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飞行员资源短缺 春秋航空或放缓飞机引进速度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9 11:31: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原本计划明年引进10架左右新飞机的春秋航空,最近决定适当放缓引进飞机的速度,原因是整个行业的安全需要抓得更紧,而一直捉襟见肘的飞行员资源也依然比较欠缺。
    伴随着中国民航业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人才供应和安全管理,一直是制约航空公司们进一步快速发展的最大挑战。近年来,国内民航业都在以每年12%~14%的速度增长,但飞行员和机务等相关人员的培养和培训速度,却远远赶不上民航飞机增长的速度。
    对于每一家航空公司来说,飞行员是公司的最核心资产之一,他们拿着比公司管理层还高的动辄百万元以上的年薪,并可以以自身原因为由决定是否执行某一航班,因为他们是航空公司收入来源的具体执行者,同时是航空安全的直接责任人。
    这对于这几年才进入民航市场的民营航空来说,就体会得更深刻。像春秋航空等民营航空在刚成立时,只能通过更高薪的“挖角”来吸引传统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加盟,如果原有航空公司不放人,还需要被诉诸法庭,赔偿动辄上百万元的“转会费”。
    根据国内民航的一般惯例,一架飞机一般要有10个左右的飞行员围绕做配备,而一个成熟飞行员的培养周期在5~8年。因此随着机队规模的扩大,如何能在短时间内保证足够的飞行员资源,也成了摆在希望扩充运力的每一个航空公司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未来5年间,飞行员缺口将达到1万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相关负责人预测,“你可以花钱买来最先进的飞机,但却买不来一名优秀的机长。”
    尽管目前培养飞行员的市场化机制已经开闸,航空公司也在纷纷通过引进国外飞行员等方式弥补空缺,但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预计,估计5~10年后,国内飞行员的短缺状况才能真正得以缓解。
    今年8月在伊春发生的空难,很大程度上也是行业急速扩张与管理混沌局面之间矛盾所致。
    一位航空公司的高层坦陈,对航空公司来说,追求经济效益与强化安全管理之间,需要很好地权衡。而在目前运力和飞行员都紧张的情况下,并不是所有航空公司的所有航线、飞机和飞行员都能够完全按照规定的时间限制来运行和工作,飞行员、乘务员和其他保障人员超时工作,并不是个别现象。此外,由于对飞行员的需求太大,一些航空公司为了更快发展,也曾出现对人员的资质审核不够严格的情况,甚至是只要有过飞行的,不管什么样的状况马上就要。
    在“8·24”空难后的一次全民航安全电视电话会议上,民航局局长李家祥也对目前高速发展的民航业提出了反思,“在当前资源紧张,包括空域资源、飞行员等其他方面资源紧张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目前发展的速度,调整紧张状态,能够尽快休养生息,是摆在我们全行业面前的一项任务。”
    对此,一位民营航空公司的高层对记者预计,空难的发生可能会使民航局进一步控制新增飞机的引进速度,并对航企新设分公司等扩张审批更加严格。“如果不能在目前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基础性资源管理方面加以重视,今年开始的新一轮景气周期,也很难健康持续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6-16 22:00 , Processed in 0.01560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