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圳机场户外广告招标一波三折 变数仍存在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17 17:57: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天骏广告主动要求解除经营合同;航美以3亿元成功竞标,交易仍存变数。
  近几年,随着经营理念的更新,我国机场媒体的经营方式已逐步由“自行经营”和“代理经营”转向承包经营,上海、北京、广州等众多机场的成功运作也验证了“媒体承包经营”的优势所在。众多前期招标成功的机场广告管理层也把这种先进的经营理念向业内推广。从目前来看“媒体承包经营”大有走向全国之势。
  但春节前,北京天骏广告主动要求和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简称“深圳机场”)解除经营合同一事件,给众多看好“媒体承包经营”的民众带来了更多的关注,而深圳机场在此问题上的“快速”反应也招来了猜测。
  据了解,整个事件发展的过程如下:2009年1月8日,深圳机场收到北京天骏广告要求主动解除深圳机场内部户外广告经营权的函;1月9日,深圳机场召开董事会,内部通过决议,同意与北京天骏广告解除经营合同;1月12日,深圳机场向具有资质的机场媒体经营公司发出竞标标文,邀请竞标,据悉老租客天骏因前期有要求退标之举,没有出现在本次邀标中;1月14日,“航美”、“雅仕维”两家媒体公司递交竞标书,据机场人士透漏,“雅仕维”因给出的价格相对比较保守,最终“航美”以接近3亿的较高竞标价成功竞标。
  1月23日,深圳机场首次对外公开表示,与北京天骏广告就终止双方前期签订的深圳机场候机楼户内广告《广告经营合同》一事协商达成一致,并于2009年1月23日下午机场广告公司与北京天骏公司签订上述广告经营合同的《终止协议书》。北京天骏广告需向机场广告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当大家都以为这件事情暂时告一段落、航美传媒稳获深圳机场户内媒体经营权时,接下来的事态发展却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据业内人士透漏,第二轮竞标在1月23日前已经结束,但航美传媒和深圳机场却迟迟未签正式的合同手续。而近日航美方面称竞标价格过高,恐加大公司经营成本,欲与深圳机场重新协调此次事件。至此,我们不能不说,深圳机场的第二轮招标又面临着流标的风险。而航美如果真的采取退标的策略,按照深圳机场前期风格,恐也将无缘之后的竞争了。
  事情发展到此,在本次北京天骏广告和深圳机场主动要求解除经营合同的风波中,受到损失的又何止北京天骏广告?
  首先,北京天骏广告主动发函给深圳机场,要求解除经营合同,本身就是下下策。据天骏内部人士透漏,金融危机席卷中国,在大环境不景气下,天骏此举的真正目的是想通过退标向深圳机场争取比较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从而能降低经营成本,更好的经营,而他们给出的谈判价格也绝对不比第二轮中标的单位低。但出人意料,深圳机场并没有“领会”北京天骏广告的“良苦用心”,而是迅速果断地发表声明,宣布同意和天骏解除经营合同,并要求对方支付违约金。北京天骏在此次事件中既丢掉了深圳机场的经营权,又让业内同行对自己的经营能力和资金实力产生怀疑,无疑在牛年很受伤。
  第二,虽然深圳机场有工作人员表示:“广告合同解约对我们2008年和2009年年度的业绩没有影响,2010年和2011年的影响比较大。”实际上,这笔资金对于深圳机场来说绝对是个大数目:机场广告公司在2007年全年的净利润也只有9767万元,可以说天骏广告毁约所带来的损失是非常惊人。其次,解约事件本身已经造成了对深圳机场价值的重新评估,第二轮中标的价格已经远远低于第一轮的价格。加上第二轮如果流标,不但经营业绩直接受到影响,同时更加引发各界人士对深圳机场在体制改革中的重新审度:到底是经营模式的问题,还是经营理念的问题?值得大家深度探究。
  接下来事件将如何发展?笔者分析,其实航美传媒选择先用较高竞标价格拿下资源,然后再和深圳机场迂回谈判,此举和天骏机场主动提出退出经营的举动有相似之处。航美传媒首先向业内和其它竞争对手鲜明的表现出想介入深圳机场经营的决心以及资金实力,但冒着承担流标违约金的风险,迟迟不与深圳机场签订正式合同,希望能和深圳机场重回谈判桌,就价格问题做更深入的“协调”,的确是用心良苦。但笔者认为,作为上市公司,股市连动,无论如何航美传媒前期的动作看起来有些操之过急,不应拿着投资者的钱冒着巨大的经济风险与民众的信任风险和深圳机场玩这样的把戏。如真象航美所言是自己投标价格给高了,业界人士肯定会质疑上市公司的执行层代表公司做决议时是否具备理性的态度和全局的考量。
  对于深圳机场而言,在有了拒绝天骏第二轮参加招标的前提下,应该不会向航美妥协,要么继续“果断”,坚持立场,同意流标、追究其责任,同时审慎对待前面两轮招标的经验教训,寻求稳定、可信赖的合作伙伴,给予已经转型和即将转型经营的业内同行正面的引导,从而让投资者重拾合作信心;要么重新回到“代理经营”与“自行经营”的老路,如果真这样,将意味着深圳机场前期的体制改革彻底失败,而在如此颠簸动荡的过程中,又如何保证广大股民的利益?让我们继续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5-1-22 20:34 , Processed in 0.032002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