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有大矿屡出矿难 制度漏洞推矿工上生死线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4 13:08: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核心提示:截止11月23日黑龙江鹤岗矿难已致104人遇难。作为国有重点煤矿,新兴煤矿曾被选为示范企业。但它成为矿难冠军,葬送矿工性命的是瓦斯,但制度漏洞将矿工推上生死线。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刘铁民称,大矿、小矿的风险等级是没有差别的,关键在控制风险的能力,即使是国有大矿,风险控制能力较低,管理上会疏忽和漏洞,事故一样会发生。 中国新闻网11月24日报道 以下为2009年11月23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文字实录: 104个生命的背后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并不平静,黑龙江龙煤控股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发生的1121特大矿难,震惊了全国。截止今天,这起事故中的遇难矿工人数已经升至104人,井下还有4名矿工被困。 这是今年以来国内死亡人数最多的一起矿难,国务院迅速组成了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任组长的事故调查组。经过初步分析,这起事故主要是由于距离地面约500米深的探煤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引起瓦斯爆炸。我们的记者袁柏欣此刻正在现场采访,我们来看看他的调查。 104人的生命停止在鹤岗“11•21” 11月21号夜里十点,记者赶到了黑龙江省鹤岗市新兴煤矿,这里就是矿难发生的现场,房屋在巨大的外力作用下已经全部倒塌,崩裂。虽然距灾难发生已经过去了二十个小时,但浓重的水汽仍然从塌陷的地面里不断涌出,直上蓝天。凭记者目测,几百平方米范围内的建筑都受到了明显破坏,断裂的水泥块、墙体触目皆是。知情人透露,这里原本是一处井口,建有十几米高的楼房,如今已基本被夷为平地。现场空无一人,没有采取任何防护和保护措施。在多方打听后,在距房屋倒塌现场两公里左右的地方,记者找到了事故搜救现场,这里是新兴煤矿的另一处井口,抢险和搜救人员从这里进入井下实施抢险。在井口所处的休息室里,这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值班,协助抢险搜救工作。 新兴煤矿工作人员:“不知道啊,都在底下抢救。” 记者:“现在有多少人啊?” 新兴煤矿工作人员:“人多了,上面你看不见,上面你看哪有人,都在底下呢,下去好多人了。” 那井下的搜救工作到底进展如何,在离开这里的时候,记者注意到,通往这个井口的道路上出现了相当数量的煤矿工人,还有机械车辆,正在对道路进行清理平整。 凌晨三点,记者来到了新兴煤矿办公大楼二楼,这的抢险救援会议刚刚结束,在这张井下地图上,标注出了几十个事故点,上面清晰地注明,死一人,死二人,令人触目惊心。 应该说,有了各方尽心尽力的抢救,鹤岗矿难造成的损失会逐渐减小。但是,无论抢救与援助工作多么出色,都无法掩盖鹤岗“11•21”矿难带给人们的心灵震撼。 没错,关于这次事故,许多媒体也提出了一些核心问题:比如,从危险的井下升到安全的井上,不过只有垂直几百米的距离,为何有关方面能及时发布预警,却无法让那些身陷入绝境的矿工们及时撤出?再比如,我们的大型煤矿国企在管理和安全生产上还存在着哪些制度漏洞?究竟应有多少人该被问责? 这些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需要有人来回答。如果无法回答这些问题,仅仅满足于就事论事般的简单惩戒,那么恐怕还会有类似的矿难发生。 事情的真相就应该在不断的这种提问中被接近,我们再来看看这起1121矿难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事故发生后,黑龙江龙煤控股集团立即启动了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多支救护队开始轮番下井搜救。 救援人员:“难点的话,这个地方我们判断,是一个事故爆炸的核心地带,可能是巷道的垮落程度,可能是要严重一些,我们具体的找来了现在全国的在救助方面比较有权威的十余名专家正在制定科学的方案。” 