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6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加大鸟害防治力度 确保机场运行安全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24 08:52: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ank: 9Rank: 9Rank: 9

2#
发表于 2010-8-24 08:52:57 |只看该作者
1
加大鸟害防治力度 确保机场运行安全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位于我国东北三省的最南端,是一个景色秀丽的旅游开
放城市,山青水绿,气温适宜,人称东北亚热带。由于地理条件因素,这一地区
鸟类活动极其频繁,不但留鸟多,迁徙候鸟也成群结队路经此地,尤其春秋两季
鸟类活动更频繁。大连机场是军民合用机场,周边有粮库、仓储地、养牛场、山
林、树木和水源地,自然生态环境对鸟类吸引力很大,在客观上给机场鸟害防治
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为确保飞行安全,95 年以来大连机场在鸟害防治工作上,投
入300 多万元资金先后购置进口驱鸟设备25 套、煤气炮6 门、驱鸟猎枪2 只、驱
鸟车1 台、捕鸟网400 平方米,建立了鸟类标本室,制作鸟类活动平面图和鸟类
标本40 余件,增编了驱鸟运行分队。通过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加大综合
治理力度,大连机场的鸟害得到了较好治理,其基本做法是:
一、掌握机场及周边地区鸟类分布情况及活动规律是做好鸟害防治工作的前
提。
记录显示,全世界容易发生鸟撞飞机事件的鸟类达286 种,在我国分布的种
类有143 种,占50%,其中鸥类造成的事故占53%,凤头麦鸡占13%,其余类群为
雕、鹰、隼、天鹅、家鸽、鸦、燕、木京鸟等占34%,而每个机场由于所处地理位
置的不同和周边环境的差异又各具特点。因此,尽可能详尽的了解本机场及周边
地区鸟类的分布情况,掌握其习性特点及活动规律,就成了做好鸟害防治工作的
前提。为此,机场于1998 年12 月至1999 年12 月用了一年的时间,投资12 万元,
会同大连市林业局设计室、辽宁省鸟类研究中心等单位,以机场跑道为中心6 公
里半径向外扩展的周边地区范围内,采用随机记录和路线调查的方法进行了鸟类
调研。(1)一年四季定时将看到的鸟类种类、数量、发现地点等有关项目进行登
记填表。(2)对周边地区鸟类用高倍望远镜观察和鸟网捕捉方法进行调查,鉴别
种类。(3)对机场内的鸟类采用了多点定位观察,记录鸟类种类、数量、栖息规
律及飞行高度。同时制作了大连机场及周边地区鸟类分布图,建立了鸟类标本室,
制作鸟类标本40 余件,为鸟害防治人员鉴别鸟的种类、掌握鸟类的特性提供了条
件。
调查结果显示,大连机场及周边地区鸟类的种类共有86 种,分属15 目35
2
种。
1、 从鸟类居留类型分析,其中夏候鸟35 种,冬候鸟12 种,旅鸟24 种,
留鸟15 种。
2、 从鸟类分布环境分析,所见86 种鸟类交叉分布于水库、海域、山林、
农业用地、垃圾场、粮库等环境中。而机场内的草地、防护林、污水沟及迁徙时
经过机场上空的达37 种。
3、机场内常见的37 种鸟类的习性特点分析:
以食性分类:以昆虫类为食物的有16 种,以昆虫为主、兼食草籽的有7 种,
以果实、草籽、谷物为食物的食杂性鸟类有9 种,以小动物(如老鼠)为食物的
有5 种。
以飞行高度分类:30 米以下的有3 种, 100 米以下的有23 种, 150 米以下
的有6 种, 200 米以下的有5 种。其中飞行高度100 米左右的对飞机危害最大。
以出现的时间分类:全年出现的有11 种,春秋两季3 月中旬至5 月中旬(高
峰期为4 月中旬至5 月上旬)、9 月下旬至11 月下旬(高峰期为9 月下旬至11 月
上旬)出现的有9 种,夏季4-9 月份出现的有11 种,12 月至3 月出现的有9 种。
1996 年9 月至2003 年6 月机场所发生的18 起鸟撞飞机事故征候中,机场范
围内所见到的37 种鸟类中就有10 种,它们是:家鸽、红隼、燕隼、喜鹊、凤头
