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乌干达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9 16:21: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乌干达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Uganda)

  【独立日】:10月9日(1962年)

  【国庆日】:10月9日(1962年)

  【货币】:乌干达先令 Uganda Shilling U.Sh. UGS 1UGS=100 cents(分)

  【人类发展指数】:指数0.502 世界排名:第145位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黑、黄、红三色相间的六道平行相等的宽条组成,旗面中央有一白色圆地,其中为一只乌干达国鸟——皇冠鹤。黑色代表乌干达人民,象征黑人;黄色象征阳光;红色象征自由,三色组合的含义为阳光照耀下乌干达人民获得独立自由。在重要场合或正式升旗仪式上,使用带国鸟图案的国旗;一般场合则用无国鸟图案的黑、黄、红的色条旗。

  【国徽】: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部为蓝、白相间的波纹,象征该国的水域,乌干达素有“东非高原水乡”之称;中间是光芒四射的太阳,表示该国处于赤道地带;下部的非洲鼓象征乌干达的传统文化,也代表该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盾徽下方的绿色高地表示乌干达的地理位置,它位于东非高原的西北部;高地上有棉桃和咖啡等图案;代表该国的经济作物;蓝、白相间的波纹象征尼罗河和维多利亚湖。盾徽背后为两支长矛,两侧是羚羊和皇冠鹤,底端的绶带上用英文写着“为了上帝和我的祖国”。

  【国家政要】:总统约韦里·穆塞韦尼 (Yoweri Museveni) ,1986年1月起任总统,1991年、1996年和2001年连选连任;总理阿波罗·罗宾·恩西班比(Apolo Robin Nsibambi),1999年4月起任乌干达总理。

  【自然地理】:23.6万平方公里。非洲东部内陆国家,横跨赤道,东邻肯尼亚,南界坦桑尼亚和卢旺达,西接刚果(金),北连苏丹。全境大部位于中非高原,多湖,平均海拔1000-1200米,有“高原水乡”之称。东非大裂谷的西支纵贯西部国境,谷底河湖众多。裂谷带与东部山地之间为宽阔的浅盆地,多沼泽。东部边界有埃尔贡山,海拔4321米;西南部与刚果(金)接壤处有鲁文佐里山脉,玛格丽塔峰海拔5109米,是全国最高峰,非洲第三高峰。境内多河湖沼泽,其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7.8%。维多利亚尼罗河与艾伯特尼罗河水量丰沛,沿河多险滩瀑布。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非洲最大的淡水湖,有42.8%在乌境内。其他还有艾伯特湖、爱德华湖、基奥加湖、乔治湖等等。有塞塞群岛等10多个岛屿。大部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从埃尔贡山到维多利亚湖沿岸,有热带森林气候的特点。

  【气候】:乌虽位于赤道线上,但由于地势较高,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因而雨量充沛,植物繁茂,四季如春,曾被丘吉尔喻为“非洲明珠”。年平均气温为22.3℃。10月份气温最高,平均23.55℃;6月份气温最低,平均21.4℃。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在1000至1500毫米之间,3至5月、9至11月为雨季,其余为2个旱季。

  【人口】:2240万(1998年官方统计)。全国有40多个部族,主要分为南、北两大部族群。国语为斯瓦希里语。官方语言为英语。居民信奉天主教、基督教等教。

  【首都】:坎帕拉(Kampala)

  【简史】:史称布干达。公元1000年,布干达地区就建立了王国。19世纪中叶,布干达王国成为东非地区最强盛的国家。1843年阿拉伯商人开始进入布干达,伊斯兰教也随之传入。1850年后,英、法、德殖民者相继入侵。1890年英军侵入布干达,迫使国王签订“保护协定”后,布干达划为英国势力范围。1894年6月,英宣布布干达为其“保护国”。1961年9月,英同意乌“分阶段独立”。1962年10月9日宣告独立,仍留在英联邦内。1967年9月8日建立乌干达共和国。1971年1月25日,陆军司令阿明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奥博特政府,奥流亡国外。1979年3月,流亡国外的20余个反阿明组织在坦桑尼亚的莫希成立乌干达解放阵线和乌干达民族解放军。4月10日乌民族解放军在坦桑尼亚军队支持下攻占坎帕拉,阿明出逃。4月11日宣布成立乌干达全国解放阵线临时政府,该阵线主席卢莱任总统。6月20日,比奈萨继任总统。1980年5月乌全国解放阵线军事委员会解除比奈萨总统职务,组成以军委会主席保罗·穆万加为首的新内阁。同年12月举行大选,人民大会党获胜组阁,奥博特任总统。参加竞选的爱国运动党主席约韦里·穆塞韦尼指责奥博特操纵选举,1981年成立全国抵抗运动及其武装组织全国抵抗军,开展反政府的游击战。1985年7月政府军发动政变,推翻了奥博特政权,奥凯洛任国家元首兼军事委员会主席。1986年1月全国抵抗军攻占首都,夺取了政权。1月29日穆塞韦尼就任总统。

