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南石门官员回应公函称记者"狗日的"事件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7 13:48: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核心提示:湖南石门县宣传部发公函:“卑鄙小人,犹如一条丧家之犬;他的眼光阴冷可怕,面貌令人可憎,让人第一眼看了就觉得是个黄鼠狼,不是个好东西”。这些字眼都用来形容《中国妇女报》湖南记者站的一名工作人员。石门宣传部副部长称这是当地百姓和干部群众的评价。 新华网11月7日报道 2009年11月6日央视《新闻1+1》播出《谁制造了雷人的官腔?》,以下是节目实录: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我们首先来看一份公文的复印件。这是中共石门县委宣传部的一份公文的复印件,我们看到在后面还有宣传部的大红印章,但是不管是它的标题还是它的行文,看完之后都给人一种实在是太另类的感觉。这到底是一份什么样的公文,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 “卑鄙小人,犹如一条丧家之犬;他的眼光阴冷可怕,面貌令人可憎,让人第一眼看了就觉得是个黄鼠狼,不是个好东西”。这些带有侮辱性的字眼,都是用来形容《中国妇女报》湖南记者站一位叫做成德林的工作人员。让人感到吃惊的是,这样的语言竟然以湖南省石门县宣传部公函的形式被发布。 《成德林——一条披着记者“羊皮”的狼》,近日,随着这份公函在网上的迅速传播,官员公函骂人事件也越来越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据了解,其实早在今年3月,湖南省石门县宣传部就以公函的形式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湖南省新闻出版局、《中国妇女报》等单位发文,同时还将其在数十家网站发布。而公函的内容描述的是成德林违法违纪的行为。今天我们的记者也拨通了公函的起草者,石门县宣传部副部长贺新初的电话了解情况。 记者: 这个公函是您出具的,还是? 贺新初(湖南省石门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是我们宣传部写的,宣传部盖的公章,宣传部搞的。 记者: 成德林说在这里边涉及到很多他觉得侮辱他自己的这样的一些词语,比方说他是疯狗什么的,您怎么认为这事儿? 贺新初: 那是我们当地的老百姓这样评价他的,我没有直接的骂他什么,那是当地的老百姓,当地的干部群众。 记者: 哪些群众呢? 贺新初: 主要是各个乡镇、科局,那不代表我们自己的观点。 记者: 后来为什么这个公函会被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他说是您发上去的,您怎么认为这事儿? 贺新初: 我们没有把这个公文发在任何的网页上,我们只向新闻出版总署、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和湖南省委宣传部通过信函的方式发给了他们,没有在任何社会上传播,也没有在任何网络上传播,是他自己发的,是他自己想通过网络讨论这件事情。 解说: 根据媒体报道,现在当事人成德林已将石门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贺新初告上法庭,这一名誉侵权案将在12月份开庭审理。 主持人: 当我们看完了这份公文之后,真是给人一种大开眼界的感觉,因为这把以前我们印象中、概念中关于公文到底是什么概念彻底给颠覆了,里面破口大骂。 白岩松(评论员): 我看完之后懵了,第一遍的时候是懵,第二遍的时候又看了一遍更懵,第三遍看完了的时候叹为观止。因为几乎你很难有机会看到盖着大红印章的这样的一个公文,会真的出现在公文当中,而且我一再地让记者去核实,这的确是真的吗? 除去刚才大家看到的那些触目惊心的之外,还有呢,你看,凡是署名《中国妇女报》驻湖南记者站成德林所谓的举报告状信和短信一律作弊处理,有这样的语言。还有很不像是政府公文写的,但有点像算命先生写的“所谓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他的眼光阴冷可怕,面貌令人可憎,让人第一眼见了就觉得是个黄鼠狼,不是个好东西”。你觉得这是一个公文吗?所以几乎很难相信。但是与其说是公文,不如它是石门县委宣传部写出来的一个举报信。因为它是给上级部门,包括新闻出版总署等等,那么为什么他会对这样的一个记者恨之入骨?而且刚才我觉得他有一点,好汉做事好汉当,是我们写的,但是这里的语言说是谁呢?那是广大老百姓的反映。 主持人: 这个问题你怎么看?他说了,我引用的是当地群众的观点和语言,这不代表我们的观点? 白岩松: 这肯定是一个托词了,首先第一点,我仔细地看了三遍这样的公文,这里头没有任何直接引语,不是说直接引用老百姓谁说了或者谁说了。