麦鸡、白鹭、野鸡、针尾沙稚、燕子、戴胜。其中家鸽12 起,占66%,红隼、燕
隼4 起,占22%,喜鹊1 起,占6%,,野鸡1 起,占6%。经过对大连机场及周边地
区鸟类分布情况及习性特点的调研分析,明确了鸟害防治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二、加强组织领导是强化鸟害防治工作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鸟害威胁飞行安全越来越突出,鸟害防治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
民航总局又制定了因鸟害造成的飞行事故征候万架次率为0.3 的工作目标。标准
高、责任大,机场各级领导坚持做好“思想、工作、精力”三到位,并将安全责
任落实到“基层、岗位和个人”。97 年机场成立鸟害防治领导小组,由处领导亲自
抓鸟害防治工作,成立驱鸟队,由场务科科长主管鸟害防治工作(鸟害控制与管
理=驱鸟设备+鸟害防治小组)。
鸟害防治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防治工作要着眼于短期治标、长期治
本,机场在落实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场鸟害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时,领导
非常重视,要求要真干、实干,要规范管理,严格程序,要打持久战。为了把鸟
3
害防治工作做细做好,先后制定出《关于机场鸟害防治领导小组的通知》、《鸟害
防治领导小组工作职责》、《驱鸟队工作职责》、《驱鸟队员工作职责》、《鸟害防治
工作具体措施》、《鸟害防治工作标准》、《飞行区草高、鸟害、鼠害控制管理规程》、
《鸟害通报制度》、《鸟害防治工作流程图》、《驱鸟猎枪、子弹使用管理规定》、《驱
鸟巡逻车使用规定》及《机场鸟害综合治理方案》共12 个管理规定,保证了机场
鸟害防治工作良性发展,做到标本兼治。
三、改善机场及周边环境是做好鸟害防治工作的基础。
机场及周边地区有鸟类进入的主要原因是其具有引诱鸟类的生态环境,即有
利于鸟类栖息、觅食、饮水、筑巢繁殖的条件。
大连机场原先是城市的郊区,离市区较远。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大,现已处在
城区和城郊住宅区的包围之中,而且又是军民合用机场,周边环境差,机场围界
外侧就有农业用地(农田、果园、菜地)160 公顷,垃圾场两个,面积达1 公顷,
粮库三个,面积4 公顷,围界内草地26 公顷,防护林、污水沟1 公顷,农田、菜
地、养猪场12 公顷。农田为鸟类提供谷类食源,垃圾场中残留的废弃食物供养了
周围的鼠类,而鼠类的大量繁殖又吸引了捕食它们的猛禽,粮库的散落粮食吸引
麻雀、家鸽等取食,猪场的粪便产生蝇、蛆,蔬菜、草地上的昆虫、草籽为食昆
虫类和食谷类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源,防护林为营巢于树上的鸟类提供了筑巢繁
殖条件,还为更多鸟类提供栖息场所。由于这些环境对鸟类极具吸引力,从而形
成了食物链:农田、菜地、草地——昆虫、草籽——小鸟——猛禽;粮库、垃圾
物、猪场——粮食、饲料、粪堆——鼠类、昆虫、小鸟——猛禽,特别是喜鹊、
红隼、家鸽等经常穿飞于跑道上空,给起飞降落的飞机带来极大的威胁。由以上
分析看出,要做好鸟害防治工作,必须从源头抓起,从基础工作做起,破坏鸟类
生存环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本着先内后外,先易后难的原则,近几年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适当控制机场草地中草的高度。大连机场内草地面积达130 万平方米,
保持草的适当高度可减少鸟类的数量,破坏栖息环境。根据鸟类的习性特点,草
高使鸟不能彼此看见,也难以发现食物而远飞,从而不会在地面停留,因此,有
些国家采取了高草策略。但草高又有利于野鸡、野兔等一些幼小动物的栖息。因
此综合大连机场的自然环境和鸟类分布特点,采用低草策略更为有利,保持草的
