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放一江山岛:彭德怀指示杀鸡必须用牛刀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7 10:29: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陆其明回忆说,当时张爱萍考虑到登陆作战的困难,曾经派遣作战处处长石一宸进京汇报,问计中央军委。1954年8月24日,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在听取了石一宸的汇报后,作出了指示:杀鸡要用牛刀,把困难估计足,投入重兵,攻必克之。这和张爱萍选择一江山岛作为首先攻击目标的判断如出一辙。

本文摘自:《纵横》杂志2009年第9期  作者:陆其明
50多年之前,有这样一场战斗。它的规模并不算很大,它的战事也称不上多么惨烈,但它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征北战的辉煌军史上,却留下了值得铭记的一席之地。它就是发生在1955年1月,攻占浙江沿海岛屿一江山岛的战斗。这场战斗,解放军动员数千官兵,歼敌1000余人,解放的面积不到两平方公里。之所以说此战不同凡响,是因为这是解放军建军以来第一次海陆空三军的联合进击。对于看惯了现代战争海上封堵、空中轰炸、地面突击的人们来说,三军联合作战已经司空见惯。但是50年前,对于刚刚马上步下,用小米加步枪打败蒋介石坦克加大炮的解放军来说,三军联合还只是他们不久前的梦想。

在20世纪50年代初,东南沿海的几处重要岛屿仍在台湾方面的掌控之下。横亘在台湾海峡上的,不仅有美国第七舰队的坚船利炮,还有国民党军反攻大陆的嚣张。有人说,是朝鲜战争延缓了解放军东进的征程,那么到了1954年,当朝鲜的战事尘埃初定,中国的东南沿海,一群将军们已经燃起了海上点兵、扬帆激浪的雄心。
陆其明(以下简称陆):那时候朝鲜战争到后期了,提出来解放沿海岛屿。叶飞在福州军区,是司令员,张爱萍是华东军区参谋长。
东南沿海,岛屿零星散布,绵延数千里,大大小小的敌军部队盘踞,难以胜数。但就如同打蛇打七寸一般,在这些国民党军或松散或严密布防的岛屿中,只有两座最为要害:一个是福建省的金门,另一个就是浙江省的大陈。两座岛屿如同门户,一南一北,互为掎角,拱卫台湾。而踹开大门这个任务,就落在华东军区两位将军的名下。解决金门,福建有叶飞坐镇,而浙江的张爱萍主张先打大陈。
陆:那时候陈毅还兼任华东军区司令员,他先向张爱萍、叶飞将军调查,要打的话,从浙江大陈先打起呢,还是从金门打起。也有人提出来第三个方案:从马祖开始,马祖在金门、大陈的中间。但有好处也有坏处——从金门打起,金门有好多岛屿,对面就是福建,福建那时候没有铁路到厦门。朝鲜战争结束以后,毛主席就下决心,还是从大陈打。
1954年7月20日,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召开会议,他说:形势变了,准备打大陈,先解决浙江沿海岛屿,美国不会有大的干涉,你们就准备吧。时任华东军区参谋长的张爱萍很快组织司令部人员拟订了陆海空三军联合攻打大陈列岛的战役计划,并开始着手战前准备。
陆:那时候陆军没有问题,有两个军在附近,投入兵力不需这么多。我们海军大一点的中型舰艇,也已经到了浙江北部,在舟山的前面,大陈岛的西边。在开战以前,大陈岛的一些外围岛,我们已经拿到手了。
大陈列岛位于浙江省东南,它由上大陈、下大陈、南一江山岛、北一江山岛、屏风山岛和竹屿等26个岛屿组成,总面积13平方公里,是国民党军在浙江沿海诸岛的指挥中心,也是国民党反攻大陆的前哨阵地,总兵力两万余人。与中共的部队相比,虽然数量不占优势,但大陈列岛据险而守,地利占尽,而且国民党军还有一支成规模建制的舰队在列岛常驻,以资防守。
陆:敌人有一个舰队在大陈,大体上有10艘左右,最大的是驱逐舰,最小的也是炮艇,国民党的空军只能从台湾飞过来,因为大陈没有机场。
1954年8月2日,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在总参谋部主持召开了浙闽沿海岛屿的作战会议。会上,张爱萍汇报了解放大陈列岛战役的构想,大陈列岛这数十个岛屿中,要先挑选一个最适合的打,张爱萍剑锋所指,就是一江山岛。
陆:我们第一次打,如果放在大陈岛,国民党军队有一万多人,如果说要去打的话,我们至少要超过一倍,也就是两万人的兵力。到大陈距离远,十几海里,航道长时间长,中间容易出问题,被国民党空军海军袭击。用张爱萍自己的话来说:还没有指挥过这样的规模,不是一般的战斗了,又是渡海作战,又是三军联合,很复杂。
