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事业常用英文术语中译之分析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2 17:39: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 前言:

        新闻事业基本上是指从事新闻传播工作者之业务,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讯社、图书出版社等(郑贞铭,民83),这些媒介通常是社会大众获得新信息、新知识的重要管道。透过各种媒介型式和内容,新闻事业的功能除了报导事件、解释新闻外,还包括沟通意见、形成舆论、播送广告及提供娱乐(李茂政,民80),同时也影响大众对周遭事物的观念与立场,深具引导社会议题和公共舆论的功能,甚至进而改变时潮,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而台湾目前的新闻理论、观念、实务,乃至于新闻事业的经营、运作、管理等层面仍受西方新闻界影响甚深,导致国内大量新闻事业术语必须沿用英文翻译的中文词汇。然而社会大众乃至一般新闻工作者可能不清楚这些外来词汇究竟是依据何种原则翻译,未来遇有新词时又应如何处理比较适当,因此本文目的即是在检视当前于大众媒体环境通行之英译中术语,按常用之词汇翻译方法抽选译例、加以分析归纳、并探讨其译名所涉及之过程与概念,以期厘清国内新闻事业常用英译中术语所准之原则。

二. 分析方法: 

        分析进行之步骤首先是广泛搜集与新闻学及新闻事业有关之书籍、期刊,与各类相关之工具书和辞典。接着将这些材料中载有中英对译之专业术语译名筛选出,范围包括新闻理论、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大众传播媒体经营、运作等领域。选取之原则乃以一般人对上述领域所使用的中文词汇时有听闻,却不一定知其原文的词汇为主要讨论对象,共集有译例百余条,本文仅讨论其中较具代表性之译名。 

        分析方式则是将选出之译例依陈定安(民81)所提词汇翻译常用的技巧,亦即音译(transliteration)、意译(paraphrase)、音意兼译、直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形译、头字词(acronym)、缩写词(abbreviation)七种译法来分类。本文在举例说明这些词汇翻译时所据之准则时,亦尝试评估这些词汇的翻译效果及台湾社会接受的情形。

三. 分析结果与讨论:

1. 音译词: 
        音译乃是构拟尽量近似英文读音的中文字来翻译词汇。大体而言,此类字例不多,在新闻领域中,音译词多以专有名词为主。如人名、地名、媒体机构名、刊物名、乃至计量单位等。下举数例:

Henry R. Luce: 亨利‧鲁斯(时代杂志创办人)

Madison Avenue: 麦迪逊大道(美国广告及公关业者集中地)

Reuters: 路透社

The Times: 泰晤士报

hertz: 赫兹

ream: 令 

        严格说来,上述译例中Madison Avenue的Avenue译为「大道」、Reuters的路透加译「社」字、及The Times的泰晤士加译「报」字并不算是音译,而是透过意译或增译的手法使其意义更加完整,可说是部份取音、部份取义,但音译仍是词义重点所在。另外,泰晤士报乃误借自泰晤士河(Thames)之音译,两者原文拼字互异,译成中文却相同,常让人混淆不清,然而使用积习既久,亦就见怪不怪。 

        纯粹音译之词汇并不多见,此一现象与中文习惯有关。英文乃拼音文字,而中文因形见义,重视字形与字义的结合,音译英文往往无法精确拟音,亦难以直接表达事物或概念原意,令人不易理解,通常是在没有相应中文的情况下才使用之。一般而言,既已约定俗成的音译词是甚少改变,以避免造成使用上的困扰,但有些音译词经使用一段时间后,却会逐渐被其意译词所取代,如syndicate过去的译名为「辛迪加」,但现今则习用「资料供应社」一词。总之,中文纯以音译吸收外语的新闻事业词汇是相对较少的。