高度保持在10—30 厘米之间,这样就不会因草高而吸引更多的鸟类。夏季以控制
4
草高为主,不再以割几遍草计算,以不超高为标准,随时控制草高;秋季以控制
草籽成熟为原则,在草籽未成熟之前将草割短,以减少鸟类到草地上取食草籽。
经过对草地的加强管理,原来成群的野鸟和野兔自去年下半年已基本绝迹。
(二)清除垃圾物和养猪场。减少机场周围的垃圾堆放是控制鸟害的有效手
段。从1999 年下半年开始逐步清理机场北侧和跑道东端的垃圾堆,采用掩埋和清
运并举的办法,先后清理垃圾场三个,清运垃圾5000 余立方米,既清除了吸引鸟
类的食源地,也美化了机场的环境。
机场内的菜地、农田、养猪场原是空军场站以租赁方式租给地方经营的,每
年都产生大量的粪便、蝇蛆,是多种鸟类的食源。经调查发现机场发现的37 种鸟
类中有34 种鸟类停留在此。经过与空军部队多次协商,由机场安全、公安、场务
部门与空军营房、外场等部门通力合作,一举取缔了机场内的菜地、农田、养猪
场,消除了产生鸟害的一大隐患。
(三)定期清理其他有利于鸟类居留的环境,破坏鸟类的生存条件。首先是
切断鸟类的水源,排水沟、积水坑是鸟类繁殖地和栖息地,更是水源地,为了不
给鸟类造成有利于繁殖、栖息及饮水的条件,定期清理排水沟,使机场内8000 米
的排水沟始终保持畅通,不积水,并对部分排水沟进行了盖板处理;清理填埋积
水坑,近年来结合环境整治,利用建筑垃圾进行了填埋,至2000 年底已经全部填
埋完毕,彻底改变了机场内因水源吸引鸟类的环境;定期清除机场内防护林中的
鸟巢,仅2000 年就清除机场防护林中的喜鹊巢穴50 多个,对减少鸟类的数量起
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是做好鸟害防治工作的必要条件。
在进行鸟类调研过程中,不到半年时间就统计到养鸽户70 多家、家鸽2000
余只,而且都在距跑道2 公里范围内。根据以往统计资料分析,鸟撞飞机事故征
候60%以上是家鸽造成的。家鸽飞行高度多在100 米以下,经常栖落于机场草坪和
飞越跑道上空,对飞机起飞和降落构成极大的威胁。
1、 我们及时通过大连口岸委上报市政府,得到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1999
年大连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禁止在周水子国际机场净空控制区内放养和放飞
鸽子的规定》的通告(大政发[1999]97 号)为机场控制鸽群提供了法律依据(后
附通告复印件)。
2、 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家鸽对飞行安全的危害。基本做到机场净空内
5
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居民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机场和所在地的区委综合治理办
公室通过电台和报纸还向居民公布了举报电话。
3、 与地方政府、街道、公安部门联合,对机场净空区内的家鸽进行专项
治理。由于2000 年机场飞行区内连续发生四起家鸽撞飞机事件,为对家鸽进行彻
底治理,机场及时将这些情况专题报告市、区政府,引起了市长、区长们的高度重
视,机场所在的甘井子区主管安全的副区长亲自主持召开机场净空区家鸽治理专
项工作会议。一是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和联合整治家鸽检查组;二是对机场净空
区内9 个街道,一个城镇的企业事单位和居民养鸽进行摸底和宣传教育;三是养
鸽单位和居民自查自整。四是由区委综合治理办公室牵头,机场、街道、镇干部
及派出所民警参加联合检查,先后四次对250 户居民、一个信鸽协会、5 个企事业
单位共约3500 只鸽子进行了清理。对多次检查说服未清理的12 户及一个企业的
重点户,击毙鸽子100 多只,拆除鸽笼10 个。现在机场公安和地方公安、街道每
月联合组织对机场净空区内的家鸽检查一次已形成制度。
五、多种方式并用、驱赶灭杀并举是做好鸟害防治工作的有效手段。
由于鸟类具有活动范围广、能飞翔、很多种类具有迁徙性、食性多样化、多
种环境下适宜性强等共同特点,因此鸟群会在任何时间、任何方向和任何地方出
现,也就是说随时都有可能和飞机发生相撞。针对这些特点,为将鸟撞飞机事故
