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淮安机场:一个支线机场引发的“蝴蝶效应”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23 18:02: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1-04-22 《中国民航报》 记者曾晓新


 图:史国君:1963年10月生,现任江苏省淮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中共党员,副研究员。长期从事交通运输管理工作,负责开放型经济、综合交通运输、旅游工作。




  淮安机场强劲带动地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事实说明,支线机场对于一个城市的意义,不能单纯的以直接的投入产出比去衡量,它的作用是长期的、全方位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而这正是促进淮安经济发展华丽转身的支线机场“蝴蝶效应”。
  淮安机场自2008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兴建起,到2010年9月26日正式通航的这短短3年里,淮安市的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外开放的脚步也变得越来越快。机场对于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作用?近日,记者采访了江苏淮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史国君。通过他的讲述,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小机场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

目标直指支线样板机场

  记者:在修建淮安机场之初,政府对机场有什么样的期望?
  史国君:淮安地处苏北腹地,机场的建成,既是540万淮安人民多年的梦想,也架起了淮安对外开放的“通天之路”。此前,淮安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制定了在“十一五” 期间实现淮安机场通航的目标。民航局及江苏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把淮安机场建成国内“支线样板机场” 的发展定位,要求不但要建好,还要飞好。
  考虑到机场应该满足淮安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在建设规模上做了超前打算。淮安市政府积极向国家发改委和江苏省政府争取,将原有的近期20万人次的设计规模提高到60万人次,实现了机场规模上适度超前,保障能力在同类机场中处于领先的目标,为机场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记者:在推进淮安机场建设的过程中,政府给予了怎样的关注和支持?
  史国君:对淮安人来说,机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面对人手少、工作头绪多、建设内容工艺复杂、缺乏管理经验的困难,在建设过程中,首创了“局市联合领导小组” 制度,民航华东管理局局长、淮安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民航和地方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集体研究解决机场建设难题。淮安机场于2009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2010年6月完成了民航保障队伍组建,7月校飞,8月工程完工并成功进行了试飞,9月通过行业验收,2010年9月26日正式通航,其中工程建设只用了16个月,运营准备只用了12个月,创造了国内民航机场建设和运营筹备周期的“ 淮安速度” 。
  记者:除了对机场建设之外的支持,在客货源增长、航线营销方面,政府有什么样的支持?
  史国君:淮安市政府充分认识到机场对于地方经济的重要作用,不但在建设上大力支持,在机场运营方面更是精心呵护,非常重视航空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机场建成之前,政府就与东航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展淮安航空市场。
  为了保证在机场通航之初的客源不断提高,还设立了航空发展资金。2011年,列入政府财政预算的航线补贴资金就达到了8000万元。政府还直接参与到机场航线的宣传和营销活动中,利用一些大型会议活动,选择一些重要时间节点进行集中宣传,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力求取得最大效果;同时在政策上为机场创造宽松的环境,凡是涉及机场的事务一律“开绿灯”、“特办快办”。
  记者:建成后的淮安机场,运营情况是怎样的呢?
  史国君:淮安机场通航后,以建设“ 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效益” 品牌机场为目标,努力打造“支线样板机场”。淮安机场大力开辟新航线,先后开通了北京、上海、宁波、厦门、广州、西安6个城市航班,2010年累计保障各类飞行646架次,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39356人次。2010年,通航仅97天完成的机场运输量就在全国175个机场中排名151位,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势头。今年一季度,各类飞机起降969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46000人次,货邮277吨。

