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家审计署进驻东航 调查航油套期保值巨亏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3 13:02: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包括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简称“东航”)等央企的金融衍生品业务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昨(12)日,《东方早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中国国家审计署调查小组已于几天前进驻东航,目前调研小组仍在东航进行相关调查,“调查小组主要是对于东航套期保值业务进行调研,了解、排摸情况。”

审计署出马调查

  这位知情人士表示,此次调研对象不仅仅是东航,其余20多家从事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央企也在接受调研。“据我了解,调查小组主要还是通过调看相关的财务信息来了解情况。”
  这位人士认为,“此前审计署一般是调查一些腐败个案或者领导换届后进行财务审计,此次进驻央企调查金融衍生品业务确实罕见。”
  目前国航和东航均表示,套期保值合约并未发生违规行为,但业内人士认为,这起码反映出企业对衍生品风险的认识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屡屡出现的衍生品投资事故没有引发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
  昨日,另一知情人士预计,在审计署排摸情况完成后,有关部门应该会出台一个相关文件,规范央企的相关业务。他认为,此举可能有碍央企改革的市场化道路。“金融危机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对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明显加大,央企改革大有走回头路的趋势。”

国资委已多次预警

  此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tate-owned Assets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简称“国资委”)相关官员公开表示,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企业要坚持围绕主业投资,国资委将加强对央企从事高风险投资业务的规范和审批,防范央企盲目从事衍生品等高风险业务造成重大损失。
  国资委副主任李伟也曾指出,国资委将会同证监会等部门,重点跟踪投资规模大、风险高的中央企业,并抓紧制定出台中央企业高风险投资业务指导意见。对于央企从事期货、期权、掉期等衍生品业务,由国资委按照审慎监管原则进行审核批准。
  去年下半年,油价一路下跌,多家央企金融衍生品业务出现巨额亏损。此前,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简称“国航”)公布,截至2008年10月31日,公司套期保值合约公允价值损失约为31亿元。
  中国远洋也公告表示,2008年初至12月12日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合计为53.8亿元,较9月30日扩大了30.7亿元。同时,有交割部分实现收益14.3亿元。浮亏与实现收益相抵,合计亏损39.5亿元。
  东航的公告称,航油套期保值合约于截至去年底的公允价值损失约为62亿元人民币;而两个月前(截至10月31日)东航测算的损失仅为18.3亿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6-16 14:08 , Processed in 0.015600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