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仅剩4架订单 巴西支线飞机巨头在华面临停产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25 11:39: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作为中国首家合资支线飞机总装厂,中国与巴西合资的哈尔滨安博威飞机工业有限公司(下称安博威)目前正处在一个僵局之中。在海航退掉25架ERJ145订单后,安博威目前仅剩余海航的4架储备订单,并最快明年年初将完工并交付,届时生产线将面临无工可开的尴尬状况。

    而据了解,巴方与哈飞都希望将E190系列引入安博威生产,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前者或将关闭安博威。但E190系列支线客机能否引入安博威生产正是僵局的关键点,所以,在遭遇旗下王牌产品E190伊春空难事件之后,进入中国市场整十年的支线飞机制造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下称Embraer)在中国的销售前景以及工业合作项目不可避免地笼罩上一层阴影。

    仅剩4架订单

    “现时的情况是,双方对项目的状况都存在不满,但却并不想就这样放弃。”一位接近哈飞集团的人士20日表示,“项目继续做下去对双方都有好处。”

    该人士所说的项目是由Embraer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航工业)下属的哈飞集团于2003年初共同投资组建的安博威。

    安博威的主要任务是在中国生产ERJ145喷气式支线客机,包括飞机的材料和成品采购、总装生产、试飞以及交付。该项目巴中双方分别占注册资本的51%和49%。这个项目也被双方称为中国航空制造业第一次与国外先进商用飞机制造商以合资形式进行整机合作。

    在该项目生产线落户中国前后,Embraer便已经获得了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航)以及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航)的ERJ145订单,2005年更是获得了海航集团一笔50架的订单,而这也被认为是Embraer同意将该生产线放在中国的主要原因。

    然而随着2009年海航集团将订单调整为25架,国内其他航空公司也并未继续订购该机型,原本就是为满足中国客户需求而成立的安博威便面临尴尬的订单枯竭状况。

    根据Embraer发布的截至2010年9月30日的订单统计,ERJ145系列机型目前全球订单储备仅为4架,而这4架全部都将交付给海航旗下的天津航空。

    “ERJ145单座成本与E190是一样的,但是座位数量少了一半,这么一对比哪个更合适显而易见。”一位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层近日对本报记者透露说,“所以当时我们决定调整订单,与Embraer协商后退掉了未交付的25架。”

    10月20日,Embraer中国公司一位负责媒体联络的人士表示,“目前生产线仍然在正常运行”,但对于目前仅剩的几架储备订单生产任务完成后该总装线将处于怎样的状况,该人士则表示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关闭安博威?

    按照安博威目前的产能,如果生产线仍在运转,最快明年年初剩余4架储备订单将完工并交付,届时生产线将面临无工可开的尴尬状况。

    因此,Embraer总部对安博威的前景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构想。

    10月上旬,巴西Estado通讯社援引Embraer总部商用航空部门副总裁Paulo Cesar de Souza e Silva透露的说法,“由于中国欲拓展飞机制造业,并将巴西航空视作竞争对手,该公司计划将关闭中国的制造厂。”

    但Embraer随即发表声明说:“截至目前仍未对该制造厂的去留做最终决定,公司正与中国政府及其合作伙伴就继续维持工厂运作进行谈判。”

    “巴西方面并不希望这个项目就这样走向终结,因为如此一来他们在中国就只剩下销售,对于本就不被看好的中国支线航空市场来说,这无疑是困难的。”一位了解Embraer在华工业合作项目的人士表示,“他们曾经在年初表达过将现在最畅销的E190系列支线客机放在安博威生产的意愿,而今年4月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巴西时巴方也曾经提到过此事,但后来始终没有进展。”

    根据上述商用航空部副总裁在接受巴西Estado通讯社采访以及英国Flight International等媒体相关报道也表明,Embraer曾就E系列飞机生产问题向中国政府致信但未收到任何回复,而如果明年3月前中巴双方不能就生产像E190这样更多座级的机型达成一致,Embraer就将关闭安博威工厂。

    “事件一开始,巴方是占有主动权的,但现在事情有了变化。”前述接近哈飞集团的人士表示,一方面E190飞机刚刚发生坠机事故,另一方面,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商飞)正处在测试阶段的ARJ21系列飞机与E190系列飞机构成直接竞争,而这也是Embraer方面认为将E190系列放在安博威生产的主要阻力。

    “平心而论,仍在测试阶段的ARJ21对E190并不属于一个层级的产品,E190的销量和运营状况都证明了此款产品是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一位现居北京的航空业内人士表示,“但伊春空难之后,支线飞机以及支线航空的安全性都受到一些质疑,尽管很多质疑和猜测都是毫无根据的,但毕竟大多数老百姓作为消费主体是不太好辨别的,这也会多少影响到航空公司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对支线航空的态度。”

    “现在的情况是哈飞与Embraer都有意将E190系列引入安博威,但决定权不在双方手里,而在于中国政府的态度,”前述接近哈飞的人士表示,“这或许是Embraer方面在一切悬而未决的情况下单方面把安博威去留问题拿出来说的主要原因。”

    哈飞不愿放手

    “毕竟有生产线,有一批人在专门做这个事情,就这么放弃还是有些可惜,”一位长期关注安博威的人士19日坦言,“哈飞当年之所以想做安博威项目是因为判断支线需求会比较大,而自身又没有喷气式民机项目,所以想‘多一条腿走路’。”

    根据哈飞集团提供的资料显示,其民用飞机生产线目前整机产品只有ERJ145喷气式支线客机与运12轻型多用途飞机两种产品,另外民用直升机生产线有直9系列等几个系列的产品。

    “国内飞机制造商中哈飞的直升机是领先的,”前述接近哈飞的人士表示,“但随着中航工业对旗下各个板块产业结构调整,在天津成立了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本来将落户哈飞的直15大型直升机总装线很可能最终放在天津,”该人士透露,“不仅如此,哈飞与国土资源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合资组建的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总部和营销部门也可能放到天津,哈飞的实力可以说是被大大削弱了,在中航工业产业板块上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资料显示,2009年2月中航工业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中航直升机基地项目,其目标是到2017年,年产各类直升机可达300余架,预计占全球年产量的15%至20%。

    “其实安博威项目对于哈飞来说只是副业,但民机项目因稳定性比较好,所以集团并不希望就此放手不做。”前述接近哈飞人士表示,“哈飞目前还有与空中客车公司合资成立的复合材料制造中心,同时也为波音最新的787飞机生产翼身整流罩”,而“哈尔滨具有的完善的航空制造产业链结构也在民机制造上具有优势,这不仅是吸引Embraer的原因,也是哈飞希望能将此项目继续下去的原因,毕竟民机产业市场前景非常好”。

    然而,在前述长期关注安博威项目的人士看来,这个项目本身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双方开始制定了一个三步走计划,先是制造然后逐步转移技术并将一些部件的制造放在中国,但随着订单的枯竭,三步走计划没能继续下去。”

    “几年下来生产线仍然是老样子,哈飞希望可以获得更多的技术,但这条生产线仍然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组装环节,而且是大部件的拼接,整个工艺流程相对简单,类似于合资汽车企业的CKD方式,哈飞希望获得技术的目的并没有达到。”前述长期关注安博威项目的人士表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6-3 12:27 , Processed in 0.015600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