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障仍在,配套服务欠缺 国内私人飞行之痒
2010-12-08 21世纪经济报道 孙伶核心提示:王兆春反问记者,“我有了飞机,停在哪里呢?建停机坪、雇佣维护工人、定期保养和维修——且不论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目前国内此领域类的服务商和专业技工也很少,配套服务很不成熟。”
王兆春的正职身份是浙江汇港投资有限公司董事。但在他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他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曾经拥有数辆顶级跑车,王兆春的藏酒也丰富得可以建立一个私人酒窖,作为中国第一批“马球大使”他也是中国第一批考到私人飞机驾照的人。
作为一位老朋友,记者每次收到他的电话或短信,这位企业家总是身处“寻乐”之境。“我正在前往南极的路上”,“正在试驾新款布加迪威龙”——总之,如果要在中国的企业家中找高端奢侈品消费的代表,王兆春可以算上一位。
2003年,34岁的王兆春在上海龙华机场学会开飞机,成了浙江省第一个拿到飞行驾照的普通公民。但是,直到今日他仍然没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飞机。这当然不是因为买不起。“我在上海飞过很多次,那种飞在空中心无杂念的感觉,我很喜欢。”王兆春说,“早在正式考飞行驾照之前,我就已经在东方航空公司私人飞机驾驶培训公司里学习过。但如今,我有了‘本本’,还是难以飞上天。”
现阶段中国的私人飞机上天前,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首先是中国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民航局”)核发的飞机适航许可证。其次,飞行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取得有关部门核发的飞行驾照。第三,要向空管部门申请飞行空域和飞行计划,批准后即可实施飞行活动。
“过去我尝试过驾驶私人飞机,从宁波前往上海。为了申请这段短短30分钟的航线,我和我的朋友去了不少相关单位,飞行许可上盖了9个章。”这样费时费力的经历,让王兆春对驾驶私人飞机一事感到颇为气馁:“每飞一次都要审一次,太浪费时间和精力。使用私人飞机,本意是为了省时,最后却给自己找了不少麻烦。再者,如果买一架飞机,每年只能开一次,那这件事还有什么意思?飞行成本也太高了。”
1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在沈阳、广州两地空中1000米以下的飞行管制工作拟于年底试点放开,时机成熟后,将在全国范围展开,这意味着,长期制约通用航空行业发展的超严格空管最近有望逐步“松绑”。
“虽然低空将被开放的消息出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事实上我们透亮无垠的蓝天里四处还是看不见的屏障。”王兆春说,“在美国,低空是向公民开放的,人们只要获得执照,就可以驾驶飞机上天。当然,和在市区里开车一样,在美国驾驶私人飞机同样必须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即使是对保守刻板的英国人来说,600米以下的低空领域也是对私人开放。”
“即使是低空领域的开放制度成熟了,对我而言,真正要买一架飞机,也是需要从长计议的。目前国内虽然许多公务飞机由私人拥有,但是都进行托管飞行,比如托管在海航旗下。”王兆春反问记者,“我有了飞机,停在哪里呢?建停机坪、雇佣维护工人、定期保养和维修——且不论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目前国内此领域类的服务商和专业技工也很少,配套服务很不成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