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勇当“转变”排头兵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7 13:14: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0-05-27 《人民日报》 记者陆娅楠

【核心提示】

  2009年,中航工业实现利润近100亿元,同比增长32.2%,高增长的背后正是中航工业军民融合、民品转型升级的战略。在军民融合、高科技加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上,中航工业加快转型升级,全面进军新能源、新材料、重大装备、特种车辆、人工智能等非航空民品产业   2009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重组后的开局之年,也是收获之年:“枭龙”飞机出口巴基斯坦,创下我国军贸出口单笔合同金额最高纪录;新能源装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风力发电机叶片市场占有率稳居世界第二、国内第一;MA60涡桨支线飞机签订了42架销售合同;交付国产大飞机机头样机主体结构,并成为空客A320系列飞机机翼在欧洲以外的首家一级供应商……   “只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我们的民族航空工业才能冲破国外技术壁垒,闯出一条振兴之路!”中航工业党组书记、总经理林左鸣说。

需求决定必须转变

  2008年底,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Aviation Industry Corporation of China,简称“中航工业”),一跃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航空制造企业与军工企业。   然而,这背后也有重重压力。林左鸣介绍,直到上世纪90年代,我国航空工业仍沿用计划经济模式,产业布局散乱,同质化、内耗式竞争严重。“以前军工企业依赖国家的指令性计划,旱涝保收,不需要我们到市场上去寻找商机。‘小富即安’的守旧思想,资金项目都靠国家‘批条子’的陈旧体制,使军工技术转为民用的转化率不高,民用产业‘反哺’军工技术发展的能力较弱。”   在中国航空工业“闭门造车”之际,世界民用航空技术却一日千里,各种新产品、新概念层出不穷。由于技术水平较低,在国际民用航空产业链上,中国企业只能扮演“转包生产”的二级供应商,利润微薄且无议价权。在增长最快的中国民机市场,国际航空业巨头虎视眈眈,甚至大展拳脚,而中国的大飞机研制才刚刚起步。   “不仅是大飞机市场。未来15年中国通用飞机需求量有望突破1.5万架,我们绝不能将新的经济增长点拱手让人!”林左鸣说,大型军工企业肩负着富国强军的双重使命,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出行需求的不断提升,都呼唤中国航空工业加快转变步伐。

转变体现国家战略

  “企业要发展,不能光看现在什么赚钱,还要瞄准哪些产业成长性最好。进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民用市场是中航工业必然的选择。”林左鸣表示,世界军工产业发展轨迹也证明,能否实现军民融合已经成为军工企业能否保持军工产业地位的重要标志。   林左鸣认为,作为军事装备体系主承制商和主服务商,军工企业具有强大的核心科技能力和社会资源网络。如果将这些优势以及优势形成的品牌效应,辐射进入相关民用产业,再辅之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产业化发展,中航工业完全有能力立足全球产业链,甚至是价值链的制高点,转型成为体现国家高科技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平台。   遵循这一思想,2009年,中航工业在军民融合、高科技加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上,加快转型升级,全面进军新能源、新材料、重大装备、特种车辆、人工智能等非航空民品产业。   在新材料领域,中航工业已成为目前中高端手机彩屏、车载显示屏领域的世界头号供应商;在新能源领域,实现航空技术转移,风电大叶片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在重大装备领域,充分应用航空技术,生产出我国首辆高速磁悬浮国产化样车,特种车辆销售规模达23亿元,今年将要向80亿元进军。

盯市场重研发和人才

  眼光紧盯市场,是中航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基础。林左鸣认为:“过去企业只负责制造,不了解运输业,更不负责产品的维修保养,这在市场经济下是无法存活的。我们现在向制造业下游产业链发展,不仅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增长点,也是品牌价值链的延伸。”   “航空产业无法靠区域市场支撑。中航工业必须尽快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林左鸣说,2009年,成功收购奥地利复合材料企业FACC公司就是中航工业全球化布局的妙招,此举打破了国外在高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封锁,使民族航空工业发展如虎添翼。   研发舍得投入,是中航工业加快转变的内在动力。林左鸣把航空技术研发的长周期、高难度比作采茶掐尖、大浪淘金。“高科技企业都是钱堆起来的,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平均不到销售额的1%!”为此,从今年开始,中航工业制订了两个考核硬指标:自主研发投入超过销售额的4%;各单位专利申请年增长率不低于10%。   “把人才培养当成企业最大的固定资产投入,”是林左鸣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近几年,对人才的重视,使中航工业的技术人才有事干、干大事、敢冒尖、高薪水,不仅避免了人才流失,而且还让不少过去跳槽跨国公司的老员工陆续“回流”。   如今,世界在役干线飞机中,一半以上使用中国航空工业奉献的高质量零部件,而林左鸣认为,中航工业还能做得更多更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11-27 20:27 , Processed in 0.022002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