淮安开放型经济跨上大台阶

  记者:你认为机场对于一个地区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史国君:我想,有这么三点意义。第一,机场可以提升城市品位、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机场对于城市功能的完善、地位的提升有着战略性的意义。这也就是我们淮安市委书记刘永忠说的,机场可以扩大“知淮者、来淮者、建淮者”三个圈。
  第二,机场拉近了时空距离,对改善地区投资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机场可以使一个地区快速融入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有利于进一步吸引外资、扩大开放,推动开放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机场将有力地促进地方产业升级以及新兴产业链的形成。淮安自机场建设以来,IT产业和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已经吸引了近40家为重点台资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上下游企业,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不久的将来,随着航空产业、新兴产业、服务业及传统制造业与现代农业有效的集聚,必将在淮安形成新兴的产业链。
  记者:淮安机场的建成通航,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史国君:淮安机场的建成通航,大大缩短了淮安与各地的时空距离,显著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区域经济竞争力,标志着淮安对外开放进入了新时代。事实上从奠基那天起,机场建设就像磁场一样,持续不断地产生“ 蝴蝶效应” 。
  效应之一是迅速提升了淮安的投资环境。机场使淮安完善了公、铁、水、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给物流运输、客商考察带来极大的便利,显著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力,有利于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随着淮安机场的通航,“陆运贯通四方、水运通江达海、空运纵横九州” 的“公铁水空” 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格局已基本形成。
  效应之二是全市利用外资规模迅猛增长。自淮安建设机场以来,外资纷纷选择淮安,全市利用外资规模增幅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2008-2010年的3年时间,淮安市吸引外资项目550个,注册外资实际到账21.1亿美元,外资企业税收48.3亿美元,累计吸纳就业人数超过10万人。
  效应之三是台资集聚新高地快速崛起。说到淮安机场,就不能不提到台湾企业富士康。富士康选择淮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淮安承诺为适应IT行业发展要求,尽快建设机场。继富士康科技城落户淮安之后,大批世界知名台资企业纷至沓来。截至2010年,全市累计批准台资企业600多家,台资企业总投资超过60亿美元。其中,仅去年就新批台资项目78个,总投资15.2亿美元。淮安已成为继东莞、昆山之后又一个台资企业密集区和品牌企业集聚区。
  效应之四是加速了淮安产业转型升级。正是有了机场,才催生出淮安新兴的IT产业,在富士康、明基等台资龙头企业的引领下,IT产业正在成为淮安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大步向千亿元产业目标迈进。
  与IT产业不同,对于地下蕴藏1300亿吨岩盐资源的淮安而言,盐化工产业是个传统产业,长期以来不成气候。自2009年台玻集团到来后,这个传统产业被瞬间激活。如今,台玻集团、中国盐业、江苏盐业三大盐业巨头齐聚淮安,都带来了重大项目。可以说,正是机场的建成通航,吸引了他们投资淮安。
  效应之五是催生了空港产业园。淮安空港产业园一期规划面积6.14平方公里,启动区1.92平方公里。空港产业园以机场为依托,将建成集空港服务、空港物流、空港产业、配套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新区。目前,总投资3亿元的启动区已完成投入2.2亿元,基础设施、空港宾馆、空港物流区已基本建成。

未来机场将再度发力

  记者:今年,政府对淮安机场的运输生产业务量有什么样的目标?
  史国君:淮安机场将以保证航空安全为首要任务,以开拓航空市场为重点,客货运并举,全力担负起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器” 的重要使命。机场力争到今年年底开通8条航线,全年起降4600架次以上,确保旅客吞吐量实现20万人次,争取25万人次,进入全国机场排位前100名。
  记者:未来,你们对机场有什么样的规划与定位?
  史国君:淮安在地理位置上处于苏北腹地的中心,辐射2000万人口。目前淮安正逐步成为“台资聚集新高地”,正在努力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十二五”期间,随着长三角北部地区整体开发战略的实施,淮安及周边地区的对外经济贸易将进一步扩大,淮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将进一步增速。为此,淮安机场明确了“苏北航空客货运集散中心”的定位,在“十二五”期间要实现以下目标:陆续通航15座以上重点城市,开通香港和台湾航线;借助政府的强力支持,充分利用淮安的历史文化旅游美食名城优势,积极培育航空市场。争取到“十二五”后期,实现年旅客吞吐量60万人次以上;发挥淮安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地域优势,重点发展航空货运,开通货运航线,逐步扩展货运业务,努力将淮安机场打造成苏北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十二五”末年货邮吞吐量争取达到2万吨以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5-1-22 23:26 , Processed in 0.163010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