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26 商都网 评论员杨延方
8月24日晚,河南航空有限公司(Henan Airlines Co.,Ltd.,简称“河南航空”)一架喷气支线客机在黑龙江伊春林都机场降落时发生意外,目前事故共造成42人遇难,54人受伤。自2004年11月21日包头空难之后,中国民航2102天的安全飞行纪录终结。
此次伊春空难,公众看到中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军民在积极组织施救。同时,公众也看到有一些部门和一些官员,已经开始寻找理由和借口,为自己撇清责任。
人命关天的事情,责任问题岂能说撇清就撇清了?
其一,安全监管不能是摆设。我们注意到,中国民航安全监管近年不断升级,形成了所谓的“三级安全监管体制——包括中国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民航局”)、7个地区管理局和33个安全监督管理局,而且监管部门级别也相应提高——各地民航安全监督管理局局长均为副局级,比原来的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的级别高半格。监管措施不断升级,监管级别不断升高,但还是出事了。这不能不说,要么是监管措施是花架子,要么是好的措施没执行到位。依这样的结果来看,民航局长完全有必要引咎辞职。
其二,航空信息必须准确。公开可查的资料显示,伊春机场开通刚满一年,机场地处山谷交汇漫滩处,夜航条件比较复杂。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简称“南航”)黑龙江分公司运行安全技术部2009年8月27日印发的“关于伊春/林都机场运行安全措施”文件称,“9月1日以后伊春机场原则上不飞夜航”。可我们又听到,有民航官员称伊春机场不适合夜航说法不正确。伊春机场适合不适合夜航?本来应该很明确很准确的信息,在这儿混乱起来。这个责任应该追究到谁?
其三,航空公司混乱状况必须改变。河南航空近年来资本变更频仍。去年6月,其基地和公司总部才从西安搬至郑州。今年3月份,才由原来的鲲鹏航空改名为河南航空。资本的变动和基地的搬迁都令这家航空公司的内部管理一度处于不稳定状态。昨(25)日,河南省民航发展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新闻发言人称,河南未持有“河南航空”股份,也未参与“河南航空”的经营与管理。
河南民航方面这样说,实际上是表示自己没责任。但人命关天,说没参与管理和经营就真的没责任了吗?
其四,免职不能走过场。昨晚,经河南航空董事会研究决定,免去李强的河南航空总经理职务。这体现了近年来问责制度的进步。但是免职不能成为事故“已处理”的挡箭牌。这几年,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免职和辞职。风头已过,被免职人员换个岗位继续为官。铁道部的事故责任人复出就给了我们现成的案例。
其五,警惕用假数据忽悠乘客。昨天有媒体仍言之凿凿地称:数据显示,在国内乘坐飞机“出事”的概率仍然是所有交通方式中最低的。理由是根据最近6年的数据,飞机“遇难”的概率为2700万分之一。不错,中国民航六年没出事故,这六年中出事的概率当然很低。但七年的数据呢?十年的数据呢?40年的数据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