  乌干达议会批准修改宪法取消总统任期限制

  经 济 自然条件较好,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和出口收入的95%,粮食自给有余。工业落后,企业数量少、设备差、开工率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乌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由于连年战乱,经济一度濒临崩溃。1986年抵运执政初后,实行务实、稳妥的经济发展政策,积极进行结构调整,优先发展农业,整顿国营企业,扶植私人经济,推行自由贸易等措施。自1991年以来,经济年均增长7%,位居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之首,被世界银行列为结构调整计划样板。1999/2000财年,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私有化进程加快。国际金融机构和援助国继续向乌拨款,并承诺大幅减免乌债务,使乌宏观经济形势保持稳定。但受国际油价上扬、咖啡等主要出口产品价格低迷、出兵刚果(金)造成军费开支过大等因素影响,乌经济增长率仍低于预期增长速度。

  1999/2000财政年度主要经济数字如下(乌官方统计):

  【国内生产总值】:约61.15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79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5.8%

  【通货膨胀率】:3.1%(2000年8月)

  【外债】:30.7亿美元

  【外汇储备】:7.2亿美元

  【货币名称】:乌干达先令

  【汇率】:1美元= 1850乌干达先令(2000年11月)。

  【外交】;奉行不结盟和睦邻友好政策,支持不结盟运动,主张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一、双边政治关系回顾

  中国与乌干达于1962年10月18日建交。自1962年至1985年,两国关系发展平稳,受乌政权更迭的影响不大,但高层交往较少。1971年,在第二十六届联大会议上,乌投票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1986年乌全国抵抗运动执政后,中乌双边合作扩大,高层互访增多,两国关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乌于1996年和1997年两次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上支持中方立场。2000年,乌支持中方维护和遵守《反导条约》提案。2005年,乌支持中国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建交后,中方访乌的主要领导人有:谷牧国务委员(1987年4月);钱其琛外长(1991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李瑞环(1991年7月);中国政府特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1992年4月);姜春云副总理(1997年4月);唐家璇外长(1999年1月)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199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2000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2001年1月);李肇星外长(2004年1月);温家宝总理(2006年6月)等。乌方访华的主要领导人有:奥博特总理(1965年7月);穆万加副总统(1984年8月);穆基比外长(1987年1月);穆塞韦尼总统(1989年3月、1996年1月和2004年5月,2006年11月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第二副总理兼外长塞莫格雷雷(1989年3月);鲁贡达外长(1996年1月);第一副总理兼外长卡泰加亚(1992年以第一副总理兼抵运全国政委身份,1998年4月,2000年10月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和第二副总理兼旅游和贸工部长阿里(1999年7月);第三副总理兼外长瓦帕卡布洛(2002年4月);总理恩西班比(2003年9月);国民议会议长塞坎迪(2002年10月)和国民议会副议长卡达加(2005年12月)等。

  二、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自1962年至今,中国援助乌干达建设的成套项目主要有:奇奔巴农场、多禾农场、坎帕拉制冰厂、沼气池、食品陶瓷研究中心、国家体育场等。中国还向乌提供了解放牌自卸车以及食品陶瓷研究和小型加工设备及部分配套设施。中国在乌干达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始于1987年,主要领域为房屋和路桥建设。目前有四川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等10家中国公司在乌开展承包业务。中乌贸易始于1960年。2007年两国贸易额2.22亿美元,同比增长42.8%,其中中方出口2.02亿美元,进口1984万美元。中国对乌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机电产品、纺织品、服装、医药、陶瓷器皿、鞋类等,从乌进口的商品主要为咖啡、塑料等。

  中乌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干达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干达共和国政府关于相互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2004年)。

  三、在文化、教育与卫生等领域的交往与合作

  建交以来,中国与乌干达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两国于1985年6月签署文化合作协定。1999年8月,两国签署中乌文化合作协定2002~2004年执行计划。自1959年以来,中国共接收乌奖学金留学生330人。2007年中方向乌提供42个奖学金名额。从1983年至今,中国已向乌派出12批医疗队,共131人次,目前中国在乌有医疗队员8人。

  【教育】: 坎帕拉马凯雷雷大学是乌干达重要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6-8 00:43 ,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