记者:“到井下去过几次?” 救援人员:“不一样,有的三次有的四次。” 记者:“每次去多长时间?” 救援人员:“有十小时以上,十二小时十三小时,像我们这是从凌晨两点到下午1点半。” 记者:“凌晨两点,你们要到什么地点来进行搜救?” 救援人员:“要到30坪,117,112,113。” 记者:“那里面是什么样状况,可以给我们描述一下吗?” 救援人员:“那里面瓦斯吹的,煤和瓦斯都吹出来了,整个巷道给推一半,大夯,矿车都给举起来了。” 记者:“向里面搜救最难的是什么?” 救援人员:“最难的因为冲击波一冲,一冒顶,人员进入不好进入,爬着进,相当困难。” 记者:“搜救了几个人员?” 救援人员:“搜救了十三四个。” 记者:“他们搜出来的状态的什么样的?” 救援人员:“状态有死亡的,还有有知觉的。” 记者:“你背的这个是什么东西?” 救援人员:“是增氧呼吸机。” 记者:“就是保障自己的呼吸的,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个设备?” 救援人员:“在有浓烟和一氧化碳的情况下使用。” 记者:“这个能保证用多长时间?” 救援人员:“能保证四个小时。” 记者:“这个是干什么用的?” 救援人员:“这个是吸氧障碍辅助器。” 记者:“每个人背的都是这样一个东西。” 救援人员:“保证我们在有毒有害气体灾区行进工作时保护自身安全工作使用的,可以说救护队依赖的一个装备。” 记者:“这两天睡觉了吗?” 救援人员:“还没有,也知道家属的那个感情,作为救护队员,我们也非常希望自己再苦再累点,把他们找着,给家属一个交代。” 截止23日6时,已有420人成功升井,其它井下作业的108人中,已发现104具遇难矿工遗体,最后4人也已经发现大概位置,并正在进行搜救。 鹤岗矿难发生后,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已赶赴黑龙江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事故现场指导事故救援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任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组长,着手查明事故原因。 作为国有重点煤矿,新兴煤矿是一个井下安全设施比较完备的矿,因为“安全生产和信息化建设基础良好”,曾被选定为中韩合作“煤矿防灾三维信息系统”项目示范企业。导致这一次矿难发生原因会是什么呢? 事故发生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由渎职侵权检察厅派员介入事故调查,重点围绕事故背后是否存在官员不作为、乱作为以及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职务犯罪展开调查。 11月22日,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煤监局局长赵铁锤赶到事故现场。在听取企业负责人汇报时,赵铁锤指出,尽管事故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调查,但新兴煤矿在管理上存在漏洞是不争事实。在听取汇报时,因为感觉报告内容避重就轻,赵铁锤多次打断对方发言,要求他们要实话实说。 救援人员高达3000人,赵铁锤表示,这次伤亡巨大和作业面人员过于集中有关。 为了追求产量,核定能力145万吨的新兴煤矿开掘的采掘工作面多达21个,同时又没有采取串联通风方式,容易因为通风不畅而引发瓦斯事故。 一小时左右的耽搁时间里,是人为因素还是另有原因? 就这样104位矿工被矿难夺去了生命,直到现在还有四个人生死不明。据矿方统计,当时井下有528名当班矿工,但是在与死神赛跑的时候,只有420个人跑了出来。 事故的善后工作现在已经展开,我看到的消息说,有关方面已组成108个工作组分赴遇难和下落不明的矿工家中慰问安抚。亲人离去给遇难矿工家庭带来了怎样的变故呢?我们遇到了一位来找弟弟的家属。 矿工杨忠友的哥哥杨忠学:“只能来看看你,不知道你咋样啊,老三,老三,祝你平安啊,可坚持住啊,哥也没有力量救你啊。” 这位对着幽深的巷道正在祈求的市民名叫杨忠学,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新兴煤矿事故搜救现场,焦急地等待自己弟弟杨忠友的消息。 “这就是井口,白天看不见,有没有122的人。” “没有,我们是通讯电缆的。” 