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50|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风云二号云图使用指南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9 09:39: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风云二号云图使用指南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ank: 9Rank: 9Rank: 9

2#
发表于 2010-8-9 09:39:51 |只看该作者

风云二号云图使用指南
许健民
2005年11月7日
基本教材
• 气象卫星—系统、资料及其在环境中的应用,
气象出版社
• 卫星与雷达图像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科学出
版社
• 水汽图像在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中的解释与应
用,气象出版社
• 卫星观测的热带云和云系,气象出版社
• 卫星气象学,气象出版社
看云图的两个基本出发点
• 看像元----像元的辐射测值中含有大气状
态的信息
• 看图型---- 图像的分布型式中含有天气系
统发展状况的动力学、热力学过程信息
看图型
• 云图上的云型,是大气中动力过程和热力过程
发展的结果。
• 暴雨是行星尺度、天气尺度、对流尺度共同作
用的结果。
• 上述三种尺度的现象,用卫星是可以观测到
的。
暴雨是行星尺度、天气尺度、对流尺度
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流尺度(空间:
2.5-25km,时
间:分-小时)
中尺度(空间:
250km,时间:
小时)
天气尺度(空间:
2500km,时间:
天)
行星尺度(空间:
12000km,时
间:周-月)
是剧烈天气的制造者。对流的形成,
需要有利的大气三度空间结构、下垫
面条件和不均匀加热。
天气尺度提供大范围上升运动的动力
条件。对流只发生在天气尺度系统中
特定的地方。
将水汽输送到发生大范围降水的地
方,并形成有利于降水形成的大气三
度空间结构
行星尺度例示
• 2000年7月第六候,我国主要雨带位于长江以
南; 2000年8月第一候,华北、东北出现了
100毫米以上的大范围雨区。这两个候的卫星
云图上展示出亚洲夏季季风区不同的南北半
球相互作用
2000年7月第六候候雨量与对流层上部卫星风叠合图
2000年7月第六候
FY-2B 红外通道图像
2000/07/28/04Z
2000年8月第一侯候雨量与对流层上部卫星风叠合图
2000年8月第一侯
FY-2B 红外通道图像
2000/08/05/04Z
两个时期行星尺度天气系统的比较
西北太平洋上没有台风西北太平洋上有台风
ITCZ云带与中纬度系统不接合ITCZ云带与中纬度系统接合
ITCZ呈纬向ITCZ呈经向
南半球冷空气活动弱南半年冷空气活动强
雨带在长江雨带扩展到华北
2000年7月第六候2000年8月第一侯
行星尺度系统的看图着眼点
• 看水汽图像上或对流层上部湿度产品的湿舌(对
流层中上部湿?)
• 看850或700hPa上,数值预报的假相当位温θse
高能舌或用云图分析的湿度廓线产品(整层湿?)
• 上述湿舌是否与ITCZ接合?
• 南半球冷空气强有利于湿舌向北伸展
• 东部海域有气旋或台风时,气旋中心北侧有东
风,有利于湿区向西伸入内陆。
• 西风带中的槽与湿舌相互作用。

FY-2B 红外通道图像2000/8/4/04Z
天气尺度例示
• 2005年春节我国北方的大范围降雪过程
• 注意分析气旋发展过程的几个重要阶段
• 急流的曲率----原来曲率几乎等于零
• 大雪过程以前西藏高原上空的辐散云
• 正曲率-----叶状云,注意叶状云的波长,Charney
的斜压不稳定波长为4000-6000km,半波长为
2000-3000km,这里叶状云的东西向伸展为25经
度。
• E云露头,或叶状云的轴向北向西倾
• 对流出现在哪里?
2005年2月12日06世界时红外图像
2005年2月13日06世界时红外图像
2005年2月15日06世界时红外图像
2005年2月17日06世界时可见光图像
暖输送带和锋面云系之间的关系
成熟温带气旋中的输送带
温带气旋的生命史
天气尺度系统看图的着眼点
• 气旋生命史中的各个阶段和三条输送带
• 急流,与急流相伴云系的曲率
• 急流的异位相叠合(下面讲我国南方暴雨时讲)
• 疏散槽
• 高空正涡度平流
• 低层暖湿平流
• 锋面的分析(锋面分析要看850hPa温度梯度和云
图,风云一号己经有全球云图多年了)
对流尺度例示
• 2005年6月10日黑龙江沙兰镇泥石流
• 位于大振幅西风槽的前部,疏散槽前面的正涡度
平流区下面(云迹风产品)
• 有强的辐散(云迹风产品)
• 高空气流指向强对流系统的分量大(云迹风产品)
• 云区和晴空区之间下垫面的不均匀加热(云图)
• 下垫面湿(土壤湿度产品)
前一周发生了大范围的区域降水
对流层上部有
高空槽伴随干
凉平流和正涡
度平流
对流层上部
有高空槽伴
随干凉平流
和正涡度平

