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C313直升机与中国海军无缘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6 12:46:3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3月18日,中国新型AC-313大型民用直升机正式首飞成功。该机采用了先进的涡轴发动机、复合材料旋翼及机身结构、综合航空电子系统,多项指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也正因为使用了加拿大PT6B-67B发动机,使得AC-313无法作为军用反潜直升机使用。


AC-313代表着中国直升机技术水平的整体进步。

3月18日,中国新型AC-313大型民用直升机正式首飞成功。该机采用了先进的涡轴发动机、复合材料旋翼及机身结构、综合航空电子系统,实现了中国直升机由第二代向第三代的提高。
AC313直升机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例如,AC313直升机的旋翼系统采用先进复合材料桨叶和钛合金球柔式主桨毂,机体为金属+复合材料结构,复合材料使用面积占全机的50%。目前,欧美等国的新一代中型直升机的复合材料使用量均在40%以上,可以说,AC313直升机已经在这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为中国直升机技术水平提高感到欣喜的同时,另外一条新闻也在提醒我们,那就是中国最近又向俄罗斯采购了一批卡-28反潜直升机。这批反潜直升机显然是为中国新建造的水面舰艇配套的,这意味着中国海军主力舰艇以卡-28为舰载机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中国直升机工业任重而道远。

在相当长时间内,直-5都是中国直升机的主力。

上世纪50年代,中国至前苏联引进米-4型直升机,在此基础上仿制成功直-5型直升机,该机量产超过500架,至到上世纪80年代直-5仍旧是中国主力直升机。1960年代,中国开始着手发展第一代反潜直升机,做为最重要的配套设备中国第一代吊放式声呐-352型开始研制,为此中国将一架直-5改进成吊放式声呐的试验平台。1976年352型吊放式声呐设计定型,其技术指标相当于美国早期型号AN/AQS-4型,中国也由此积累了初步的反潜直升机的研制与使用基础。
但是直-5本身来说由于采用活塞式发动机,功率小、噪声大、耗油率高,被部队指战员称为“海上拖拉机”。因此,中国反潜直升机的研制工作并没有深入下去。由于中苏分裂,中国无法引进后继的型号,自行研制的直-6、7两个型号也因为技术薄弱进展缓慢,所以在较长时期内,中国海军岸基、舰载直升机都处于空白状态。

中国在70年代引进12架超黄蜂直升机,服役时间已超30年。

洲际导弹试验的需要
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开始着手东风5洲际导弹的全程弹道试验准备工作,也就是718工程。考虑到导弹飞行遥测、数据舱打捞等需要,中国从法国引进了12架SA-321超黄蜂直升机,并此基础上改装中国第一代舰载直升机。1980年,SA-321舰载机随试验船队远赴南太平洋,成功完成了数据舱的打捞等试验任务。在这些飞机的基础上,海军组建了第一支载直升机部队。但是由于当时海军水面舰艇吨位较低、且缺乏搭载直升机的能力,所以这些舰载直升机主要配备在航天测量船、大型补洋舰上执行任务。
需要指出的是,80年代初中国第二代反潜吊放声呐-605型装备在超黄蜂直升机进行了海上测试,为中国以后改装反潜直升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80年代,随着中国海军航空兵青-6型反潜巡逻机逐渐退出现役,而SH-5又迟迟不能装备部队,运-8海上巡逻机数量又比较有限的情况下,海军决定改装一批超黄蜂反潜直升机,以填补解放军没有反潜直升机的空白。这批反潜直升机平时做为岸基近海反潜体系的内层反潜兵力使用,战时也可以搭载大型补给舰上为海军水面编队提供一定程度的航空反潜能力。
中国改装超黄蜂直升机,注意浮筒上雷达和A244S反潜鱼雷。

加装西方吊放声纳和鱼雷
尽管国产吊放声呐在上世纪80年代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就总体来讲,其与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系统的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对抗现代高性能核潜艇方面仍旧能力不足。所以,中国海军决心利用当时有利的国际环境,引进部分关键设备进行改装,以提高海军反潜直升机的战术、技术指标,并且也可以提高新型国产吊放式声呐的研制起点。
根据海外媒体的报道,中国在1986年向法国汤姆逊·辛特拉水下系统公司采购了5套HS-12吊放式声呐和兰巴罗音响处理系统。HS-12吊放式声呐重量为50公斤左右,声呐缆线长为300米,其对中型潜艇目标的探测距离超过10公里,全套设备重量为不超过300公斤,设备采用模块化和可拆卸式设计,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完成安装和拆卸,改变直升机的用途。其配备的反潜武器是1986年中国自意大利引进的A244S反潜鱼雷,该鱼雷具备跟踪弹道和固定提前角弹道两种模式,并且具备目标丢失情况下进行再次搜索的能力,射程在6公里左右。
直-8早期型号因为发动机问题,未能大批量装备解放军。

