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邯郸机场十年磨一剑 从“雏鸟”变“苍鹰”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1 21:15: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09-09-11 邯郸之窗 张炯
 2007年8月8日晚7时20分许,一架来自上海的A320呼啸而至,稳稳地降落在邯郸机场;10分钟后,另一架发自重庆的CRJ200也如约而至。邯郸机场正式通航了!这是邯郸历史上一个不平凡的日子,首航的两条航线分别飞往上海和重庆,邯郸人多年来的“飞行”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回望邯郸机场的成长之路,从1992年正式立项,2002年重新启动,到2006年12月项目竣工,直至2007年8月8日正式通航,历经了十五年的艰苦奋斗,这样的建设历史在全国民航事业中绝无仅有,就像一场艰苦的磨练历程,让人刻骨铭心。
  邯郸市公路、铁路、空港的立体交通优势,因邯郸机场的建成通航而完美体现,邯郸也真正成为河北省“东出西联”交通运输战略体系的黄金节点。同时,机场也和海关、商检等其它共建服务机构形成了整体功能配套,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开放力度,使邯郸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城市有了硬件保证。

总以为,举起竹竿就能触着直升飞机

  邯郸机场的旧址为1958年建立的马头直升机机场。
  “我家就住在跑道旁边,每天一睁眼就能看见直升飞机,小时候总以为,站在楼顶举着根竹竿似乎就能触到直升机了。”回忆起童年的事儿,现任邯郸机场市场销售部经理的邹立总是乐呵呵地,他的父母都是原马头直升机机场的职工,每天的生活都是在轰隆隆的飞机声中开始,又在这种外人听来难以忍受的声音中安然入梦。
  庄稼地、铁栅栏、一条“迷你”跑道……在邹立的记忆中,童年的快乐几乎全部来自那个神秘的“机场大院”,不管是趴在双开大铁门上看飞机,还是在短短600米的跑道上开运动会,这不经意间的嬉戏,却积淀出他对飞机的挚爱。他已经非常习惯直升飞机带来的这种“噪音”,“我一出生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了,”如今,邹立甚至只要一听飞机的飞行声音,就能判断是哪种机型。
  目睹马头直升机机场变身邯郸机场,邹立若有所思,“变化太大了!有时候反倒觉得不可思议。与现在不同,那只是个直升机机场,用于护林、勘探、播种、摄影、测绘等专业工作。”邹立回忆说,那时的马头机场能够起降类似“米—8”、“米—171”等较大型直升飞机,父亲当年所谓的“飞行”,就是到全国各地去执行任务。当时,在全国仅有几个城市有这样的直升机调度点。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驻在邯郸市的直升机逐渐被调离,马头直升机机场在辉煌地完成使命之后,逐渐落寞。

十年磨一剑

  1992年,邯郸机场扩建工程正式立项。
  当时,国家民航总局来邯调研机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由于石安高速当时还没有建成,从北京驱车到邯郸需要8个小时左右时间。民航总局的人一路风尘仆仆,到了邯郸第一句话就是,“全国各地邯郸离北京‘最远’,去厦门坐飞机出差一天就能打个来回,而来邯郸一趟,至少需要折腾三天时间”。这一番话,让现场的人深深地震动了。
  自上个世纪90年代被提上日程的机场建设工程,却因种种原因停滞了10年,直到2002年市政府与东方通用航空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后,才重新启动邯郸机场建设。2003年8月,裴军从市发改委调到邯郸机场任经理,对于飞机、机场等相关知识几乎一窍不通的他服从了组织的安排,来到了市区西南那片空旷的沉睡之地。
  来机场公司之前,裴军就听说单位人少、活杂、难题多,虽然做好了思想准备,但他还是被眼前的困难“吓”了一跳:原有直升机场的基础设施、厂房设备都较为简陋,甚至连像样的办公场所和公务用车都没有。从离市区11公里的公司驻地到市内的规划部门、建设部门,一趟趟往返全靠着一辆破旧的现代车和同事的一辆电瓶三轮车。
  人员少是另一个困扰的难题。即使后来条件有所改善,算上司机、会计等工勤人员一共才11人。这11个人担负着行政管理、招投标管理、资金争跑、工作协调、设备采购、施工组织等数十项工作,同时还担负着往返于民航总局、空管局、民航华北局以及北京、石家庄等地的各种外出任务。
  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对项目立项的批复极为关键,任何一点耽搁和卡壳都会导致整个工程停滞不前,甚至无法立项。当时,周边的安阳、邢台、聊城等几个城市也在争跑机场手续,更增添了机场项目跑办的难度,机场工作人员奔波于国家各部委之间,走访了多位专家学者,就邯郸机场的可行性研究提出建议和意见,使机场项目能够最终落户邯郸。