对流层上部有高
空槽伴随干凉平
流和正涡度平流
对流
层上
部有
高空
槽伴
随干
凉平
流和
正涡
度平

对流层下
部有辐合
的暖湿平

对流层下
部有辐合
的暖湿平


在层状云边缘附近有不均匀加热
其中东西向的暖锋附近,低层风向与对流区
走向近于垂直;而在南北向的对流区附近,
低层风向与对流区走向近于平行。南侧的对
流先发展,其水汽向北平流,使北侧新发展
的对流发生更大的降水。
08BST 09BST 10BST 11BST
12BST 13BST 14BST 15BST
比较01时和09时可见光图像可以看
到,下午的对流就发生在上午层状云
云区的边缘,那里有不均匀加热


云团迅速膨胀时降水最大
云团a-c面积膨胀速度
-0.0005
0
0.0005
0.001
0.0015
0.002
0.0025
0.003
10:00BST 12:00BST 13:30BST 15:00BST 17:00BST
时间(时) 膨




1/s)
云团a膨胀速度云团b膨胀速度云团c膨胀速度
零度层高度分布图
(10日08时~20时)
2005年6月10日01时可见光图像
2005年6月10日02时可见光图像
2005年6月10日03时可见光图像
2005年6月10日04时可见光图像
2005年6月10日05时可见光图像
2005年6月10日05时30分可见光图像
2005年6月10日06时可见光图像
2005年6月10日07时可见光图像
2005年6月10日08时可见光图像
2005年6月10日09时可见光图像
2005年6月10日10时可见光图像
2005年5月7日北京冰雹---地形不均收加热的例子
2005年5月22日辽宁冰雹过程
1998年6月21日14、
20时、22日02时云图
与地面观测叠加
2005年5月7日9-11时
北京冰雹的可见光图
像---边界层外流引发
新对流的例子
云迹风所揭示的1998年6月21日强对流系统对流层上部的主要环流特征
DIV
DIV
DIV
DIV
对流系统看云图的着眼点
• 有组织的对流常常发生在高空正涡度平流区,高空干冷
平流区的下面(天气图、卫星导风图)。
• 地形、土壤湿度、下垫面的不均匀加热是引发对流的重
要原因。
• 强对流有一个上冲云顶、一个范围较大的云砧、一个边
界层外流云区。
• 边界层外流云区不容易分析。它是低云,上面往往被原
来的对流云盖住。因为地球表面的弯曲,雷达回波上往
往也看不见。
• 边界层外流云区十分重要,它可以引发新的对流。
• 请阅读《卫星与雷达图像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书中的
对流系统一章。
• 要用数字资料做定量分析。
南方持续性暴雨例示(对流层上部的反气旋流出)
• 己做过1997-2002年六年资料的普查(侯青)
• 三种环流形势,其中两种与南方持续性暴雨有关,第一
种形势特别重要
• 南方持续性暴雨与对流层上部的反气旋脊密切相关
• 脊线南北两侧各有一支急流,急流与脊线靠得非常近,
有强的负涡度,甚至出现惯性不稳定,即绝对涡度小于
零的形势。
• 暴雨区发生在西风急流入口区的右侧;如果反气旋脊的
南侧还有一支东风急流,那么东风急流入口区的右侧还
有一个暴雨区。
• 高空辐散
• 急流指向雨区的分量小,这就是为什么暴雨能持续。
1999年6月26-30日候平均对流层上部大气运
动矢量和降水分布叠合图

 

图4.1.2(b),强降水区位于副热带西风急流入口区右侧
图4.1.3(a),合成图
(水平分辨率为1.25×1.25格距,南北跨度为30度,东西跨度为30度)
(图中☆标记处为强暴雨中心所在)
图4.1.3(b),合成图
(水平分辨率为1.25×1.25格距,南北跨度为30度,东西跨度为30度)
(图中☆标记处为强暴雨中心所在)
DIV
DIV
DIV
DIV
有强的负涡度,甚至出现惯性不稳定,即绝
对涡度小于零的形势(寿亦萱)
2000年6月15-20日平均的卫星导风叠合降水图
图4.2.1(b),2001年8月30日~9月5日逐日对流层上部大气运动矢量和降水量的分布图

图4.2.3,合成图
(水平分辨率为1.25×1.25格距,南北跨度为40度,东西跨度为50度)
(图中☆标记处为候累积强降水中心所在)

 

 

云迹风沿经圈剖面的时间序列

南方持续性暴雨例
示(对流层下部的气
旋流入)
与副热带高压相伴的对流层上部汇合流场
多读文献:基本概念必须弄懂弄
通。基本概念引导你认识图像特
征。如果基本概念不清楚,对图像
上的特征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摆在面前而不认识。
多看资料:看资料要细,要对历史
个例反复对比,找出个例之间的异
同。预报员预报能力的强弱,往往
取决于你对细微特征的辨别能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3#
发表于 2010-9-11 22:37:28 |只看该作者
xiangwodkfsdkfdskfj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4#
发表于 2010-9-24 22:37:07 |只看该作者

oookkk!!!!!!

oookkk!!!!!!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5#
发表于 2010-10-28 20:50:34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6#
发表于 2010-10-28 20:52:13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7#
发表于 2010-11-5 20:16:09 |只看该作者
ewwqqqqqqqqqqrq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8#
发表于 2010-11-11 10:21:43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无私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9#
发表于 2011-1-27 19:51:08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10#
发表于 2011-3-1 18:02:53 |只看该作者
广汉是个好地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11-23 04:15 , Processed in 0.02900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