1987年首架改装的超黄蜂反潜直升机首飞成功,结束了解放军没有反潜直升机的历史,这标志着中国海军在立体反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又一个阶段性成果。通过超黄蜂反潜直升机的训练、演习,让中国海军对于航空反潜特别是直升机反潜的特点有了切身的感受,可以进行结合中国海区的特点,进行相应战术上的摸索和探讨,以中国以后反潜直升机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发动机不足导致仿制失败
1976年,中国正式决定测绘仿制超黄蜂直升机,型号为直-8。1985年,首架飞机正式试飞成功,1989年开始全国产化机的研制,1994年设计定型。但是由于配套的涡轴-6发动机存在着的重量大、输出功率低、油耗高、寿命短等缺点。结果,直-8始终未能改装为反潜直升机,接替超黄蜂反潜直升机,后者一直服役到本世纪,才由卡-28型反潜直升机替代。

SA565F黑豹反潜直升机就是“海豚”的舰载型号。

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海军近海防御战略的确立,提高水面舰艇远海作战能力成为关键,因此就必须提高舰载直升机的能力,以便为水面编队作战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援。所以,中国在设计第二代驱护舰时特别强调了能够搭载舰载直升机执行作战任务。
引进法制SA565F黑豹反潜直升机
考虑到当时中国已经引进生产SA365海豚直升机,所以中国在引进舰载反潜直升机的选型中选择了法国的SA565F黑豹反潜直升机。考虑到部队训练操作、后勤支援体系的通用性,中国为SA565反潜直升机再次选择了HS-12吊放声呐,武器也继续使用A244S反潜鱼雷达。与超黄蜂反潜直升机不同的时,SA565反潜直升机可以做到将机载反潜设备如水面搜索雷达、声呐获得的信息进行统一显示,并且可以通过数据链传递给母舰。
中国直9C反潜直升机参照SA565,在直9的基础上研制。

国产直-9C反潜直升机
参照SA565型黑豹,上世纪90年代中国在国产化直-9A型直升机的基础上开始研制直-9C型舰载反潜直升机。但是受到发动机的限制,其研制进程并不顺利,经过努力直-9在本世纪初才设计定型装备部队。直-9C通过对于国外先进系统的借鉴,其反潜系统具备较好的战术、技术性能和较强的反潜能力。根据有关资料,直-9C配备的反潜系统是中国较早采用数据总线的航电系统,配备有任务计算机、搜索雷达、吊放声呐、多普勒导航、GPS接收机及大气数据计算机及无线电高度表等,具备完全的搜索与攻击能力,可能实现自主导航和定位,大大提高飞机的搜潜与攻潜能力。直-9C还可以配备数据链终端与载舰进行联接,形成统一的反潜系统,具备巡逻和应召反潜能力。
直-9C对抗现代高性能核潜艇时能力仍旧不足。

直-9C荷载/航程性能不足
直-9C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具备自行研制、生产反潜直升机的能力。但是,就飞机本身来说其还是具备一定的限制,直-9C的起飞重量和SA565大致相当,都是4.2吨左右。所以,直-9C在一系列指标上面与国际通用的10吨级的海王、海鹰相差甚远,包括航程、载荷等多种指标,特别是后两种具备较大的机内空间,可以搭载较多的反潜任务设备,包括吊放式声呐、声呐浮标、磁异探测器、水面搜索雷达和前视红外探测系统,这些设备在对抗安静性好、舰载武器威胁大的现代高性能核潜艇的时候特别重要。在于这些核潜艇做斗争的时候,需要舰载反潜直升机尽可能地外推防御区,同时利用多种手段对其进行长时间、不间断的搜索与跟踪才能达到驱离、摧毁目标的目的,显然SA565和直-9C在对抗这些潜艇的时候能力不足。
中国最新引进的卡-28反潜直升机,将配备近期下水的新舰。

引进俄制卡-28反潜直升机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引进俄罗斯现代级导弹驱逐舰,中国正式引进俄罗斯卡-28型反潜直升机。该机是俄罗斯卡-27反潜直升机的出口型,采用加大功率的TV3-117BK发动机,具备更大的起飞重量和更好的飞行性能。卡-28的最大起飞重量为12吨,载荷为4吨,航程1200公里,机身长为11.3米,宽4米,高5.6米,其机载探测吊放式声呐、声呐浮标、磁异探测器、电子战系统及水面搜索雷达等。整个系统由OSMINOG-PS搜索与瞄准系统控制,在100米悬停高度,3级海况的条件下对于水面目标的探测距离大约在8公里左右,水面潜艇为30公里。卡-28的武器为2枚ARP-3E反潜导弹或者4枚OMAB-25-12D深水炸弹。卡-28在尺寸比直-9C没有明显增大的情况下,最大起飞重量和载荷要远大于后者,特别是具备较多的探测系统和较大的航程可以提供较大的防御区和对目标进行长时间、多种手段的搜索与跟踪。这对于面临强敌干涉的中国海军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也是为什么中国在实现反潜直升机国产化之后仍旧要引进卡-28,新一代驱护舰均以搭载卡-28为基准进行设计的根本原因。

