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止不住的泪水为蓝天:周赤机场送别退休空嫂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1 13:52: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文汇报》 记者何连弟

  图:曲中伟在航班上为旅客提供服务。 摄影:夏本建

  吴尔愉的泪水止不住落了下来,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Airlines Co., Ltd.,简称“上航”)党委书记周赤也有些动容。昨天(9日),14年前从上海纺织厂转到上海航空公司的曲中伟、朱跃华,在18位空嫂中率先到了退休年龄。岁月荏苒、时光飞逝,周赤在欢送仪式上情不自禁感慨,“这段经历是上航发展中浓重的一笔,我充满感情、充满眷恋、依依不舍。”   1994年,上海对纺织工业进行全局性调整,在压缩100万个纺锭的同时,如何安置几十万下岗工人成了难题。1994年11月,上航在纺织系统招聘14名空中乘务员的消息不胫而走,2317名纺织女工踊跃报名。经过初选、体检、面试等多道关口,有19名女工脱颖而出,她们中年龄最大的36岁,最小的28岁。上航客舱部负责人透露:“后来又淘汰了1人,1995年3月8日最终录取了18人。我们那时还讨论,是坚持招聘14人还是扩大成18人?最后觉得18是个吉祥数字,于是就诞生了18位空嫂。”这个由“织女”变成“空嫂”的故事,如今已成为永恒的经典,18名空嫂既是首批,也是最后一批。   空嫂代表施松蓉教导员告诉记者,当年上航没有降低对她们的职业要求,而空嫂们尽管“大龄”,仍然勇敢面对人生的重大转折。她们拜小青年为师,在半年中学完了13门专业课程和相关业务知识;在烈日下训练形体,坚持游泳、长跑等体育锻炼;在上下班公交车上苦记英语单词,“那时在127、88路公交车上,只要看到30岁上下女性在那里大嗓门念叨英语的,一定是我们这批空嫂”。她们刻苦攻读遍尝艰辛,终于集体走上空乘岗位。   14年来,18位空嫂始终没有放弃学习。她们一边飞行,一边上学,如今18人获得民航乘务中级英语证书,18人都有国际航线执照和港澳“通行证”,4人获得专科文凭。这些空嫂中还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和服务明星,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吴尔愉,从上海纺织印染机械厂技术档案管理员,成功转岗为上航乘务长、培训处主任教员,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0年,凝聚着上航乘务员服务经验结晶的“吴尔愉服务法”又诞生了,成为上航培育年轻一代乘务员的法宝。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昨天,18位空嫂中的曲中伟、朱跃华率先达到50岁退休年龄。在上航客舱部的精心安排下,她俩在执飞“虹桥——广州——虹桥”的FM9303/9304航班上向旅客告别,后辈空姐将插上蜡烛的生日蛋糕送进客舱,请曲中伟、朱跃华递给旅客分享。旅客获知实情后,一起唱起《生日快乐》献上真诚祝福。   吴尔愉昨天在现场几次擦拭眼泪,“我们18个人是一起打拼过来的。我们以实际行动表明,我们没有辜负上航、没有辜负社会给我们的舞台。”她回忆说,“最初我们进公司时,签的是5年期限合同;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5年后得到了肯定,续签了一份无固定期限的合同。”前几年,中国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民航局”)曾要求空乘人员45岁退休,为此,她们向周赤发出“SOS”紧急求助,最后特批空嫂可以多服务5年。在这个特殊时刻,她分外珍惜姐妹情深,希望率先退休的2位姐姐会有崭新的开始。   周赤昨天提前赶到虹桥飞行中心,欢送2位空嫂退休。“我进上航的时间和你们差不多,我的历史使命也快结束了,但上航的品牌还会保留下去。”周赤说,当年18位空嫂上岗时,上航只有七八架飞机,目前已经扩大到73架,是当初的10倍。他禁不住感慨,“我们共同投身了走向民航大国、民航强国的历程,都把一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上航。今天你们‘安全着陆’了,人生走到这一步,既依依不舍,也要面对新的未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6-17 04:43 , Processed in 0.01560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