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国》成“全民找茬”游戏的利益泥淖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1 16:09:17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5月2日起开播的95集大戏——新版《三国》才播出10集,观众、网友们就吵翻了天。武大副教授、文化史学博士周光明也在接受采访时痛批新《三国》“没谱”!(《楚天都市报》5月9日) 滚滚长江东逝水,隆隆而来“三国潮”。但是,在《三国》热播之际,所谓的“三国潮”已经成了“全民找茬”的娱乐游戏,从一定意义上说,电视剧的好坏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网友们能从中找到多少“茬”,能发现多少可以供娱乐和消遣的“看点”。因此,我们看到了 “板砖”与恶搞齐飞,看到了网友们不是被台词雷倒,就是被剧情雷得爬不起来。 不说网友的“板砖”,不说普通观众的挑刺,甚至连专家也加入到了这股声势浩大点“全民找茬”的娱乐热潮中:武大副教授周光明直指“比较差劲,戏说到了没谱的程度,比老版离史实更远!”;而剧作家魏明伦也痛批导演高希希让陈好饰演貂蝉,真是用错了人。 客观地说,《三国》挨批或是一种必然,因为公众欣赏口味的提高和信息传播之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更何况,当年老《三国》热播时,同样有人批评它照搬原著却没有多少真正的创造,以蜀汉为正统的历史价值体系,也一样被部分学者批评为腐朽。但是,我们面对的问题依旧是一个何以对待经典的问题。道理很简单,把一个好端端的经典作品异化成一个攫取利益的筹码,甚至异化成一个“全民找茬”的娱乐游戏,对我们来说,总不能理所当然地接受吧?更没有必要为之欢呼吧? 正如导演高希希所说:新《三国》是帮忙不添乱,但对于收视率来说,“添乱”无疑就是“帮忙”。而这样的事实无非告诉我们,《三国》拍成什么样子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获得多少收视率,这无异于把经典当成了攫取利益的筹码。如此以来,隐藏其中的换算公式,还不能让我们清醒吗?可以说,我们没有见到对经典的谦卑和认同意识,相反,摆出了一副比前人高明的无知嘴脸,并且丝毫不掩饰对收视率背后的利益追逐之心。 面对《三国》,我们除了能看到对利益的谋取和对商业的迎合外,还能看到什么?《三国》同样是文化工业流水线上的批量生产的模式化产品,显露出诗性的沦丧和个性的泯灭,艺术价值几乎成了一句空话。有人说《三国》带来了价值观的变化,在笔者看来,却很值得怀疑,在任意改编、删减的自我需要剪裁中,真的能建立价值观吗?更直接的问题是,普通公众能认识到这点吗?价值观可以通过一场金钱游戏来建立吗?恐怕是一相情愿的臆想吧? 《三国演义》作为经典是否成为“经典”对投资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片子拍成什么样子,总有无数的大众去观摩、去比较、去讨论,最终总能保证收视率,也总能保证经济效益。这是最关键的。当下社会正发生着一场怀疑经典、颠覆经典、放弃经典的可怕变化,笔者以为,这是我们审视《三国》背后的“全民找茬游”戏应重视的社会背景。 只是在经典被一遍又一遍的过滤,经典的文化被一次次的复读过程中,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背后,何时才能再出经典,真的可以忽略吗?在消费文化语境中,经典已经被纳入整个社会的消费系统,公众会更多地倾向于将文学经典也作为商品的一次性消费,而忽略对其意义的历时性发掘,使得经典也遭遇时尚一般转瞬即逝的命运。这是《三国》成“全民找茬”游戏给我们的最大提醒。 经典的命运在消解,在被遮蔽,《三国》成“全民找茬”游戏表明,这已经不是对经典的重新开发过程,纯粹变成了赤裸裸的利益变现和圈钱游戏:你争论越激烈,人家越高兴:甚至会发展到人家在数钱,我们还在为人家贡献收视率的程度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11-16 15:09 , Processed in 0.024002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