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穗机场借力异地候机楼“逐鹿”珠三角市场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7 23:19: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图:珠三角五大机场位置图——广州新白云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香港赤鱲角国际机场、澳门国际机场、珠海三灶机场。





 在珠三角地区方圆不足200公里的狭长范围内,汇集了香港、广州、深圳、澳门和珠海五大民用机场。虽然各个机场不同的战略定位与共同的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但有限的航空资源,仍然导致了珠三角区域各机场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
  自2005年起,一方面为了争夺更多的客源,另一方面为了缓解交通瓶颈,机场陆续在周边地区租赁场地,为旅客办理乘机手续,将原来必须到机场才能办理的业务延伸到旅客的家门口,使旅客到达机场后可以直接登机,这种场地被称为异地候机楼。异地候机楼的兴起既是经济发展的象征,也是服务品质的体现,更是争夺客源的一种竞争方式。这其中,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简称“白云机场”)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简称“深圳机场”)的竞争尤为激烈。

白云机场:

开放营销抢得先机

  近年来,珠三角乘坐飞机出行或返乡的市民人数激增,但单一的往返交通方式与繁琐的登机手续给广州之外的城市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异地候机楼是白云机场加快枢纽建设、完善地面交通运输网络和服务设施、最大限度地吸引旅客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2005年9月,白云机场率先在东莞建立了内地第一个异地候机楼,成功开启了白云机场旅客异地营销的一个先例。
  2007年10月,为吸引深圳、香港的客源,白云机场与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简称“南航”)在深圳建立的城市候机楼启动,将触角伸进了深圳机场的客源腹地,顿时使深穗机场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
  2008年8月,白云机场在佛山建立的珠三角面积最大的异地候机楼正式启用,连接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和顺德区三地,营业面积近1500平方米,佛山市民可以在本地候机楼办理值机手续,之后乘坐客运专线车直接到达白云机场。
  至今,白云机场已先后开通了东莞、顺德、中山、江门、深圳、珠海、佛山、肇庆、惠州、大朗、清远、南海的12个城市的14座异地候机楼。据了解,这14个异地候机楼2009年预计将为白云机场输送旅客230多万人次。
  本着“线路开到哪里,候机楼建到哪里”的原则,异地候机楼的成功运作,是白云机场主动走出去实行开放式营销理念的一次成功尝试,有力地推进了白云机场的枢纽建设和地面交通网络建设,逐步形成了以白云机场为中心,覆盖珠三角各主要城市的点对点直达快速客运网络,使白云机场在与周边主要机场的竞争中赢得了市场份额和发展先机。

深圳机场:

优质服务深港互补

  2006年,深圳机场以敏锐的市场嗅觉提出了构建陆路、水路交通网络,铺设“毛细血管”,拓展周边市场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提升深圳机场区域辐射能力的战略目标,引起了周边城市的高度关注。为此,深圳机场集团专门成立了市场拓展工作小组,多次往返周边市场调研,与当地政府接触,在当地寻求有影响的旅游公司、客运服务公司、酒店运营商等知名企业合作,由他们具体负责城市候机楼的运营投入和管理,机场给予必要的技术和政策支持。
  2005年广州白云机场抢得先机,在东莞建立了内地第一个异地候机楼。2007年4月起,深圳机场也紧随其后,先后在惠州、中山、虎门、东莞、佛山、香港、澳门等地建立了近20个异地候机楼。
  此前随着白云机场的不断扩张,深圳机场面临巨大的挑战。深圳机场异地候机楼网络的建立,与白云机场形成了明显的竞争态势。在白云机场的城市候机楼还只能扮演车站角色的情况下,深圳机场的城市候机楼率先实现了异地值机,并优化流程,设立了针对城市候机楼的服务,这让深圳机场在服务上占据了优势。
  国际航线网络不发达,是深圳机场在穗、港、深三大机场竞争中的劣势。但由于毗邻香港,深圳机场充分利用了这一独特的地域优势。2007年10月30日,深圳机场与中港通集团合作经营的香港九龙机铁站城市候机楼正式启用。截至目前,深圳机场已经在香港陆续开通了香港九龙机铁站、湾仔、香港机场、香港港澳码头四个城市候机楼,在深圳也开通有深圳湾口岸、罗湖口岸(侨社)两个城市候机楼。深圳机场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会进一步优化跨境服务城市候机楼的格局。未来城市候机楼的年跨境旅客运输量还将会有明显增长,预计年运输量将超过100万人次,对深圳机场客流增长产生明显作用。国际旅客和香港市民可在异地候机楼办理深圳机场登机手续,然后乘直通车前往深圳机场坐飞机。通过这一举措,深圳机场可以弥补在国际航线方面的劣势,在与白云机场的竞争中争取更多客源。同时把香港机场发达的国际航线与深圳机场较为完善的国内航线结合起来,搭建流程合理科学的“空中走廊”,能使两地机场航线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双赢。