2. 意译词: 
        意译是根据原文的意义来译成等值的中文。字例极多,普通名词即以意译为主。而在新闻编采上所用之意译术语尤其丰富,不胜枚举,其原因可能是中西双方在新闻实务运作上有其特定之环境,对同一概念的认知往往是透过不同的语汇来表达。因此翻译时,首务在传达原文概念之义涵,而非字表之定义。例如:

banner: 通栏标题

by-line story: 署名稿件

cut: 插图

deck: 一行标题

jump: 跳页

lead: 导言

morgue: 资料室

roundup: 综合报导

sidebar: 增饰性报导

stringer: 特约记者 

        这些词汇有一特色,即是一般人很难从英文原文字面了解其特定涵义,这是术语中较专业的部份,也是译者该多加琢磨诠释的地方,若找不到中文对应的词汇,则需通过增词或释义等方法来使词义更加明确和具体。当然译者亦应具备相当专业知识方足以胜任。 
        另一有趣的现象是在新闻编辑术语中,英文常以人体特征与刊物结构做模拟,所以翻译时亦可以具体形象增译加以阐明,方便读者藉以望文生义,例如:

body: 本体

dateline: 报眉

ear: 报耳

head: 标题

master head: 主题

masthead: 内报头

nameplate: 报头

overline: 眉题 

        意译的译名经过译者消化诠解后,通常词义明显,读者一望大致可知其意,易于了解与接受。亦由于中文表义性强,容易联想其意义,所以译例最多,应用最广。

3. 直译词: 
        即依照原词单字的顺序及其字面的意义逐字之翻译,而无加译或减译之修饰。此种译法以新闻学中学术性术语之中译最为普遍,其次为媒体刊物之专有名词。基本上,因这两类词汇通常具有相当固定的指涉,如学术性术语有其理论基础,刊物命名则根据其创设背景及媒介属性,译者难以主观的意见而对译名有所增减。如:

development journalism: 发展新闻学

new journalism: 新新闻学

precision journalism: 精确新闻学

interpretative news: 解释性新闻

investigative news: 调查性新闻

hard news: 硬性新闻

communication imperialism: 传播帝国主义

gatekeeper: 守门人

New York Times: 纽约时报

Washington Post: 华盛顿邮报

The Economists: 经济学人

Newsweek: 新闻周刊 

        仅就字面直译,上列译名不见得能够完全达意。如「新新闻学」对一般读者而言就可能相当难解,事实上至今学界也尚无公认的定义,该词大体上是指用小说的笔法,作主观之叙述,来写新闻报导,有别于以往完全依赖新闻来源的传统,故以「新」称之(郑贞铭,民83)。另如「守门人」乃是指一则新闻由事件之发生传播到阅听人的流程中有重重关口,而把守这些关口的新闻从业人员包括记者、编辑、总编辑、社长等皆称为守门人(李茂政,民80)。凡此种种译例显示出其与一般用语之词义不同,且概念本身可能颇为复杂,用直译处理,读者会有理解上的困难,译者行文时无妨加批注释以辅助读者理解。

4. 音义兼译词: 
        这是兼采音译与意译两种译法,亦即在音译的同时并赋与相关之意义。此类字于新闻领域中现有的译例而言,为数极少,可见者如下:

call-in: 叩应

sensation: 煽色腥

Visnews: 维氏新闻社 

        兼具译音近似与寓意贴合之译例实属罕见。「叩应」可说是近年广为社会大众接受的佳译之一。早期曾有人意译为「电话节目」,可是容易引起误解,又无法切中此词之特色,所以多数人仍喜用英文原文call-in。「叩应」之译则同时具备了音与义的特点,比单纯意译或音译更易为人所理解接受。另外sensation在新闻学中则指以夸大刺激的手法报导犯罪、色情、灾祸等事件,以激起读者反应,有学者曾直译为「激情」(钱震,民92),然而「煽色腥」此译名更符合上述报导手法所造充满血腥暴力色情之意象,拟音上也颇为接近,是另一广为流传的佳译。

5. 形译词: 
        英译中时以具体形象描述原文涵义,此种译例亦不多,较常见于外形特别之事物或某些特殊的新闻写作和印刷方式。如下例:

box news: 花边新闻

gravure: 凹版印刷

letterpress printing: 凸版印刷

lithography: 平版印刷

italics: 斜体字

slot/U-desk: 马蹄形编辑台

the inverted pyramid: 倒金字塔式

the upright pyramid: 正金字塔式 

        形译词一方面可传达原文字义,另一方面可唤起读者联想意象的能力,进而对此词汇留下深刻印象,虽不见得与原文之字义十分相符,但是对读者的理解是有相当帮助。

6. 头字词: 
        是把词组中每一单字起首的第一个字母提出并重新组成另一简短的字,可避免原文过度冗长。因为新闻版面或时段相当珍贵,通常采用最短词语来表达最多内容,因此头字词使用相当频仍,尤多见于传媒机构、公司、协会、媒体名称、科技或学术术语等。较常见的头字词如下:

ABC(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 发行量稽核组织

AFP(Agence Frence-Presse): 法新社

AP(Associated Press): 美联社

VOA(Voice of America): 美国之音

CVI(Center of Visual Impact): 视觉震撼中心

EOD(Every Other Day): 隔日刊登

PO(Press Ombudsman): 报业公评人

FCC(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 联邦传播委员会

IPI(International Press Institute): 国际新闻学会

SHF(Super High Frequency): 超高频

ENG(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 新闻摄影机

SNG(Satellite News Gathering): 卫星转播车 

        中文不是拼音文字,所以没有头字词,只有略语词。翻译时原则上需将全名译出,但也有习惯上仅用略语词的译名,譬如「法新社」即是「法国新闻社」之简称;而「美联社」则是原文「联合新闻社」加译美国的简称。随着台湾国际化脚步的加速,未来传播媒体及传播科技交流愈显频繁,对头字词的翻译就需更加注意。若遇头字词原文未注明其全称,译者则需查阅相关专业词书,或请教专业人士以求译出正确全名。

7. 缩写词: 
        有些英文长字具有简缩的形式,而在使用上仍被视为完整的字。这类词以新闻编辑与印刷等方面的技术性术语居多,想必是因新闻时限压力下的工作环境凡事求快所使然,许多名称常用缩写来代替。下举数例:

ad.(advertisement): 广告

fn(footnote): 附注

mag(magazine): 杂志

op-ed(the opposite editorial page): 评论对版

px : 照片

roto.(rotogravure): 凹版照相印刷术

soc.(society page): 社交版

typo(typographical error): 手民之误

2C(second cover): 封底 

        缩写词的使用一如头字词,也是新闻词语追求言简意明的特点,而在翻译时应按原文全名译出。

四. 结语: 

        如同何伟杰(民78)所言,新闻翻译人应设身处地为受众(audience)着想,需以原创力将外来的新观念、新词语引进到译语中来,丰富译语内容与表达方式,这才达到翻译的启蒙功能。而一个新闻专业术语往往是一套复杂观念的浓缩,比一般用语在意义和用法上更固定、更精确,甚至有些会与一般词义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必须先确定原文在新闻专业领域中的意义,再选取相应之中文术词译之,期望能达到刘宓庆(民86)所主张的新闻翻译任务,亦即首在忠于原文的内容实质,二在使译文通顺程度及风貌与原文相应,而三则是尽可能贴近原文的形式。 

        由上文讨论可知,新闻事业词汇的译法中以意译最为普遍,数量最多,也最符合中文的构词习惯。而其它译法亦有其重要功能与特色,视原文的性质而定。归纳言之,专有名词如新闻人名、地名、媒体机构名、组织名、刊物名、乃至计量单位等,多以音译、直译、头字词为主要译法。而在新闻学理论、采访、写作、编辑、印刷等领域使用之普通名词则皆可见意译、直译、形译、头字词、缩写词译法,但就少见音译法。另外新闻技术性和科技性术语较常以形译、头字词、缩写词译之。至于音义兼译词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翻译乃是在不同文字的民族文化间担任沟通传达的桥梁。尤其在今日,国际传播活动及信息交流质量大增,新闻相关专业术语使用愈加繁多,其翻译责任也就愈加重大。本文目前仅进行初步的分类分析工作,未来及早建立完整系统的新闻术语翻译原理及原则,提供质量俱佳的翻译术语和作品,仍是吾人努力追求的目标。

参考书目:

何伟杰(民78)。译学新论,台北市,书林。

李茂政(民80)。当代新闻学,台北市,正中。

陈定安(民81)。翻译精要,台北市,商务。

郑贞铭(民83)。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学,台北市,三民。

刘宓庆(民86)。文体与翻译,台北市,书林。

钱震(民92)。新闻新论,台北市,五南。
 
【文/(台湾)廖柏森(原载于国立编译馆馆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12-23 09:11 , Processed in 0.024002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