(本文来源:网易历史 作者:陆其明)

陆其明本来是新中国海军成立后的第一批士兵。偶然的机会,他从战斗部队调到了新闻报道机关,成为了一名海军记者。他回忆说,在攻占一江山岛的战斗之前,他也曾多次随同各种舰艇出海执行战斗任务,和小股敌人交火。但是在这次一江山岛的战斗之前,气氛和之前却明显不同。他身为记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处处都是一片忙碌紧张。全都因为,这是解放军首次的三军联合渡海登陆战。早在1949年10月,解放军曾经发动过一次并不顺利的登陆战,在进攻金门岛的战斗中,解放军虽然歼敌9000人,但自己也损失了9000余人。前车之鉴,对于一江山岛的战前谋划,也就格外重视。
陆:参加一江山岛战斗的我们的舰艇就有188艘,包括各种各样的炮艇、护卫艇、护卫舰、登陆艇,还是接收国民党起义的或者买回来的那些,这艘能跑5海里,那艘跑4海里。到了海上,组不起编队,难度很大。而且是三个兵种都参加进来,从我们来说,三军联合,这是第一次,没有经验。过去只有我们海军和陆军小规模的联合作战,一两个连,小炮艇配合他们打。
陆其明回忆说,当时张爱萍考虑到登陆作战的困难,曾经派遣作战处处长石一宸进京汇报,问计中央军委。1954年8月24日,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在听取了石一宸的汇报后,作出了指示:杀鸡要用牛刀,把困难估计足,投入重兵,攻必克之。这和张爱萍选择一江山岛作为首先攻击目标的判断如出一辙。
陆:张爱萍说:为什么要选这个一江山岛呢?有几个原因:第一,台湾的国民党很重视一江山岛,而且配备的兵力也比较强,美国顾问来看过,蒋经国来看过,蒋介石也去看过。他们有句话:一江山岛是大陈的门户,大陈又是国民党进攻大陆的跳板。所以一江山岛的战略地位很重要。
锁定了首攻目标一江山岛,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排兵布将了。此前,解放初期的几场规模较大的登陆作战,如海南岛、金门等等,受条件所限,解放军的海军、空军都没能够成为战场的主角。而这次一江山岛之战,已经是建国5年之后,解放军的海军、空军都已经形成整建制、有规模的战斗力,三军联合,已经不再是梦想。而如何调配部署这些有威力的棋子对一路金戈铁马、沙场驰骋的解放军将帅来说,还是门新功课。
陆:有人提出来,三个一起打——登陆、夺制空权、夺制海权同时进行,打的时候,包括打一江山,一起打。先是炮击,陆军、空军同时出动。张爱萍将军提出来一个“分两步走” ——先把战区的制空权、制海权控制住,控制住以后,我们登陆部队就有保证了。打一江山岛以前,在空中和海上打了几仗,把制空权掌握在了手里。张爱萍有一个观点:先打一江山岛,如果战役失败了,我们就收回来,再调整。如果说胜利了,我调整一下,马上攻大陈。
1954年11月1日,攻打一江山岛的战斗拉开了帷幕,张爱萍来到了空军指挥所,命令:按计划开始。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混合机群41架组成编队,执行轰炸任务。但他们的目标却不是登陆点一江山岛,而是大陈列岛国民党军的基地大陈岛。
陆:我们虽然目标不是大陈,但是在空中轰炸,而且出动海军打击敌人军舰,打沉了他们三艘军舰,炸掉了几艘。这样,制海权和制空权就掌握在我们手里了。这是为了迷惑敌人,使他不知道我们真正攻击的目标是一江山岛。一直到攻下一江山岛以后,台湾还不知道是一江山岛被我们攻下来了,那阵通讯联络都被弄断了。
陆其明回忆说,据当时的情报得知,在大陈列岛遭到猛烈轰炸后,台湾方面一度非常恐慌,紧急部署加强大陈岛和一江山岛的防御力量。张爱萍得到消息后,马上给身在福建的叶飞将军打电话,请他给予配合,用炮火狠敲福建的国民党军另一重要据点金门岛,形成佯攻假象。之后,张爱萍通知华东军区空军副司令员聂凤智“高抬贵手”,放敌人的侦察机进来看看,进一步迷惑台湾。与此同时,张爱萍命令坚决把制海权、制空权握在手中。
陆:轰炸以后,空战、海战延续了几个月:我们海军打一江山岛之前,打敌人的太平号,是在1954年年底;第二次打东陵号,是在1955年10月。夺制空权、制海权,同时继续准备。
从1954年11月1日起,在张爱萍的筹划下,解放军海空军先后对大陈及其周围岛屿轰炸7次,投弹1600余枚,加上海军鱼雷艇和海岸炮兵的联合打击,共计炸毁国民党军军舰3艘,伤5艘,至此,解放军杀鸡用牛刀的战略构想初步得到实施,已经牢固地掌握了战场的制海制空权。而此时,一场更激烈的争论,又在等待着张爱萍和他的部属们。登陆时机,究竟在白天还是在晚上?