和事故征候降到最低限度,特采取以下方法:
1、建立驱鸟队,做到人员落实、责任明确。1999 年以前在场务科人员比较
少的情况下,成立了由场务科长为队长的兼职驱鸟队、道面巡查组、养场组等小
单位,并把驱鸟工作列入其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每天在飞行区进行鸟类驱赶,
较好地保证了鸟撞飞机事故控制在总局规定的指标范围内。2001 年底,根据人员
变化情况及机场编制配给,成立了由七人组成的以驱鸟、巡视道面为首要任务的
驱鸟运行分队,并配备专业驱鸟车一台,每天从第一个航班起飞前40 分钟至日落
时间段内不间断的鸟类驱赶,并建立了相应的考核制度和鸟情登记制度。充分发
挥驱鸟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控制鸟撞飞机事件的发生。
2、重点地段重点盯防。大连机场由于地处城区和城郊结合部,处在居民住
宅包围之中,并且多数气象条件下由东向西单向起降。根据对近5 年来所发生的
鸟撞飞机事故征候分析,在飞机降落地段发生的事故征候占60%以上。因此,就飞
机降落地段进行重点盯防,并安装捕鸟网400 平方米,对发现的鸟类及时进行驱
6
赶和捕捉,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3、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提高鸟害防治工作的效率。先进的驱鸟设备、设
施是做好鸟害防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几年来大连机场先后购置配备了
驱鸟车一台、跑道两侧安装进口ACS—C666 型和ALF—C444 型“驱鸟王”25 套、
APPC—C888 型煤气炮6 门、APL—101 驱鸟枪3 只、驱鸟用猎枪2 只、50×望远镜
一部、捕鸟网400 平方米。这些设备分别利用其声、光原理,对鸟类的视觉和听
觉产生逆反作用,达到使其远离跑道的效果,在鸟害防治工作中发挥了较好的作
用。
4、采取诱杀、灭杀措施,减少机场鸟类的数量。部分候鸟、留鸟具有不容
易被驱赶而远离跑道的特点,我们就采取了诱杀和灭杀的方法。每年早春和晚秋
两次在机场草地等鸟类活动频繁地段投放对鸟类具有吸引力的化学毒剂饲料颗
粒,平均每年在400—500 公斤。对每遍草割完后产生的昆虫类进行化学药剂(灭
虫灵)喷洒,平均每年200 公斤。而对于经常停留于机场内和飞越机场上空的大
型鸟类则采用猎枪灭杀,近几年已灭杀家鸽、红隼、鸟鹰、喜鹊等对飞行安全最
具威胁的大型鸟类2000 余只,仅2000 年就灭杀552 只,使停留、飞越于机场内
的鸟类明显减少。实践证明,采用诱杀和灭杀手段是减少鸟类数量、防止鸟撞飞
机事故发生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六、今后鸟害防治工作的建议
经过几年的努力,在鸟害防治工作中初步摸索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
成效,但要真正把鸟撞飞机事故和事故征候降到最低限度,今后的路还很长,需
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鸟害防治工作的力度:
1、 加强组织建设,根据不同规模、不同特点的机场情况,由总局明确驱
鸟队的编制,做到组织落实。
2、 加强驱鸟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定期举办培训班或
研讨会,使各个机场博采众长、取长补短。
3、 加大财力、物力、人力投入,配备先进设备。由总局根据不同等级机
场制定鸟害防治的设备配备标准,提高鸟害防治能力。
4、 积极研究使用鸟类的雷达探查和预警系统,以更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减
少鸟撞
备注:附大政发[1999]97 号通告
7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6-11 19:13 ,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