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市场并重:中航工业商发求解全新事业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7 15:51:19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2010-10-15 《中国航空报》  


 国际、市场并重:中航工业商发求解全新事业

图:国际化为魄,市场化为魂 ——中航工业商发求解“全新的事业”。

编者按:2010年3月20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Aviation Industry Corporation of China,简称“中航工业”)党组书记、总经理林左鸣到中航工业商发考察并指导工作。他在讲话中说,商发要放飞思想、革旧鼎新,加快构建全新的体制机制、全新的商业模式、全新的管理流程,以跻身全球的思维、问鼎世界的气魄,打造一个“全新的企业”,再造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的魂魄。

  时隔约7个月后,2010年10月13日,林左鸣再次来到中航工业商发。他勉励说,商发打造三个“全新”的努力和成效令人振奋,期待商发进一步加快发展,剪掉老旧模式的“辫子”,焕发活力,勇当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涤荡灵魂的冲击波”。

  林左鸣多次提出的“打造三个全新”的勉励,多次寄予的“再造产业魂魄”的期待,对于商发而言,是坚守要义、奋发开拓的“力量之源”。三个“全新”的求索之路,也成为商发从初生到成长历程的一个注脚。

  怎样践行中航工业战略,切实推进“脱胎换骨,再造魂魄”的改革要求?

  商发在摸索中,试着给出答案——“国际化,市场化,职业化”。

  航空工业没有区域市场,只有全球市场,航空工业内只有合作伙伴,没有竞争对手;要助推民族航空发动机产业的腾飞,就必须跻身世界舞台,投身市场浪潮。基于这一认知的中航工业商发,始终以技术、产品、产业和事业成功为出发点,以全球市场为立足点,把创新融入基因,把激情注入血液,用国际化视野、市场化手段、职业化心态去谋划和撬动全球市场资源,并以此提速国家事业的发展壮大。

  我们计划用两期专题,通过刊载中航工业商发经理层和员工的部分文章,向关心中国大型客机发动机事业的读者们报告商发人的思考与行动。

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 开拓商发国际化事业

——中航工业商发总经理张建

  2010年3月20日,中航工业党组书记、总经理林左鸣到中航工业商发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其中讲到“商发公司作为国家大飞机发动机项目的承制主体,从出生伊始就注定要站在国际舞台上,放飞思想、革旧鼎新……要以跻身全球的思维、问鼎世界的气魄,提速发动,全面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林左鸣总经理站在集团发展全局的高度,将新成立的中航工业商发定位为国际化企业,要求成为中航工业改革的试验田,这对我们来说既是勉励,更是鞭策,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对于初生的中航工业商发而言,如何有效利用国内外资源、如何加快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如何打造国际化企业这一道道命题,亟待我们认真去思索、去求解。

  一、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必须走国际化道路,顺势而为、全面突破。

  1.从产业特征来看,航空发动机产业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是一个国家工业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被喻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航空发动机研制技术是一个国家的核心技术,其取得的许多重大技术进步都是超越国界的人类智慧的集体结晶。

  世界航空发动机产业呈现高度集中的态势,主要集中于各航空工业大国和寡头企业手中,以GE、罗罗、普惠公司为首的欧美三大巨头及其联盟占据了大部分军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在品牌、客户资源、商业模式、供应链管理方面积累了巨大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形成了极高的市场进入门槛,对管理水平和体制机制都有相当高的要求。随着航空发动机产业投入成本的不断趋涨、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单靠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力量很难成功,因此,走国际化道路来实现技术突破和风险分担成为一种有效途径。

  从产业规律来看,航空发动机产业没有区域市场,只有全球市场,其产业发展趋势以广泛的国际合作为最大特征。目前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的市场逐渐趋向饱和,必须突破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市场范围,面向全球市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高端运输的需求不断扩大,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航空运输市场,市场潜力巨大。航空发动机市场需求格局的变化,促使中航工业商发必须直面全球市场,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2.从经济全球化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看,作为典型全球一体化产业的航空发动机产业在数个核心企业的主导下,其产业链的全球配置格局处于动态调整中,这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本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并融入全球产业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随着航空运输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一方面,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多,另一方面,市场带来差异化的需求,为新进入者创造了更多机会。通常情况下,市场需求大的国家,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全球分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迅速提高,世界分工更加深化,大飞机工程会带来航空产业的深刻调整,中国航空工业将被纳入到国际市场体系,并借此进一步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

  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势必要朝着高科技产业、朝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向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先导性产业,中国民用航空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产业,它的发展对中国科技发展的牵引作用明显。国际化发展是我们从附加值低的产业链低端向附加值高的产业链高端发展的有效途径。

