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面对行业高速增长 支线机场如何分享盛宴?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28 14:32: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0-06-28 《四川日报》 记者李晓东    6月25日,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Air China Cargo Co.Ltd.,简称“国货航”)、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简称“南航”)、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简称“东航”)等众多航空公司、旅行社及机场负责人齐聚绵阳,这场由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管理局(简称“西南管理局”)和绵阳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座谈会,汇聚众智为支线航空和支线机场的发展寻找路径。   过去的近30年,我国航空业保持了年均16%以上的高速增长。然而,居于中心城市的枢纽机场、干线机场和分布在中小城市及相对偏远地区的支线机场其实分到的不是相同的“羹”,枢纽机场及干线机场的航班时刻资源已经枯竭,而支线机场则航班航线少,开启的航线也时常经营窘迫。   数量众多的支线机场如何分享航空业蓬勃发展的盛宴?这是航空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的从业者都需要解析的课题。

机场VS市场

支线机场面临最好的发展机遇

  “航空市场需求正日益旺盛,机场建设也明显加快。”在西南管理局副局长蒋文学眼中,支线机场正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5年内乘飞机的人数将翻番,而高铁等交通方式的出现,实际上将会与航空业共同发展。   目前,西南地区川、渝、云、贵、藏5省区市共有民用机场34个。到“十二五”期间,西南地区投入运营的机场将达到45个。全国十大机场,西南地区占了3个。正是这样高速发展的态势,引得全国所有运输航空公司均进驻西南地区市场。“四川作为人口大省、资源大省、旅游大省和经济大省,发展民用航空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蒋文学介绍,四川航空业居于西部领先地位。截至目前,我省已经建成了成都、绵阳、九寨黄龙等11个运输机场,是全国机场最多的省份之一。   去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客流量达到2200万人次,机场已经达到饱和,航空公司申请时刻难上加难,而其第二跑道全面投入运营尚需1至2年时间。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除九寨黄龙机场外,四川的支线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都在几十万人次甚至几万人次,处在盈亏线下。“枢纽机场的饱和为支线机场提供了新一轮发展机遇。”绵阳市民航管理局局长冯建华分析,“只要我们迅速完善航线布局,经过一两年的投入培育,一旦航线航班稳定下来,旅客就将被锁定在我们的支线机场上。”去年,绵阳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28万人次,而今年有望超过50万人次。   2009年,全国支线机场客货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了34.1%和10.8%,高于全国所有机场平均增长率14.2和9.4个百分点。支线机场增速快于干线机场、干线机场快于枢纽机场的新特点和趋势已经形成。

机场VS政府

支线机场需要更大的政策支持

  “在全国166个机场中,绝大部分是支线机场。”蒋文学说,“关注支线机场就是关注未来。”正是出于对未来的希冀,民航总局出台了《支线航空补贴管理办法》、《民航中小机场补贴管理办法》等,在加强民航安全管理,实施行业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对支线机场、支线航空运输提供了政策的支持和倾斜。蒋文学透露,民航管理部门还将出台更多的措施,优先安排各支线机场飞往全国重要中心城市和旅游城市的航线航班,进一步完善支线机场、支线航空补贴办法,加大空域资源的开发力度等。   其实,对于发展支线机场最为急迫的,是机场所在的地方政府。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这样论述绵阳机场和绵阳的关系:“绵阳机场的发展关系到绵阳发展,事关绵阳工业化、城市化的大问题。”绵阳市正努力解决绵阳机场建设形成的历史债务,支持机场轻装上阵,同时加大航线的培育力度,支持航空公司新开航线。   对中国航空市场有着深入研究的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给出了专业建议:各级政府机构应当切实落实民用机场的公共基础设施属性,不断为航空业的发展创造和提供公平公正、平衡互惠、宽松便利、合作多赢的市场环境;既要使机场在市场竞争中赢得经济利益,又要使机场在政府资源配置中争到帮助。

航空公司VS旅行社

变单向客源为双向市场

  “我们7月1日就将开通昆明到绵阳的航线,但我对市场没底,请大家支个招。”昆明航空公司负责人的话音未落,绵州假日的老总便接过话茬,“我建议航空公司在与绵阳的旅行社进行合作的同时,还要在昆明落实旅行社,从云南组团来看九寨沟。另外,合作的旅行社要精心选择,避免不必要的价格竞争。”   航空公司和旅行社,这对航空市场的参与方就这样“联姻”在一起。“航空公司和旅行社互动,形成共进共荣的关系是必然的。”上航假期的负责人说,他们通过努力,将单向客源市场培育为双向客源市场,航空公司、旅行社获得了双赢的效果。2007年,通过上海至绵阳航线到四川的游客有2万人次,而当年从这条航线到上海旅游的游客只有527人次;去年,这个数字增长为4000多人次;而今年,绵阳前往上海的航线是一票难求。2009年,航空公司开通绵阳至三亚的航线后,上航假期跟进,3个月便发团1万余人次。“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缩短机场及航线航班的培育期。”冯建华说。根据抽样调查统计,绵阳地区航空客流总量现已超过100万人次,但这些客流很大一部分流向了成都。在统计数据中,绵阳机场客源类型,除了上海航线有30%左右的旅游团队外,其他航线主要以公务、商务散客为主,还有很大的旅游市场拓展空间。“绵阳航空市场对运力的需求十分迫切,增加航线航班显得异常紧迫。”

绵阳市民航管理局局长冯建华:

把绵阳机场建成“四川第二门户机场”

  绵阳机场设计年旅客吞吐量200万人次,是我省的第二大机场,目前运营航线9条。我们将绵阳机场定位为 “服务于川西北地区,集公务、商务、旅游和物流于一体的次干线综合机场”。其航线结构和发展方向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枢纽和跨省际次干线为主;其服务半径覆盖整个川西北地区。   我们将通过逐步形成绵阳机场较为完善的航线网络布局,改善绵阳及周边地区的航空通达性,实现绵阳与全国重要城市2至3小时的航空通达,满足80%以上往返本地区航空旅客的出行需求。到2015年,实现运营航线16条,力争开放一类航空口岸,年起降航班10800架次,客流量12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万吨,具备自我生存能力。   我们将加大航线培育投入力度,引进基地航空公司,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创新航线发展模式,发展航空旅游业,改善地面交通环境,使绵阳机场最终建设成为“四川第二门户机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6-25 14:50 , Processed in 0.015600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