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8-9-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0
- 帖子
- 24482
- 精华
- 4
- UID
- 9
  
|
(MPEG的全名为[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中文译名是动态图像专家组。MPEG标准主要有以下五个,MPEG-1、MPEG-2、MPEG-4、MPEG-7及MPEG-21等。该专家组建于1988年,专门负责为CD建立视频和音频标准,而成员都是为视频、音频及系统领域的技术专家。及后,他们成功将声音和影像的记录脱离了传统的模拟方式,建立了ISO/IEC1172压缩编码标准,并制定出MPEG-格式,令视听传播方面进入了数码化时代。因此,大家现时泛指的MPEG-X版本,就是由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所制定而发布的视频、音频、数据的压缩标准。)
% Z) x3 R0 c- c5 C- m4 f
1 A" z- \" T' E kMPEG标准的视频压缩编码技术主要利用了具有运动补偿的帧间压缩编码技术以减小时间冗余度,利用DCT技术以减小图象的空间冗余度,利用熵编码则在信息表示方面减小了统计冗余度。这几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大大增强了压缩性能。 9 W+ U( t& P+ ^, Y: h% f+ Q
7 O! W1 a6 n. X( f+ y* ZMPEG-1标准于1992年正式出版,标准的编号为ISO/IEC11172,其标题为“码率约为1.5Mb/s用于数字存贮媒体活动图象及其伴音的编码”。 ( c- j4 k! @- j- R9 y7 d
3 T/ b1 N: Z/ E- f3 qMPEG-2标准于1994年公布,包括编号为13818-1系统部分、编号为13818-2的视频部分、编号为13818-3的音频部分及编号为13818-4的符合性测试部分。 % Q) a8 h: E9 A+ l' o0 ^
v( |8 K( B( b$ d1 oMPEG-2编码标准希望囊括数字电视、图象通信各领域的编码标准,MPEG-2按压缩比大小的不同分成五个档次(profile),每一个档次又按图象清晰度的不同分成四种图象格式,或称为级别(level)。五个档次四种级别共有20种组合,但实际应用中有些组合不太可能出现,较常用的是11种组合。这11种组合分别应用在不同的场合,如MP@ML(主档次与主级别)用在具有演播室质量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中,美国HDTV大联盟采用MP@HL(主档次及高级别)。 ' K+ C' ~. j: g d7 n
: \5 L( z) w3 Y7 L3 P3 }* UMPEG-4是基于内容的压缩编码标准。
* r% O- [ R0 k1 N4 J
) q! U3 i. U6 x' ~) ZMPEG-7是“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标准”。 ; R* q, T0 e- r4 A1 G- R# S
3 d4 t* U2 [/ Q0 T# i: OMPEG-21是有关多媒体框架的协议。
, \1 {* g4 C, u/ ]9 S. X/ Y4 g4 z3 x/ N9 ^ \
补充如下: 2 A$ U. R% R" L4 @5 D
常见谬误
% ?( Z' v( d2 ]* o) |x:MPEG-4等如DIVX 0 ~7 B/ h& D2 y9 k2 |
*:不少人都以为DIVX即是MPEG-4,但其实DIVX是将影像部分以MPEG-4来压缩、音效部分以MP3压缩处理,再以AVI档格式存在的制成品,故档案较MPEG-2小,而画质表现就介乎MPEG-1与MPEG-2之间。 % m: @0 S) [* ~' }+ T6 R `. ^8 k
' [5 c3 a# a( r/ W
x:MP3即是MPEG-3 M L# T: T9 a8 I$ [1 V
*:正如前述,MPEG-3只不过是被放弃的一种压缩技术,至于大家熟悉的MP3其实是MPEG-1 Layer 3的音频数据压缩技术,简称MP3。 / P( q0 x) Z: @5 p7 v" Y6 E7 P
6 S. ?1 @$ p7 ]7 L8 U9 J1 M
全新压缩理念 + s9 j0 j! ~8 I; V) O
至于MPEG-4的出现是由于MPEG-1和MPEG-2的压缩技术,不能将它放在网络上作为影音资料传递之用,所以MPEG-4不再是采用每张画面压缩的方式,而是采用了全新的压缩理念。先将画面上的静态对象统一制定规范标准,例如文字、背景、图形等,然后再以动态对象作基础的方式将画面压缩,务求以最少数据获得最佳的画质,并将之作为网络上传送之用。 : m) D3 x/ W9 E5 c( U! n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继MPEG-4后,将会进入更先进的MPEG-7年代。这项崭新技术已非一种压缩编码方法,而是一种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Multimedia Content Description Interface),能快速搜寻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材料,对于将来要面对日渐庞大的图像、声音的管理有重大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