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中苏民航”说起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27 22:23: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09-10-27 民航资源网专家 王疆民  60年来新中国民航的发展,不仅仅是飞机数量和质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经营和管理水平质量的变化和提高。这一切,离不开一批批民航人的艰苦奋斗。我们家的两代人就亲历了新中国民航60年的发展过程。   我父母是1951年从内地到新疆的“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工作的,也就是人们熟知的“中苏民航”,是新中国最早起步的航空公司。我本人则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从学校毕业后进入民航工作的。   1951年,边疆地区很需要干部,我父母毅然放弃了内地的工作,报名奔赴新疆。当时,在他们这样的年轻人头脑中,党的需要就是他们的需要,党的召唤就是行动的号令,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就到哪里安家。   到了新疆,我的父母进入了成立不久的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这个新中国的第一家航空公司,是由中国民航局和苏联民航总局合办的,苏联派出的人员主要是企业管理人员、飞行师和机械师,提供的设备主要是“里-2”飞机、通讯器材和修理设施。对于我父母而言,虽然过去也见过飞机,但这样近距离接触,而且还要进入到管理角色中,却是平生第一次,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   “中苏民航”内部人员配备相当精练。我父亲是“俱乐部主任”,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办公室主任”,我母亲则是秘书,办公室除了他们俩就只有一个打字员和一个勤杂人员。他们上对的是苏方的正副处长和中方的几个副处长,下对的是飞行、机务、通讯和后勤等部门,以及一些所辖的航站。   由于办公人员少,“俱乐部”的工作非常之多。他们要协调中苏各方面事务,处理日常各项工作,起草分发文件,安排业务活动,举办会议,以及安排外出车辆等。   当时苏联人的生活水平高于一般中国人,经常在晚上举办酒会和跳舞活动,俱乐部要为他们安排场地和人员。我曾好奇地问父母,苏联人生活这么浪漫,工作上是否也很松散?回答与我想象的正相反,苏联人在工作中是认真有纪律的,而且对规章要求也很严格,甚至让人觉得刻板。我父亲不止一次地听到苏联的飞行员和机务技术人员非常认真地说:“规章制度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工作中必须按规章制度办事!”   当时,中方选派的也都是优秀人员,其中包括许多“两航”起义人员,他们受过美式教育,许多飞行员、机务和报务人员都有着高超和精湛的技术;而从部队来的飞行技术人员和干部文化水平可能比较低,但是组织纪律性很强,执行任务也很坚决。   周恩来总理对民航事业发展一直非常关心和爱护,对民航作出了“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的指示,使民航在抓“安全”和“技术”方面有了很大改进。许多老一辈的飞行员都聆听过周总理的教导,这些老飞行员有的在日后走上了民航的重要领导岗位。新中国的民航事业从无到有,在中国人的自主管理下,曾一度连续保证安全飞行40多年,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光辉业绩,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崇高的荣誉。   “中苏民航”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新中国民航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培养中国民航早期飞行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摇篮,使民航有了自己的管理干部、飞行员、机械员、报务员和乘务员,为民航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上世纪70年代末,我从学校毕业后,也进了民航。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民航企业正在经历一次大发展,民航的飞机机型也在原有的英式“子爵”以及苏制里-2、伊尔-12、伊尔-14等少量机型基础上,增加了安-24和三叉戟,期间还“湿租”了前苏联的一些大型客机。另一方面,中国民航的从业人员也有了很大的扩充。随着民航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航实现了政企分开,企业逐步走向市场,民航业的管理更加规范了,更有利于航空市场的发展,中国民航真正迎来了效益和安全大发展的时期。   现在,中国民航的飞机已经飞向世界各地,先进的大型飞机成倍增加,运输总周转量位居世界第二,成为名副其实的航空大国,国内航空公司也订购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空中客车A380飞机。这不仅说明中国民航飞机的质量发生了变化,与发展初期的里-2飞机已不可同日而语,也说明中国民航业的管理水平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正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我相信,新中国民航业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5-1-8 04:44 , Processed in 0.020001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