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新闻信息网 通讯员吕伟报道:多年来,民航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度注重职业教育特色,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加强高职学生岗位动手能力的培养。学院十分重视学生暑期实习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积极创新,实现了“零距离”专业人才培养,走出了一条具有民航特色的应用型、专业化职业教育道路。
校企合作办学 共育民航英才
民航岗位职业技能实训作为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有效途径,对拓宽学生民航视野、培养民航优秀人才都具有重要意义。学院为此积极联系全国各大航空公司、机场、机务维修点等单位,将其作为实习基地,尽最大努力方便每位同学的实习工作。
2009年8月,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国航重庆分公司参加定期C检实习 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臧雅霖认为,“把课堂教学搬到工作一线,可以使同学们更好地查找到文化课学习上的缺陷,帮助同学们在毕业后更有能力去工作。”学院副书记王为民还建议同学们把课本带到实习维修基地,重温专业课知识。
落实暑期实习岗位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单从下面一组数据就可看出:学院06级毕业生394人,除去北京Ameco119名、国航上海28名定单式培养学生,学院只需安排200余人的实习工作;学院07级毕业生417人,除192名订单式学生外,学院只需安排225人的实习工作;而即将进行暑期实习的08级学生共计743人,除190名订单式学生外,学院需安排553人的实习工作。这一数字比上一年的毕业人数还要多出100余人,无形中给学院的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但学院并未退缩,而是费尽周折联系了31个省市的46家实习基地,尽最大可能满足了学生们正常的实习教学任务。
随着民航运输量的大幅度增加,民航员工的工作量骤然加大,安全的压力也随之增强。面对有限的民航资源,诸多院校开始相互争抢,无疑使暑期实习工作变得雪上加霜。当问及如何解决如此之多的困难时,王为民副书记说:“一是依托学校和各兄弟单位,通过他们帮忙联系岗位;二是凭借许多优秀毕业生的帮助,因为他们现在很多都是中层干部或是某些方面的主要负责人;三是借助招聘会与各单位有关负责人沟通的机会,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学生。而且学院领导还会走访用人单位,有时还会带着学生一起去,通过这种方式很好地宣传了我们,也得到了更多的实习岗位。除此之外,还有长期合作单位的支持、老校友的帮助等。”
“属地化”分配政策 贫困生优先照顾
为方便同学们在实习之余能得到更好的休息,2010年实习工作采取了“属地化”分配原则。由于民航机务维修等工作在一天工作后都至少会有一天的休息时间,学生们如果在生源地实习,就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回家。这样一来,同学们不但能够保证日常的膳食营养,而且回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实习工作的疲劳。
2009年7月,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哈尔滨机场实习给飞机加油 当然,由于生源地学生数和实习基地所需人数并不一定完全吻合,以及有些省市本次没有提供实习点,所以并不是每位同学都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对此,王为民表示,“我们按照‘属地化’的理念分配同学们的实习工作,对于那些由于某些方面原因,无法回到家乡实习的同学,学院会大体按照学生日常课业成绩和贫困生优先照顾两方面原则,让他们自主对空缺的实习点进行报名选择。”
学院在选择实习地点的过程中也可谓是费尽了心思,为保证实习的质量更是多次和实习单位进行商议。“实习时一定要有师傅带徒弟,配备的师傅自身操作一定要规范才行”, 臧雅霖院长特意在全院大会上告诫同学们“实习时一定要听从实习基地的安排,认真向专业的师傅学习,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学习到专业的技能知识。”
对于很多需要到生源地以外实习的学生来说,究竟该去规模较大的公司还是规模虽小但实习项目较全的实习点仍存在一定的疑问。为此,臧雅霖很明确地告诫同学们:“任何一个岗位都能锻炼人,只要抱着虚心求教的态度,学生们都会在实习后有很大的收获。”针对此种困惑,王为民建议,“实习是为了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学生们无需过多的选择,服从学院的安排就会得到很好的锻炼,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实习中去而不是一味地挑剔。”
为随时了解学生实习的情况,在具体实习工作时,学院会在每个实习点安排一个学生负责人,一般都是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或是在校期间有学生工作经验的同学来担当。每天晚上由学生负责人联系年级主任,汇报一天的实习情况,年级主任应听过所有实习生的汇报后才能休息。
增加就业筹码 提前适应岗位
把岗位实习作为教学的环节,虽然不会直接决定未来的就业,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就业的砝码,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未来的就业是双向选择的,也就是每年下半年的毕业生“双选会”。而对于岗位实习来说,虽然很大程度上不需要学生选择,但仍要提前做好实习准备。
2009年8月,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呼和浩特维修基地实习打保险 “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在每位同学实习完毕后,都将会得到实习单位的一个评定,并且会放在学生的档案里。等到将来就业面试时,面试单位会把这看成一项重要的评估指标,也就自然增加了录取的概率。”有过多次随同学们参加面试工作的王为民指出。
在职业技术学院,已经毕业多年的03级学生蔡龙是个“名人”。作为维修空客A380的第一个中国人,他曾在大三时去新加坡航空公司进行实习,由于自身的努力和优异的表现,蔡龙现在已经是公司的重要维修骨干。可以看出,实习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何等的重要,只有提前接触真正适应市场需求的实习基地,才能够真正意义上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根基。
学院通过长期以来与各家单位的友好合作,为同学们提前适应未来工作做了精心的准备,在增加、拓宽学生们视野的同时增加了同学们的就业砝码,让同学们得到了来之不易的实际演练的机会。“这不仅仅是一次锻炼同学们业务能力的机会,同时还能使同学们明白相互合作对于未来工作的价值,等于是提早教会了同学们如何面对今后纷扰复杂的民航工作,自然也就比其他人提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臧雅霖院长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