杨忠学说,自己的弟弟杨忠友今年四十岁,是新兴煤矿的井下工人,事故发生时正在井下作业。21号清晨,自己得知矿难发生的消息后就立刻来到了现场,已经在这等了二十多个小时,却始终没有打听到弟弟的消息。 “黑天我睡不着,我赶紧过来看看。” 杨忠学告诉记者,事故发生后,杨忠友的爱人和孩子也得知了消息,但自己担心她们承受不了打击,坚持不让她们来到现场。天亮后,记者随苦苦等待了一夜的杨忠学见到了他弟弟的家人,这就是杨忠友的爱人,由于急度焦虑已经晕倒过了好几次,正在医院抢救。 矿工杨忠友的亲人:“别人就告诉她,矿上出事了,她知道她爱人昨天晚上夜班啊,她就担心,她就问我了,她说,二姐,生产咋回事啊,听说新兴矿出事了,爆炸了,我听他们走道的说的,这蹬蹬蹬她就往新兴矿上跑。” 这就是杨忠友的孩子,小姑娘今年刚刚十三岁,一家三口人只有杨忠友一人工作,每月工资两千元左右,维持全家人的生活。 矿工杨忠友的爱人:“天天回来,给他准备好被,躺那,就一脑袋栽那就睡着了。” 亲人们说,矿难发生后,杨忠友的女儿三十多个小时连口水都没喝,一直陪在母亲身边,仿佛一夜间长大了。但除了给母亲擦擦泪水,这个十三岁的孩子所能做的,也只有是和亲人们一起等待。 关于这次事故,许多媒体提到一个关键点:既然如有关方面公布的那样,几乎提前了一个小时就预见到了瓦斯超限,并及时发出警报,何以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仍然有百余人身陷已经被确认为极度危险的井下?难道一个小时的时间,竟然不能通知到所有下井的矿工及时撤离?或是有其他的原因,导致了让矿工及时撤离的指令延迟? 显然,对于这个极为明显的漏洞,有关方面应该及时跟进追查,看看这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有没有人为耽搁的因素?1121矿难到底是一起什么样的事故? 国务院1121矿难事故调查组组长、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今天说,根据对黑龙江新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现场初步分析,事发矿安全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不认真、不彻底,是一起责任事故。 11月22号,鹤岗市新闻宣传部门安排了一次新闻发布会,推出了三名矿工代表,这三名矿工在此次矿难中表现出色,发现险情及时,除了自己获救外,还救助了其它多位矿工。然而在采访中,这些生还矿工提供的一个情况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获救矿工:“1点37左右,发现瓦斯超限,瓦斯浓度在10%以上。” 矿工们说,他们最早发现瓦斯突出是在11月21号凌晨的1点37分,在向地面指挥中心汇报后,立即向地面撤离。但真正发生爆炸却是在凌晨两点以后。 获救矿工:“在2点半左右吧,2点半。” 而在知情人向记者提供的一份事故抢险组内部材料显示,地面指挥部门接到通知是在凌晨一点二十,爆炸发生在两点四十五分,按照这份材料显示,从发现瓦斯突出到发生爆炸间隔了85分钟,那么在这85分钟内发生了什么呢?地面指挥部门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已知的上百名名遇难矿工是否有生还的机会呢? 11.21矿难新闻发言人、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张金光:“当时发现瓦斯与煤气突发的时候,已经下令停电,撤人了,因为他们在不同的区域,有的工作面距离地面它有很长一段的距离,所以时间上有。” 记者:“100多人遇难是不可避免的吗?” 张金光:“这个事应该是由专家组来认定这个事。” 采访中,一位矿工向记者透露了这样一些消息。 记者:“指挥中心有没有通知你们啊?” 获救矿工:“当时谁也通知不上。” 记者:“怎么会通知不上呢?” 获救矿工:“通知完就响了。” 记者:“你们不是有小灵通吗?” 获救矿工:“哎呀,那时候打的都不好使了,打电话的太多了,都联系不上,都打,就不好使。” 这位矿工告诉记者,由于井下作业区域很大,除了固定电话,他们在井下通讯还使用小灵通,但小灵通平时通讯就不稳定,危险来临时几百人同时使用,很快造成混乱。这份材料还显示,现场两响,矿工们也证实,在井下确实先后发生了两次爆炸。 “有两次。” 有知情人士透露说,除了瓦斯爆炸外,还发生了煤尘爆炸,这样就形成了两次爆炸。