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航“偏离”航线? 劫后余生还是饮鸩止渴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1 16:35: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商务周刊》 吴丽
“中国没有人能看懂海航!”这是海航集团有限公司(HNA Group,简称“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曾经傲气的宣称。在整个航空业一片萧瑟之时,陈峰又使了个让人匪夷所思的“乾坤大挪移”。
  6月8日,海航集团旗下的大新华快运航空有限公司(Grand China Express Co., Ltd.,简称“大新华快运”)正式更名为天津航空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由海航集团、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Haina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简称“海航”)、天津市政府三方共同出资建立,注册资本为13亿元,其中天津市政府占股15.38%,海航集团投资10.8亿元,占股83.15%。
  两年多前的2007年3月30日,大新华快运在天津挂牌成立。截至2009年4月,公司共拥有51架支线客机,其中包括10架E190以及12架ERJ145,均为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产品。但大新华快运命运多舛。2008年,由于油价高涨和需求锐减,中国民航全行业出现30年来的最大亏损。去年底,为帮助大新华快运缓解资金压力,天津市政府通过天津市保税区旗下的天保投资有限公司向大新华快运注资2亿元。但这2亿元并不是白给,天津市一直希望航空业变成自己的一张城市名片,除了拥有空中客车A320一条总装线之外,也希望有一家以自己城市命名的航空公司。
  获注资后大新华快运的危机也并未解除。5月1日,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 S.A.)发布消息称,其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哈尔滨安博威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已与海航集团达成协议,将原有的50架ERJ145喷气飞机的确认订单调整为25架。这50架ERJ145喷气飞机是原本为扩展大新华快运业务而预订的支线客机。
  “海航的这种做法是整个航空业的不景气导致的,包括国际和国内航线,现在都大幅萎缩。”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对《商务周刊》分析说,这是海航意识到更多潜在的风险,做出的及时调整。
  在退订飞机后,陈峰将专营支线航空的子公司大新华快运改造为天津航空,“答谢”当地政府出手相助。
  但让人看不懂的是,4月29日,海航发布公告称2009年计划引进飞机38架,其中包括空客A340飞机2架、空客A330飞机3架、空客A319飞机9架、波音737-800飞机24架。海航计划自购14架波音737-800飞机,总价值约6.79亿美元;自购9架空中客车A319飞机,总价值约为3.69亿美元,其余15架飞机为经营租赁方式取得。
  “这种经济不景气的现状,国内运力大幅下降。即便没有现在的经济不景气原因,一下子购买这么多大飞机,也令人匪夷所思。”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邹建军对《商务周刊》分析说,在购机计划没有变成事实购机合同协议之前,这很可能只是陈峰的又一次宣传“秀”。他委婉地指出,实际上中国民航业购买飞机,一直以来政治色彩浓重,很多订单最后都不了了之。
  2008年海航虽然是国内损失最小的航空企业之一,但也难逃14亿元亏损。在市场持续萧条的状况下,各大航空公司纷纷向政府请求援手,海航也不例外。5月24日,传闻已久的海航获政府注资一事终于尘埃落定。海南省政府和海航集团分别向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注资15亿元。预计注资完成后,海南航空资产负债率将降低至81%左右。
  陈峰是一位资本运作的高手。海航创立之初,就颇具传奇色彩地获得索罗斯量子基金旗下美国航空集团2500万美元投资。近两年,海航集团实施多元化经营,扩张速度很快。
  从1992年陈峰以1000万元起家,到现今海航发展成为中国第四大航空公司,陈峰从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大新华航空”梦想。尽管看上去陈峰再渡过了一次危机。但业内人士仍大多持怀疑态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对记者评论说:“正如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所说的,民营企业家干航空业,就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海航每一次都在陈峰的运作下转危为安,表面上是劫后重生,实则是饮鸩止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6-1 23:39 ,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