第二个最重要的是后面盖着部门的大公章,上面题头有他的部门的名称,给上级部门送,因此这里头没有任何的说,我是转引老百姓的语言。不对,这里没有那样的引号,谁说的也都没说,所以任何人拿到这样的一个公文之后,都会说这是公文这么说的,这么写的。 主持人: 他们当事的双方都有争执,到底是谁把这一个公文,因为公文一般是不对外的,把它放在了网上,但是人们本能的出现这个问题,就算你不对外,对内可以用这样的语言去说呢? 白岩松: 我在想,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接到这样一封带有举报信性质的公文的时候,接到者会是什么反映,看完后会不会也是叹为观止。说这样的文件很少见到,那它又能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呢?会不会接着就去说怎么我们地方的有一些部门行文的素养,尤其情绪,还有火气,怎么这么大呢?这里究竟隐藏着什么?为什么这样?所以我觉得拿到这个公文的人也很难说这个事情有个确切的一种解决,而恐怕只是叹口气,或者说当成一种奇文大家共欣赏。 新闻回顾:湖南石门县公函称媒体人员\"狗日的\" 今年3月,湖南省石门县委宣传部以公函的形式,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妇女报》等单位发文,描述《中国妇女报》湖南记者站工作人员成德林有违法违纪行为,借宣传部副部长贺新初之口骂记者“狗日的”。成德林将其告上法庭。 主持人: 还有一个问题,因为从这个公文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它说的成德林,就被它说为披着记者“羊皮”的狼,他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果真像他所说的那样,出现了很多问题,为什么不诉诸法律的渠道,而是诉诸这样的一种渠道? 白岩松: 对,我觉得话分两头。第一头来说,他可能这样做,希望第一个,他所举报或者说是披着记者“羊皮”的狼的记者带有中国字样。是中国字样的报社驻那儿记者站的记者,因此直接的角度来说,他不是一个直接的隶属人员,这是话分一头。因此他恐怕要通过跟上级部门和同样的部门封杀、上黑名单,或者说是去查他的情况。 话分另一头,我觉得今天这个节目的时候,观众朋友千万不能误解,因为我们并不了解这个所谓的记者,或者是不是真的记者,他究竟有没有新闻记者证,究竟他这个行为是得体的还是不得体的,究竟哪些事情是对的,或者是错的,我们没有任何的发言权。不意味着做今天这个节目,我们只是看到了一个非常奇异的、奇妙的公文,为了改变这种将来我们居然还存在这样的一种公文的模式而做这个节目,而不是说替这个人说话。这个人究竟有什么问题,应该用行政部门、主管部门,或者说如果要是更严重的话,法律部门应该去解决问题,不替谁说话。 主持人: 如果真像当地的宣传部门说的那样,当地的群众也是这么看待这个人的,那么你看,这个公文应当引起更大范围内的共鸣,但是现在共鸣根本谈不上,反而引起的人们更多的质疑,甚至是指责。 白岩松: 其实我觉得这件事情不复杂,是不是老百姓的一种共同的心声。第一有关部门去查一下就简单了,第二个你其实会发现,不管他是真记者还是不是真记者,是有问题还是没有问题,其实在平常他的范围之内,恐怕容易引起的主管部门,或者当地的宣传部门的火,但是跟一般的老百姓恐怕没有太多直接的关系,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你相信有一个记者能让当地所有的老百姓都会产生一种极大的情绪反感吗?也许有,但是我觉得相对很难,究竟有没有,一去做调查就很简单。更重要的是在这份公文里头,没有任何直接的是老百姓究竟在哪儿受害了,在哪儿因为他的行为而愤怒了。我觉得如果真是有那样的情况写出更具事实的东西,我们看完之后可能会得出更加清晰的结论,但显然不是。 主持人: 就这件事情,我们看完了这个奇文共赏的这么一个公文之后,很容易人们就有这样的问题,这是由当地宣传部门的人写的,当地宣传部门怎么会用这些语言去描述这样的一件事,而且向上级部门用这样的语言去描述? 白岩松: 其实,不管是什么原因,这里你搞不清楚究竟他所举报的,或者他所说的是不是记者,或者不是记者,一种什么样的行为,导致他会产生要采取这样的一种公文举动,那我们不清楚。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能有这样的一条公文的存在呢?这里头存在着大量的,我给大家念最后一段就知道,能把他气成什么样,任何一个政府部门包括机关部门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时候,应该是理性的,应该是克制的,不能那种,咱们不要说居高临下,更不能去诽谤或者是栽赃,或者是很多很多,甚至用很多恶劣的这种语言来过瘾。你看这里几乎把他能想到的全罗列出来了,“否则成德林狐假虎威、有恃无恐、敲诈勒索,为非作歹、诽谤诬蔑、招摇撞骗……广大在基层为人民群众踏实工作的干部群众身心受害、永无宁日”。 