而煤尘爆炸和煤尘的积聚程度相关,而井下作业必须随时通风降尘,那么从发现瓦斯突出到发生爆炸,地面指挥部门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消除可能的隐患呢? 记者:“第一次是瓦斯爆炸,第二次有人说是煤尘爆炸。” 张金光:“这个问题我没有得到正式的确切的消息。” 为何国有大型煤矿也挡不住矿难降临的脚步? 看来从井下发现瓦斯突出到21日凌晨两点半瓦斯爆炸,这段本可以挽救更多生命的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还有很多疑点有待更深入细致的调查,才能还原出那天晚上的真相。 和我们以前经历过的很多矿难不一样,这次发生特大矿难的新兴煤矿,是一座拥有3000多名矿工、年核定产煤145万吨的大型国有现代化煤矿。今年,该矿还因安全生产和信息化建设基础良好,被选定为煤矿防灾项目示范企业。按理说它的安全生产水平该比那些中小煤矿规范得多,怎么还是挡不住矿难降临的脚步呢?我们再来听听专家的分析。 记者:“刘院长,我们在一线采访的记者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第一次发现瓦斯突出的时间应该1点20分,但是瓦斯爆炸的时间是2点45分,这中间有85分钟的时间差,我们想请教你,如果是管理规范的煤矿,这85分钟的时间够不够把人救出来?”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刘铁民:“应该说30分钟、50分钟是需要的,85分钟撤离地面,如果这个消息是准确的话,速度是不是更快一点,但是你要考虑,我看了报告,说这个煤矿这个矿下开采具有八九十年的历史,按一般知识判断,他挖的深度应该在500到1000米之间,我没到现场去我强调,那么他开采的水平线的延伸应该可以几公里长,而且一般的作业面在几公里长这样巷道的末端,如果按照常规来讲,几公里长,几百米的路途要上来,而我注意到停电了,所以这样的话,它的很多安全标志,它的整个通讯联络方法都会受到影响,他的速度不会像我们在地面上想像的那样(快)。” 记者:“我们注意到,国家安监局的赵铁锤局长在跟企业负责人在进行调查的时候,他说了这样一番话,尽管事故原因待查,但是新兴煤矿存在管理漏洞是不争的事实,因为没有漏洞瓦斯就不会爆炸,你怎么看赵局长说的这个漏洞。” 刘铁民:“我同意他的基本判断,现在发生了事故,(根据)大量的事故案例分析,几乎都可以判定,基本的判定(企业)在生产工艺,在管理措施,在人员的安全行为等方面会有些问题。” 记者:“这次伤亡过大的原因,有一个说法是,因为这次参与的人数过多,作业面过大,你怎么看待这个说法?” 刘铁民:“这个说法我是完全同意的,我去过美国的煤矿,大概有200多万吨一个美国的煤矿,它井下只有30多个人,因为它机械化水平很高,我们国家的煤矿,在同等生产力水平,我们的煤矿井下人数的确比较多,我们往往是用人力资源来填补科技方面的不足,井下有大量的工人作业,一旦发生事故,的确后果是非常严重。” 记者:“我们注意到,以往发生矿难一般都是小煤矿,但是这一次发生特大矿难的新兴煤矿是国有大型煤矿,你怎么看待大型煤矿发生矿难的这种事故?” 刘铁民:“大矿它具有同样的风险,小矿也具有,从风险等级上没有差别的,你在你控制风险的能力,如果你即使是国有的大矿,你风险的控制能力比较低,管理上出现疏忽和漏洞,事故一样会发生,而且我们一般国有企业大矿开采历史比较长,开掘的很深,现在我们有的国有煤矿都五六百人,甚至上千人在下面作业,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就很可怕很严峻。” 半小时观察:国有大矿为何成矿难冠军? 今年的另一起特大矿难发生在2月22日,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屯兰煤矿瓦斯爆炸,造成74名矿工死亡。年初年尾,两起死亡人数排名今年前两位的特大矿难颠覆了大家的惯性思维。以往小煤矿事故频繁,人们很容易归咎为技术落后、安全设施不完善、管理混乱、煤老板不负责任,这也正是山西当下大力整合煤炭资源一条强有力的依据。但新兴煤矿、屯兰煤矿却都是设施完备、安全投入巨大的国有大矿。它们成为矿难冠军,就很难再用简单的技术套路去分析。葬送矿工性命的是瓦斯,但把他们推上生死线的原因又是什么?责任事故不仅需要把这些责任查个水落石出,还需要找出隐藏其后的制度漏洞。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11-22 18:39 , Processed in 0.200011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