陆:有的说,按照我们陆军的打法,一般夜战、近战,有了夜战才有近战,这两个方面互相作用。夜战是我们的拿手好戏,隐蔽性比较好。也有人说白天打:我们目标明确、清楚。
陆军习惯夜战,突击,急袭,出其不意。这是一直以来解放军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而在张爱萍召集的作战会议上,苏联专家也援引了诺曼底登陆、西西里岛登陆和冲绳战役的经验,提出夜间登陆的意见,但这个意见遭到了几个人异口同声的反对。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陶勇、空军副司令员聂凤智和其他几名高级指挥官都认为此计冒险,只有白天登陆,才能胸有成竹。
陆:一个是从指挥上考虑:夜战看不清楚战况如何。在张爱萍指挥所,只要拿起望远镜一看,一江山岛清清楚楚,几个登陆点,都在他视野之内。一看到国民党阵地上突然还击,那张爱萍就马上指挥炮兵往那个地方打。当然还有一个条件:制空权、制海权不在国民党那里。
一番激烈的论争,张爱萍最终还是根据杀鸡用牛刀的道理,选择了白天强渡,重兵在握,不去行那夜渡奇袭的险招。最后他下了命令:根据一般潮汐推算,午后12点30分起航,15时满潮时登陆,抢滩突击,天黑前拿下岛上各个制高点。

1954年12月2日,美国和台湾当局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条约规定,当蒋介石军队遭遇武装攻击时,美军应当立即采取行动。这个条约的签订,无疑给大陈列岛上的国民党军吃了一颗定心丸,有美国第七舰队在背后成群结队地游弋,解放军是否有胆量放手开打?殊不知,台湾海峡的局势变化,却更坚定了解放军攻占一江山岛的战斗决心。张爱萍请来了气象专家“会诊”得出的结论是:适宜作战的最好天气只有1955年1月中旬的五到六天,其中1月17、18、19日三天最宜动兵。
陆:新华社早知道要打了,当知道华东军区已经组织班子,张爱萍当指挥员兼政委时,便决定成立一个新华社浙江前线分社。决定以后,新华社就把我调到前线分社当记者,属于海军方面的记者。
陆其明回忆说,作为一个军旅记者,能够有幸亲临一线记录报道,对当时还很年轻的他来说是十分激动的。但这次登陆战,是三军首次联合进击,如何报道,怎么跟进,都是新问题。
陆:陆军好说,我可以马上就跑过去,但海军、空军不行,特别是海军,真打起来,舰艇的出动在浙江沿海的许多地方,几十个港口没有一个固定位置。舰艇出去以后,你这个记者怎么办?你也上不去,不能为了你一个记者,又回来专门接你啊。在发动战争以前,你这个记者一定要把握在什么位置。
陆其明记得,当时自己也曾经为了选择报道的位置,反复思考过。毕竟这是一场真正的战斗,从哪个角度去观察和报道,此前他也没有多少经验。
陆:有两个可以选择:一个是登陆艇部队,那是拼刺刀的,只要一接近一江山岛,敌人就开始还击,我们是被动的,我们在明处。他们躲在山洞里,主要就是要打掉登陆部队,运送的登陆艇,当然也是他们打击的对象。
经过反复考量,身为新华社海军分社记者的陆其明终于还是选择了跟随他熟悉的海军部队,共赴沙场。
陆:我跟的是一个炮艇中队,掩护一江山岛203高地下边的一个登陆点,叫乐清角。就是说我们这支炮艇部队掩护登陆连攻占203高地。203高地是个制高点。我们那时候就拿了个背包,听说哪里要打仗了,背上背包,跳上船就走。
回忆起当年的那场战事,陆其明开玩笑说,当时他所在的炮艇上的指挥员,本来另有其人,而最后上战场时,指挥员的人选,其实还是由他来确定的。
陆:指挥官叫陈立富,他本来没有参加这支部队,因为他正在船坞指挥修理船,后来是陆军点名要他。攻击203高地比较艰苦,胜败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战役。陈立富是一个战斗英雄,他过去配合陆军搞过几次联合作战,得到了很大信任,所以调他去担任指挥。有些陆军的同志叫我跟着他。