五大机场

错位经营平衡竞争

  有业内人士分析,虽然异地候机楼在经营中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依然有许多问题值得重视。第一,要搭建一个统一高效的服务平台,尽可能地简化流程,方便旅客登机。第二,要使各异地候机楼的业务与机场进行有效衔接。第三,要提高自身经营能力,打造品牌影响力。
  中国民航大学教授郑兴无认为,异地乘机的争夺战建立在珠三角机场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而各个机场要发挥自身长处,明确自身定位,进行错位经营,在竞争中合作,更大限度地争取和整合区域资源,发挥规模效应,才是关键。这样最大的受益者,仍旧是旅客。
  业内人士也指出,各个机场只有明确定位,才能在竞争中不迷失方向。据记者了解,在今年的珠三角五大机场高层研讨会上,各个机场就定位方面也达成了共识:维护香港机场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继续打造我国成熟的国际空港,巩固其国际枢纽机场地位;努力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打造成为我国门户复合型枢纽,“巩固其中心辐射地位并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升服务水准,加快软硬件建设,将深圳机场“发展成为大型骨干机场”;把澳门国际机场建构成为多功能中小型国际机场的范例;继续发展珠海机场,打造华南地区航空产业基地,为繁荣大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服务。以上这种定位,记者认为这将会有利于这几大机场的发展,也会为这几大机场的竞争中找到平衡。
  链接
  异地候机楼的经营模式是指由机场指定的地面运输商按照特许经营的方式,与指定的当地运营商合作,由运营商按照机场的要求建造候机楼,并负责候机楼的经营管理,聚集前往机场的旅客,运输商则提供线路资源和运输服务,并协助做好市场开拓和业务培训,但不参与异地候机楼的建设和经营管理,机场负责优化旅客流程和提升服务品质。
  异地候机楼的主要功能是为前往机场乘机的旅客提供车票和机票销售、行李托运、换领登机牌、航意险等服务,使旅客充分享受机场“一站式服务”的便利,真正实现远程登机目标。


弹出“竞合关系”的和谐音符

  对珠三角地区的百姓来说,这几年的航空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笔者认为,珠三角五大机场的相互竞争和紧密合作是让旅客航空出行变得方便的主要原因。
  业内人士常常会用“白热化”一词来形容五大机场激烈的竞争关系。从2005年开始,在东莞、佛山等航空客货源充足的城市,广州机场和深圳机场就纷纷修建异地候机楼和异地货站,在这片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甚至在其中某些竞争激烈的城市,为了尽快地占领市场份额,两个机场会暂时舍弃成本考虑,高密度地修建好几个异地候机楼或异地货站。然而在珠三角五大机场竞争的这条主线中,机场的合作又是随处可见的,比如深港机场开设的“深港快线”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竞争与合作,向来被人们看做是水火不容。但笔者认为,它们却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在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中,我们怎样才能弹出和谐音符呢?
  在两者相互竞争和合作中,我们必须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优劣势,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这样才能在竞争以及合作中找到一个生存空间。此前,珠三角五大机场为了扩大自身的客货源,一直在彼此较劲。比如从2001年开始,香港机场就曾努力寻求与深圳机场的合作,希望能够控股深圳机场,但双方历时4年谈判,却最终告吹,主要原因在于深圳机场不甘心就此成为香港机场附庸,希望未来能够独立掌控自身的发展。之后,香港机场只好转向珠海机场,并在与澳门和广州机场的争夺中胜出。然而近年来,深圳机场意识到自己的劣势,由此也开始心态平和地与香港机场展开了一系列的合作。而今这两个机场都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定位,如香港继续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而深圳机场则努力成为“大型骨干机场”。
  另外,在竞争和合作中,也需要政府在更高层面上提前介入和前期协调。今年年初,广东省出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在这个背景下,广东省正积极推动珠三角交通一体化的进程。珠三角五大机场在3月7日召开了“大珠三角地区机场落实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高层研讨会”,会上各机场成员就五大机场发展定位、共同争取拓展珠三角空域等6个方面达成共识。可以说,在五大机场的合作方面,广东省的政策指引会起到巨大作用,由此避免了五大机场的恶性竞争,有利于他们的未来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6-29 05:54 ,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