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航空公司无论亏损与赚钱都是消费者坏消息?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1 11:16:4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2009-04-21 《东方早报》 陈宁远 国内各航空公司于近期陆续发布舱位及对应价格调整的通知,4月20日起实行新的运价体系,预计国内航班出售的机票,折扣将普遍上涨约两成。   有关机票折扣全面上调,其实市场分析早就有了,因为市场需求回升。中国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民航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到3月份,民航运输周转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3%,其中国内旅客运输量一季度比上年同期增长超过17%。   市场需求上升,票价就要上涨,这好理解。如果不是航空公司,也容易得到消费者的接受。可这次涨价的主角,偏偏就去年巨额亏损的航空公司,要让消费者接受,很难。仅凭一纸涨价通知,坐飞机的旅客就要多付20%以上的机票钱,世界上哪里的消费者都不会高兴的。   道理明摆着的,因为航空公司去年巨额亏损,纷纷要求政府注资解决其困难。当时谁也不知道市场今年就会发生向好的变化,航空公司,尤其是三大航大到不能倒,如果不注资,以当时它们的巨亏,中国的天空也许就没有飞机可乘了。   但若要把亏损、注资和涨价三个问题放在一起想,难免让人心生疑虑和不满。因为市场还会变化。未来客流少了,航空公司仍然会通过推出特价机票吸引旅客,而因此形成的亏损还要求政府注资。这让消费者处在怎么都尴尬的地步——市场好了,要付高票价;市场不好,享受到低票价,就得听任政府拿钱补航空公司的窟窿。里外钱都要让航空公司拿走,虽然支出的口袋不一样,但纳税的钱和消费的钱,可都是消费者的钱,对中国的消费者来说都只有损害,没有好处。   虽然众所周知,航空市场周期波动十分剧烈。一般来说,航空公司为了对抗周期风险,都会采取两种办法,一是做大,二是做细。在中国航空市场做大,从来不缺响应者。三大航就是典型代表,它们做大的愿望超乎寻常的强烈。为了做大,经常什么办法都使用,不惜相互进行不良竞争,但就是不打吸引消费者的价格战。做细方面,却没有一家大航空公司在做多层次服务。   航空市场中,赢利最稳定的细分市场是低票价航空客运服务。国外成熟的航空市场都有稳定运行的低成本航空公司,而在中国,目前这个市场几乎就没有开发。曾经站出来争夺这个细分市场的民营航空公司,本来就先天不足,且在航油、飞行线路、机场起飞着陆等硬件方面饱受歧视,于是在去年的周期波动中纷纷折戟。   去年基本垄断中国航空市场主要干线资源的三大航亏损了近300亿元人民币。它们从政府拿到的注资,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简称“东航”)超过70亿元,最少的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简称“国航”)也有30亿元,这还不包括民航局机场建设基金返还的20个亿的资金。同时航油调价也带来成本降低,仅仅今年二季度燃油价格下降,就将给整个航空业节省40亿元成本。但这些好处消费者统统看不见,消费者只知道它们现在统一涨价了!   据说垄断中国航空市场的三大航摆脱亏损全面赢利,今年是大概率事件。但试问这和消费者有什么关系?假如有,似乎航空公司的亏损和赚钱都是坏消息。如此这般存在的不合理,怎么就是不变的现实?谁来为消费者答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12-27 11:04 , Processed in 0.022002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