AC313性能提高依赖于PT6B-67B发动机,但也限制其用途。

从AC-313试飞的相关新闻来看,其应该是在直-8基础上研制的民用通用直升机。虽然,该机与直-8相比,具备安全性高、三防性能佳、客舱空间大、运载能力强、航程长、操纵性能优良、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是笔者认为其应该不会成为中国海军新一代反潜直升机,理由如下:
1、采用加拿大PT6B-67B发动机
AC-313的发动机几乎可以肯定是加拿大的PT6B-67B发动机。因为,原来直-8配备的涡轴-6发动机功率不到1200KW,相当影响飞机的高空高原性能,同时可靠性和油耗无法满足民用直升机对于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尤其其不具备在3000米以上高原机场的起降能力。而PT6B-67B的功率达到1500KW,可靠性、油耗及维修间隔都比涡轴-6有较大提高,特别是高原高温条件下的飞行性能。由于加拿大仍旧维持对中国的武器禁运,因此其出口到中国的发动机不能直接用于军用,所以尽管解放军装备有配备PT6B-67B发动机的直-8F型直升机,但大多用于搜索救援、运输等后勤保障等用途,改装反潜直升机的话必然。
新型驱护舰机库以卡28或直9为基准设计,AC-313尺寸过长。

2、中国现役驱护舰的机库难以容纳AC-313
AC-313的尺寸没有公布,以直-8的尺寸来看,尽管最大起飞重量13吨与卡-28相差无几,但机身长为20.27米,机身宽为5.2米,高度为6.66米。与前面卡-28数据相比,其尺寸要远大于后者,特别是机长几乎是卡-28的2倍。这样,中国以卡-27为基准设计机库实际上很难容纳下AC-313型飞机,实际上解放军装备的直-8直升机的舰载平台也多为大型补给舰,很少以驱护舰为运用平台的。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AC-313首飞在即,中国海军仍旧要继续进口卡-28反潜直升机。
中国急需发展10吨级军用直升机
当然中国在AC-313项目上也不是没有所得,通过该项中国验证了下一代直升机所需要的技术,包括前面所说的复合材料旋翼与机身、综合航电系统、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新的型号因为使用新技术过多,而造成研制难度和费用猛增的局面。
S-70B这个尺寸、吨位的直升机比较适合中国海军的需要。

那么中国下一代反潜直升机如何发展?笔者拙见,还是认为以10吨级通用直升机为平台进行改装比较合适。从国外两种相近的型号NH-90和S-70B来看,其机身在尾梁折叠后都在13米左右,宽3米若,高4米左右,因此可以比较容易的放在解放军舰艇现有的以卡-28为基准设备的机库中。同时这个级别的直升机任务载荷在3-4吨左右,航程可以达到700公里以上,具备可以配备较多的搜潜与攻潜设备,具备在激烈的战场上对抗高性能潜艇的能力。同时10吨级通用直升机也是中国陆军航空兵比较急需的型号,现有从美国进口的S-70C黑鹰直升机已经使用多年,机体及主要结构日益老化,急需要替换。并且该型号的发动机还可用于中国专用武装直升机,从而实现部队武器部队型号简化,避免过多的型号带来的后勤维护、训练操作上的不便,以及相关经费的不必要的增加。
现在的问题关键就在于中国能否实现PT6B-67B这个级别发动机的国产化。也就是说,未来国产涡轴发动机功率要达到1500KW(NH-90的RTM-322和S-70B、AH-64的T700都在这个级别上),并且在可靠性、寿命、维修间隔、油耗等指标上都大的提高,能够为国产10吨级通用、反潜及专用武装直升机提供强有力的动力保证。

从第四代战斗机到大运、到现有的歼-11、10的升级,再到本文中国新一代直升机,我们可以发现,国产航空平台都面临一个不解顽疾——发动机!航空涡扇、涡轴发动机已经成为阻挡在中国军用航空平台国产化道路上的一只拦路虎。“航空振兴,动力先行”不应再是一句口号,中国人必须以脚踏实地、坚韧不弃的精神去解决实际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11-25 13:46 , Processed in 0.023001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