  3.从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发展的角度来看,中航工业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改革,中国的航空工业要提升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突破技术壁垒,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走国际化道路,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中航工业商发要站在中航工业改革的最前沿,通过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做好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通过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吸纳整合全球最优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建构日臻完善的产业链条,从而建立强大的竞争优势,带动整个中国航空工业的腾飞。

  当前,中航工业商发的发展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有国家高度重视作使命之基,有中航工业全行业的雄厚实力作坚强保障,有目标客户中国商飞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通过组织全国范围内的专家充分调研论证,我们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形成了中国商用航空发动机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打造国际化的商发品牌:

  1.确立国际化思维,明确国际合作的发展思路。积极与国际一流企业对标,研究他们的做法,引进全球最佳实践,在公司治理、信息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与国际一流企业接轨。坚持“以我为主,合作共赢”的原则,举全国之力,聚全球之智,广泛欢迎国际合作。去年12月,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法国总理菲永的共同见证下,中航工业商发与CFM国际公司在北京签订谅解备忘录,为国产C919大飞机配套的首款国外发动机将在国内合作总装并交付。中航工业商发与CFM国际、德国MTU、美国普惠、意大利AVIO、西班牙ITP等知名航空发动机制造商就潜在的合作机会进行了探讨。此外,公司还组建了海外技术支援团队ROMAX。针对不同的合作伙伴,开展研发级及产品级合作。

  2.打造国际化团队,以人为本发展航空发动机产业。商用航空发动机正式立项研制在中国尚属首次,国内商用航空发动机研制人才基础较弱,人才是中国民用航空发动机产业走向世界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为此,中航工业商发坚持以不拘一格的创新形式,积极拓宽引人、用人渠道,开展了一系列不限行业、不限国别的人才招募工作。当前,我们要加快培养具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使员工队伍更加了解国外市场的经营环境和司法体系,以适应国际化经营的要求。

  3.遵循国际化规则,实现产品研制和商业成功。国际化运作,意味着公司的一举一动,都将接受世界通行标准和规则的检验。对于民用航空产业而言,适航是产品进入市场的第一关,是保证产品安全性的基础,也是产品获得商业成功的法定前提和重要保证。我们必须遵循国际规则,符合国际通行的标准和规范,建立自己的体系和规则。同时,国际合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欧美国家在知识产权、专利、产业和技术标准等方面设置的限制。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树立全球竞争的理念,逐步建立全球研发体系,实现企业发展从成本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从依靠比较优势向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转变,改变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地位,培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

  4.树立国际化精神,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和立身之本。国际化不等同于全盘西化,而是多元文化的融合碰撞。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开放包容的胸襟和气度,我们应当坚持传统文化的传承,从中汲取智慧,形成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在与外方合作者的交流中不卑不亢,进退得宜,收放自如。首先承认与世界先进航空发动机企业的差距,进而学习、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创新。我们倡导的企业价值观是“全球的视野,报国的情怀,创新的思维,阳光的心态,责任的人生,魅力的人格,诚信的操守,敬业的态度,合作的意识”。想要后来居上,必须在思想上更加解放,在商业模式和管理方法上更加创新,发展速度要更迅速,站在全球市场的制高点,准确发掘我们的商机、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我们可以找到的制胜法宝。

用“市场之手”谋划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

——中航工业商发分党组书记王之林

  林左鸣总经理在今年3月考察商发时,着重深入阐释了“中航工业商发的发展模式要利用市场化手段”,并明确要求“要把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管理流程研究透,理清怎么做的思路,不能用行政手段,而必须利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手段相结合的办法来撬动全行业的资源甚至国际资源”;“这种创新模式,可以推动整个中航工业脱胎换骨、再造魂魄。这是用任何行政手段,靠我这个党组书记、总经理一人所办不到的。”

  这番关于市场化改革的阐释,令我心潮起伏、深受触动。回想中航工业商发落户上海21个月取得的各项进展,无一不是践行集团公司战略、坚持市场化手段整合聚集资源所实现的成效。商发如何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谋划、开拓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过去一段时间工作的实践和感悟,带给我以下一些思考。

  一、“市场化”是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的强大源动力

  中航工业集团公司把中航工业商发放在上海,可谓用心良苦。上海是我国商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领风气之先,浦东开发开放的成功实践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突破旧观念和旧体制束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航工业商发的市场化方向,就是要开思想之先河,走前人未走之路,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受全新的商业理念,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谋划、开拓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

  1.坚持市场化方向,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航空发动机产业。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产业已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航空动力技术走过了从无到有、逐步成长壮大的历程,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设计研发和生产体系,也能够生产出具有一定水平的航空发动机,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技术基础相对薄弱、人才储备不足等差距,行业内外对于发动机之于飞机重要性和战略意义的认知程度也参差不一。同时,由于较少体察、触摸市场,难以整合聚集资源、敏锐把握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长期缺乏市场竞争力也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全新发动”的中航工业商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破除传统体制下组织活力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的弊端,积极利用市场化手段,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同效应,构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