陆其明回忆说,因为他和这支炮艇大队素来熟悉,所以在陆军将士提出调陈立富参战的邀请之后,就由他出面作了请示,果真调来了战斗英雄陈立富。1955年1月18日12时15分,张爱萍下令:登陆运输大队起航。
陆:登陆艇部队出动的时候,我们就跟着它后面走。陈立富指挥的时候,站在露天驾驶台甲板上指挥。一看到敌人反扑我们登陆部队,他就指挥我们的炮火打向敌人。

一江山岛方圆不到两平方公里,其中代号203的高地,是一江山岛的最高点,主阵地。敌人对此防守严密,数个地堡环列,交叉火力密集。陆其明所在的炮艇分队,主要任务就是为夺取203高地的陆军战士提供冲锋时的火力支援。负责冲锋的是五连,陆其明站在炮艇上,远远地看着五连的战士们冲锋,倒下,再冲锋,再倒下。
陆:打203高地的时候,牺牲了我们陆军不少同志,我们海军的登陆艇上也有牺牲。尽管制空权在我们手里,尽管我们有大炮、轰炸机,对一江山岛包括203制高点,轰炸了几遍,但是敌人都钻在山洞里顽抗,而且一江山岛敌人的工事像蜘蛛网一样一层一层的,分了四五层。
前方登陆阵地上陆军冲锋,酣战不止,而陆其明所在的炮艇,作为冲锋的掩护火力,也遭到了敌军的顽强阻击。炮艇在风浪和敌人的炮火夹击里,时刻都处在危险的境地,而指挥员陈立富站在最前的甲板上,仍在指挥炮艇,靠近,再靠近,抵前射击。指挥所的张爱萍从望远镜里看到了海军官兵的无畏战法,立即发出命令:不要等到战后了,你马上告诉陈立富,给他们中队记二等功。
陆:因为这艘登陆艇吨位比较小,它靠岸边比较近,炮火杀伤力大,可以直接瞄准,甚至我们能看到我们登陆战士往上冲。敌我基本上是短兵相接,所以实际战斗以后,我们那艘炮艇,被打了几十个洞。
陆其明回忆说,仅仅3个小时之后,这场解放军历史上首次三军联合登陆作战就以完满的胜利告终。张爱萍电告北京:毙敌守岛司令王生明上校以下519人,俘获567人。缴获物资不可胜数。
陆:晚上基本上炮火声音越来越少,张爱萍带领指挥所一些人,直接到一江山岛上去看。看了以后,他很感慨:这个仗真是打得艰苦。一江山岛比较陡,从上而下,居高临下,而且开阔地比较多,跨度比较大,敌人又躲在里边。我们成了活目标,因为又是白天,牺牲了不少同志。但我们这个连还是攻下来了。攻下来以后,打出了信号弹。去视察以后,张爱萍将军马上一方面命令打扫战场,另一方面就是准备打大陈。一边调兵遣将,一边对大陈那些岛屿继续轰炸,打击。正在这个时候,上面下达命令:不要打了。
本来,“宜将剩勇追穷寇”。但是突然而来的命令是鸣金收兵,这让全体官兵,包括张爱萍在内都百思不得其解。国民党军一江山岛失手,大陈基地门户洞开,现在不打,更待何时呢?
陆:后来才知道是美国的主意,叫国民党撤退。美国先是通过莫斯科传话,莫洛托夫又传到周总理那儿去了。中央做了决定,暂时不打了。十几天以后,国民党开始撤退了,美国动用了100多艘舰艇掩护,包括航空母舰。打了一江山岛以后,大陈列岛以及其他岛屿就不攻而破了。
首战奏凯震八荒。1955年2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宁波附近的南鹿山岛。至此,浙江沿海诸岛全部解放。多年以后,在曾经炮火硝烟的一江山岛上,一座石塔迎风矗立,缅怀一江山岛战斗中捐躯的人们。
陆:这次打一江山岛,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渡海作战的成功战例。毛主席说:这是一次成功的登陆战。我们真正投入兵力不是很多,但是我们投入除了骑兵外的所有兵种,而且成功了,这也是我军迈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5-9 05:52 ,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