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家祥局长就《民用机场管理条例》答记者问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 10:23: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09-05-01 新华网 记者林红梅
 《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将于2009年7月1日起施行。中国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民航局”)局长李家祥30日就条例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为什么要制定《民用机场管理条例》?
  答:截至2008年底,我国共有颁证运输机场160个,其中国际机场(可供外籍航空器使用)32个。另外,我国颁证通用航空机场共计71个。2008年,全国各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40576.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70%。完成货邮吞吐量883.4万吨,比上年增长2.61%。随着2002年民航体制改革的推进,全国绝大部分民用机场都已经下放地方政府管理,管理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来的管理模式已经失去其现实基础,民用机场法律制度建设与现实管理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脱节,制约了我国民用机场的发展及其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条例的出台将在极大程度上完善机场安全管理法律制度,提高民用机场安全运行水平。
  问:条例规定的主要制度都有哪些?
  答:条例内容共六章八十七条,主要规定了七个方面的管理制度:一是运输机场建设管理制度。条例对运输机场建设中的选址、总体规划、民航专业工程的设计、工程质量等专业性较强的环节设定了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并规定由民航管理部门实施监管;二是运输机场使用许可管理制度,明确了机场使用许可证的申请条件和审批程序,并对机场关闭、更名、废弃或改作他用以及国际机场设立和开放程序做了要求;三是运输机场安全运营管理制度,条例用专章对运输机场的安全运营做了要求,从管理职责、设施、设备、生产程序以及应急救援等方面做了规定;四是通用机场管理制度,条例对通用机场仅作原则性规定,为未来扶持通用航空发展留出余地;五是民用机场净空保护制度,明确了地方政府和民航管理部门在机场净空保护中所承担的责任;六是民用机场电磁环境保护制度,条例规范了民用机场电磁环境保护区域内使用无线电频率和设置无线电台(站)的活动,明确了民用机场电磁环境保护区域内的禁止性活动;七是民用机场环境保护制度。条例规定航空器噪声和排放物必须符合相应的适航标准方可使用民用机场,重点明确了有关各方在控制航空器噪声影响方面的义务和责任。
  问:民用机场安全和运营管理在整个条例中处于核心地位,这部分都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
  答:民用机场安全和运营管理是整个条例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规定了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是明确了运输机场的安全监管职责分工。条例规定民航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对运输机场的安全生产负有监督管理责任,而机场管理机构则对运输机场的安全运营和生产运营实施统一协调管理;二是条例规定了民用机场专用设备必须经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认定的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民用机场;三是规定由机场管理机构负责机场应急救援的演练、人员培训等日常管理工作;四是条例规定运输机场内实施的不停航施工应当取得地区民航管理机构的批准;五是条例明确要求运输机场必须具备服务规范、必要的设施设备以及完备的投诉受理制度等;六是条例明确了从事机场航空燃油供应业务的许可条件、申请审批程序,同时强调了航空燃油供应的安全管理要求。
  问:运输机场管理机构的地位和管理职责是什么?
  答:机场管理机构是受机场所有者组建或者委托直接管理运输机场的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是机场生产和运营的载体。条例规定运输机场的安全和运营管理由机场管理机构负责,明确了其对于机场安全生产负有直接的主体性责任。其职责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完善运输机场安全生产制度;二是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三是组织实施运输机场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处理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四是统一协调管理运输机场的生产运营,为航空运输企业及其他驻场单位、旅客和货主提供公平、公正的服务。
  问:条例对于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是如何规定的?
  答:一是制定运输机场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条例规定,民用航空管理部门和运输机场所在地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均对运输机场的安全生产负有监管职责,都应当制定相应的运输机场应急预案;二是定期组织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演练和人员培训;三是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
  问:条例在航空旅客权益保护方面有什么新规定?
  答:运输机场是公共基础设施,既要保障机场运行安全,又要提供优质服务。航空运输企业及其他驻场单位是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应当服从机场管理机构的组织协调,配备必要服务设施,及时协调解决旅客困难,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条例的规定主要包括:一是机场管理机构、航空运输企业及其他驻场单位制定服务规范并向社会公布;二是机场管理机构应当依照国家规定的标准配备候机、餐饮、停车、医疗急救等设施、设备,并提供相应的服务;三是机场管理机构、航空运输企业、空中交通管理部门等单位应当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为航空旅客提供航班信息;四是航班发生延误时,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协调航空运输企业及其他有关驻场单位共同做好旅客服务,及时通告相关信息。航空运输企业及其代理人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和服务承诺为旅客提供相应的服务;五是采取转让经营权方式经营的零售、餐饮、航空地面服务等业务,应当明确服务标准、收费水平、安全规范和责任,为旅客提供公平合理的服务;六是民用航空管理部门和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投诉受理制度,公布投诉受理单位和投诉方式。
  问:条例在民用航空器噪声对机场周边地区影响方面有什么规定?
  答:民用航空器产生的噪声对民用机场周边的生活环境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定的干扰。首先,条例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应当通过规划控制来降低航空器噪声对机场周边地区的影响;其次,条例要求民用航空器应当符合国家的相关噪声适航标准,否则不得在民用机场起降;第三,条例规定机场管理机构、航空运输企业、空中交通管理部门等有关单位应当采取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控制民用航空器噪声的影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6-26 09:24 , Processed in 0.01560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