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匡新涉民航反腐窝案“落马”:小处长大权力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6 12:25: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0-07-06 《瞭望东方周刊》 刘文燕 



 对“一把手”的监督早已是全社会的共识。但处在中间层次拥有实权的处级干部们,却成为监督盲区
  反腐题材的编剧们有新故事写了。
  主人公的原型们是曾经位高权重的民航系统精英。近日遭遇反腐强风的民航系统里,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管理局原局长、党委书记黄登科、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张志忠、中国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民航局”)原副局长宇仁录、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简称“南航”)原总工程师张和平、北京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黄刚……一批官员应风倒下。
  风声鹤唳中,还有一位未曾掀开面纱的官员——匡新。媒体最近疯传的一句话是“匡新出事了!”,并冠之以“爆炸新闻”。各种版本的说法大同小异:因涉嫌经济问题,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综合处处长匡新早已被刑事拘留。

“匡爷”传说

  匡新,1984年毕业于天津民航学院(后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出事”时身份是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综合处处长。但调任综合处处长之前,他在民航处工作了逾十年。再往前翻,其实从大学毕业工作开始,匡新的工作一直与民航有关,毕业后工作的第一个单位,是当时国家计委基础产业发展司铁路民航处。
  据说在民航界提起他,无人不晓,甚至民航业内送了一个“匡爷”的江湖称号给他。既是“爷”,自然会有种种“传说”相伴。
  各路媒体翻出了匡爷不少个性“猛料”。
  最早的追溯到了1986年,彼时匡新还是国家计委民航处小干事。当时因为某航空公司采购了十多架波音757客机,于是邀请包括民航总局副局长在内的100多位民航系统人士在白天鹅宾馆赴宴,但该航空公司老总送走了民航总局副局长后,转身回来又单独宴请匡新。而波音和空客的人为了能跟“匡爷”见上一面,整个中午蹲守在“匡爷”吃饭的北京西四环某食府。
  个性十足的“匡爷”态度倨傲,但因为有权在手,找他办事的人,哪怕官比他大,也对他“相当尊敬”。有一位副省级领导去找匡新,他顾着自己玩电脑游戏,让人在外面等着,直到“Game Over”(游戏结束)才出来;被他训斥的省部级高官也大有人在,传说曾有位副省长被他呵斥得唯唯诺诺……
  熟悉匡新的人给媒体透露:这个人“很聪明,能力很强,无论协调能力、文字能力均非常出色。做事雷厉风行,胆子太大了,有点恃才傲物”;他的个性是“送钱给他不见得办事,不给他送钱他照样给办事。民航界很多人受益于他,但也有不少人被他得罪了”。

有足够的权力资本来跋扈

  这个熟悉“计划”经济规则的人,一直倡导市场化方向的改革。据悉,匡新参与了2002年以来的一系列民航改革:六大航空集团重组、机场属地化改革、民航票价改革等。他还积极支持民航票价公开折扣、明码标价,支持机场引入外资和民营资本等。
  匡新被同事称为能“干事情”,他常参加一些和民航相关的论坛,接受媒体采访时常直言不讳。
  在一篇“民营航空 逆境成长”的新闻稿中,匡新对记者侃侃而谈他所认为的民营航空的方向:“自己成立航空公司并不是民营资本进入航空业的首选途径,民营大可以选择现有的航空公司为目标,直接买它的股票,或者与它们合资。”“在所有制机制上,民营资本要将目光放得更远一些。并不是非得是民营企业家搞的才叫民营航空,随着市场的发展,国有航空也有可能变为民营航空。”
  深谙民航体制改革的匡新,任职发改委民航处处长期间也认为,“民航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着垄断的政策倾向。”他眼中的垄断因素主要包括航权、航油、机票定价机制、机场运营机制模式、飞机维修、机场地服等。
  垄断造就了寻租的机会和空间。匡新本人的“出事”也与此相关。
  媒体透露,匡新事发是因为他被“私人老板检举”,涉嫌机场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问题。“尽管飞机采购大多是由航空公司高层决定,但具体采购多少架飞机、什么飞机,每家航空公司分多少架飞机,发改委具有最为关键的决定权。而民航处处长;赋予匡新这一审批链条中的最为关键的核心角色。”
  重要的是,“在机场建设项目中,涉及资金数亿元的项目能否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核准,不仅事关项目能否成行,还攸关项目能否获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
  另一个版本的说法是,匡新涉嫌在国内某航空公司引进飞机时,受了贿赂,特殊照顾了这家公司。
  哪种说法更靠谱,真假难辨。可以确定的是,处在利益核心交接点的匡新,有足够的权力资本来跋扈。

 处长的权力

  国家发改委的网站上,关于基础产业司的具体职责共有十条,囊括了下属综合处、铁道处、民航处、交通处等四个处级机构,翔实细致。这其中,匡新到底利用了哪几条职责扩大灰色空间呢?
  早在2005年,《瞭望东方周刊》就曾刊出一篇名为“处长腐败成一道‘风景’”的深度报道,时任国资委研究室副主任的陈国卫透露,“有一次开会,一位国务院领导开玩笑说,我们这里处长最有权力了。”
  在他看来,处长名义上没有实际的权力,但作为具体负责执行的官员,拿出的意见常常最有分量。“处长往往是行贿者要过的第一关。一般来说,处长负责审核材料真伪,是否要移送上级官员,由他们来定。”
  专家分析,处长们精通政策,又不大挪动。一把手可以换个不停,但处长们却变动不大。匡新在民航处超过十年。有媒体透露,当了十几年“老处长”的匡新对于自己不被提拔深怀不满,曾找上级领导诉苦。但最终未能如愿,因告状信实在太多。2007年,“上级领导出于‘保护’他的考虑,将其调入发改委基础司综合处任处长。”
  更深的原因还在于,对“一把手”的监督早已是全社会的共识。但处在中间层次拥有实权的处级干部们,却成为监督盲区。
  不过,这一次匡新却没能躲过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6-2 20:59 ,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