的350亿元授信额度,虽然补充了东航的流动性,但巨额的债务和为此需付出的财务成本对东航也是一个巨大压力。
  但刘绍勇并未止步,在大张旗鼓地从全球引进总信息师的同时,他最近又不事声张地采取了一个重要行动:曾先后担任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Haina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简称“海航”)董事长和海航集团有限公司(HNA Group,简称“海航集团”)执行副总裁的朱益民,接替赵玉华担任了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简称“中货航”)的总经理,而东航规划发展部部长的位置则让给了一位原国航高管。
  “朱益民是东航引进的人才,他不在公司高管减薪之列。”东航的一位干部说,“下一步,东航还会有一系列人事变动。”
  现在还有一个悬念:刘绍勇的前任李丰华去向如何?据东航集团的一位干部透露:“李总还经常到公司来。”
  一个最新的信息是,对李丰华及东航股份公司原总经理曹健雄的例行离任审计已经开始,由国家审计署上海特派办派出的十多人审计小组已经进入东航。也许,李丰华被重新安排工作已为期不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6-26 10:53 , Processed in 0.01560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