  2.坚持市场化方向,建立成功的商用发动机商业模式。以往,国内航空发动机的研制、运营模式具有较强的行政指令色彩,由此带来了产品交付在质量和进度上存在诸多问题,其后果是加大了整个项目的成本和潜在的风险。只有利用市场化手段,才能构建起成功的航空发动机商业模式,由原来包揽一切环节的制造商,转变为一个平台的搭建者、维护者、监督者和支持者,让参与者分担风险,所有企业在这个系统中相互支持、分享利润,跨越组织边界,打破资源壁垒,从工作内容到流程均能实现紧密协同、共创共享,进而取得商业成功。这就像波音787项目,在启动之初就确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商业模式,要求合作伙伴承担前期设计和预制造环节的相关费用,实现从信息管理到财务风险共同承担,这一模式把所有合作伙伴和波音公司紧紧地绑在一起,其效果是整个项目的研发时间减少了1/3~1/2,研发成本降低了50%。2008年,波音重新夺回市场份额第一的王座。

  3.坚持市场化方向,建立“强项目、强流程”的管理体制。作为极度复杂的系统工程,商用航空发动机研制必须坚持“强项目、强流程”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改变长期困扰发动机行业发展的顶层技术和管理问题,满足行业战略性扩张的需要。只有坚持市场化方向,通过聚焦公司使命、愿景和发展战略,才能突破传统的组织壁垒,以项目与流程为价值载体,建立国际化接轨的管理运行模式;才能面向产品项目和产品结构,建立项目集成协同团队;才能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建立公司价值链体系,实现管理的流程化、制度化与规范化,实施精细化管理。

  当前,国家大型客机项目全面启动、世界航空发动机产业进入新一轮调整等产业环境,为我国民用航空发动机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中航工业商发在成立之初,在人才招聘、供应商管理、商业模式、管理模式上全面运用市场化手段,为加快发展面向市场的民用航空发动机产业夯实发展之基。

  1.构建面向市场的用人和研发体制。在用人体制上,中航工业商发通过建立健全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用人及分配激励机制,采取激励与约束并举的手段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中航工业商发面向全球招聘人才,“汇全球英才、聚全球之智、举全国之力,筑商发伟业”,截至8月底,商发设计研发中心已招募约200名设计研发人才,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8人,2人获批国家“千人计划”,同时储备了100多人的专家库,预计在年底将有300多人的研发团队在商发工作,计划在3至5年内形成一支2000人左右的研发团队,开展产品研制和研发体系建设。在研发体制上,中航工业商发组建了联合工程团队,将中航工业系统厂所技术力量、航空院校和行业外的技术力量和专家力量整合起来,开展大客发动机验证机总体方案定义工作。通过联合工程团队的组建运行及成果输出,实现中航工业商发的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两大协调团队的能力提升,培养和打造一批具备项目总体集成能力的专业技术和管理队伍,逐步建立中国民用航空发动机产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

  2.构建面向市场的全新商业模式。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中航工业商发正在积极探索“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哑铃型商业模式,即紧紧抓住“总体设计、市场开拓、方案策划”和“总装试车、产品销售、客户服务”两头,对“部件设计及制造”这一中间环节实行全面供应链管理,构建研究中心(COR)、优异中心(COE)和总体集成能力中心(COC)。借助市场和经济手段充分整合国内、国际资源,促进资源的协作和专业化分工,引导功能相近厂所联合共创优异中心,按照产品产业链配置资源、集成网络、共创共享。

  中航工业商发还启动供应商考察工作,面向全球寻找合适的战略风险合作伙伴,鼓励国外企业和国内企业形成联合体加入到供应商的行列中。通过广泛利用全球资源,寻找包括单元体供应商、系统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等在内的优秀供应商体系参与到国产大飞机发动机项目,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发展“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风险合作伙伴,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推动民族航空发动机的商业成功和产业成功。

  3.构建全新的管理流程。航空发动机产业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中航工业商发十分重视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加强对风险控制的决策机制的监督约束。一是遵循现代企业制度成立了董事会和经理部,逐步建立和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二是强化项目总监负责制,明确项目总监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全权负责,确保项目研制任务完成,按照国际化规则,理顺项目总监、技术总监、运行总监的关系及职责流程。三是建立全面风险控制管理体系。对管理流程进行监管和优化,加强对不确定性的预测和研判,保证科学管理与决策,控制风险、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最终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经营效益。

  中航工业正在经历脱胎换骨的改革,中航工业商发作为改革的开拓者和试金石,我们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实践、敢为人先,接受市场洗礼,赢得市场成功,推动中国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跻身世界发动机强者之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12-27 09:34 , Processed in 0.023001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