完美扩建 凤凰涅

  2003年3月5日,河北省和民航华北管理局批复了邯郸机场的初步设计及概算。
  飞行区按4D级规划,3C级建设,跑道长2200米,宽45米,两边道肩各1.5米,道面混凝土厚度30厘米,可起降波音737-800以下及空客320等中型客机。联络道长180米,停机坪1.3万平方米,可同时停靠两架中型客机。助航灯光北端设I类精密进近,南端设简易进近,建灯光变电站一座。导航工程建设北近台、航向台、下滑台、全向信标台等。航站区主要包括候机楼3900平方米、航管楼1200平方米以及配套的消防车库、设备用房、综合楼、广场、园林绿化、管网的铺设和改造等工程。
  但在随后的几年,出于对民航机场管理规范的调整和安全的重视,民航总局陆续出台了一些新的法规和政策。鉴于这种情况,2004年10月份,邯郸市邀请民航专家就邯郸机场有关建设问题召开了研讨会,决定在原计划的基础上扩建。
  扩建工程于2004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工程建设主要分飞行区和航站区两大部分。其中,飞行区各项工程于2006年上半年全部完工,并于当年5月16日通过了民航华北管理局组织的飞行区工程行业验收。航站区工程于当年12月4日顺利通过航站区竣工验收。
  “通过了一系列严格验收,2007年6月26日,民航华北管理局正式颁发了邯郸机场开放使用许可证。”裴军深知这一刻的来之不易。

备受瞩目的“首日航”

  能够乘坐邯郸机场的首航班机,是无数邯郸市民梦寐以求的想法。2007年8月8日当天登机的乘客,也成为众人羡慕的幸运儿。
  “透过候机室就能看到,每一位旅客的脸上都挂着笑容,兴奋极了!”回忆起两年前首航时的情景,首航乘客宋丹萍记忆犹新,“第一次带孩子在家门口坐飞机,简直太幸运了。”早在邯郸机场通航前,宋丹萍一家就商量搭乘飞机去上海玩,这回终于如愿了。来自重庆的吴女士也十分高兴,她是坐火车来邯探亲的,路上花掉了28个小时,回去时正赶上邯郸机场通航,大大缩短了旅程。在上海读研的杨东磊要返校,本来已买好了火车票,听说邯郸机场通航了,立即退掉了车票换成了机票。
  其实,航线审批手续之复杂、程序环节之多,是所有人没想到的。市发改委、机场工作人员兵分5路:上海航线、南方航线、市场开发、航机航路审批、机场内部准备。在紧盯审批手续一个多月后,终于敲定了邯郸至上海、邯郸至重庆两条航线。
  在首航后的短短一年多时间里,邯郸机场先后开通了上海、广州、重庆、海口、大连、杭州、厦门、西安、南京等九条航线,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开辟多条航线,这在国内支线机场还是很少见的。

“雏鸟”变“苍鹰”

  “在近期的谋划中,邯郸机场还将增开到北京、昆明、成都、深圳的航线。”裴军对记者说,邯郸机场的潜力很大,在最初的规划中就留有扩充的伏笔。现在邯郸机场是3C级的标准,只能起降波音737系列,但是几年之后邯郸机场经过二期扩建,到时波音747等大型客机都将能够降临邯郸这座古城。设想中的“临港经济区”,也将使邯郸机场真正成为世人关注的中心。
  现在的裴军已经养成一个习惯,每天都会眼盯着飞机起航,在轰隆隆的声响里看着飞机越来越远,直至消失在视野之中。他一边眺望着远方,一边在思索着一个新的问题:邯郸有了自己的机场,有了腾飞的翅膀,但怎样才能把机场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怎样才能让这双翅膀更加丰满,让邯郸更加惬意地飞翔,使邯郸与世界的距离缩得更短,拉得更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11-1 13:29 , Processed in 0.02300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