其实你似乎感觉他在出一口气,这里究竟存在着一种怎样的利益纠葛,或者说一种什么样的情况,这我们不清楚,但是就从他出气的时候你就能看出他的一种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 主持人: 您现在收看的是《新闻1+1》,我们的节目稍后继续。 主持人: 刚才我们欣赏到了一个非常奇异的公文,接下来我们关注在一段时间以来,当一些部门的领导在面对记者的提问和追问的时候,说出的一些非常雷人的话语。 (播放短片) 解说: “那我拉屎要不要通知你啊,臭不臭要不要通知你啊?”10月27日《羊城晚报》记者采访广州天河交警大队就封闭部分行车道是否应该征询市民意见因为追问的时候,新光快速路有限公司一位姓梁的经理突然发火,发出了雷人之语。而此人发问的“拉屎”和“臭不臭”迅速在网络上传播,被网友称为“最牛官腔”。 “你是不是党员?”本月初郑州一名报社记者在报道1200万元的养犬管理费去向时,采访郑州财政局预算外资金管理局城建处出长王冠旗,被王冠旗这样质问。有网友发帖质疑,难道养犬办的信息只向党员公开吗? “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如出一辙的是今年6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就某经济适用房用地建违规建别墅一事采访时任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的逯军时也被劈头一问。“你是准备为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这句雷人官腔一时间倍受关注。 “我是管文化的,你敢在新华网曝光,我就叫它关闭。”一样语出惊人的是济南市天桥区文化局局长,当有媒体记者前去采访文化局长要求女教师陪酒一事,该局长叫嚣道,新华网不就是文化单位嘛,我是管文化的,你敢叫我在新闻网上曝光,我就叫它关闭。 “这个事我不再说太细。”今年1月,央视焦点访谈记者追问天津市政管理局规费处副处长刘博,5年来贷款道路建设通行费款项的去处时,刘博意味深长地说,这个事我不好再说太细。 “你们中央台的记者管的也太多了吧!”今年7月,明令关闭的煤矿仍在非法开采,面对记者的采访时,陕西横山县委书记苏志中说,你们中央台的记者管的也太多了吧,你问的事我一概不知道。 主持人: 看完了这些短片,给人一种感觉,就是这官员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给人的印象是火气特别大,有一股火,哪来的这股火? 白岩松: 首先我觉得要纠正一下很多的网民朋友的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都说叫“最牛官腔”或者叫“最雷人的官腔”,以上这些话没有一句是官腔。什么是官腔?不是说从官嘴里说出来的话就叫官腔,官腔往往指的是带有居高临下,没有什么实质内容的打哈哈,就比如说,“啊?”、“这个”、“我们再研究研究”,类似于这样是传统的官腔。请问,“我拉不拉屎要不要告诉你”,这怎么能是官腔呢?这是需要清洁的口腔。剩下的那些话也都不是官腔。 但是它问题是两个方面,第一个素质造成的,你会看出有一些官员的素质怎么是这样的?但是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一种被压抑了的情绪突然爆发出来,是态度问题,什么叫压抑的情绪呢?最近从上级领导,从党中央到国务院都在强调为官的清风,应该让老百姓有知情权、监督权等等,然后要以人为本,要跟人民平等,要做人民的公仆。很多的官员表面上态度改了,骨子里头其实还是原来的官样子。于是在某种情绪突然激愤的情况下,忘了那种伪装的面孔了,一下子真实的心态喷薄而出,就导致了雷人的话语,所以这不是官腔。 主持人: 那接下来我们就连线采访一下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周泽,周泽律师曾经代理过辽宁西丰警察进京抓记者等等案件。 周律师你好。 周泽(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律师): 你好,主持人好。 主持人: 首先你给我们介绍一下就是法律有没有赋予记者在面对官员的时候,去追问去提问这些权利? 周律师,我们稍后再对他进行连线? 刚才你说官员有一个排泄的这么一个渠道,但问题是,为什么他对于媒体提问的时候,他敢发火? 白岩松: 这是怎么说呢?我还是要回到刚才的话语之中,因为刚才时间很短,我们没有把它详细地展卖。 在目前整个我们的为官之风正在发生改变的过程中,有的是发自内心的态度上的一种转变,的确我就是公仆,我就要让公众有知情权,当他这样的意识是自己骨髓里的一种意识的时候,不管面对怎样记者的提问,不管面对百姓怎样的一种情况质询的时候,他都会发自内心的给予更诚恳的回答,因为他骨子里就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偏偏现在其实有部分的官员没有转过这个弯来,在骨子里头还是那种老大,我是大官。可是另一方面,还得装一装,因为上级明确地规定,你得给老百姓有知情权,你要以人为本,你要平等,等等。他平常装装装,但是关键时刻他突然冒火顶他腰眼上了,他那一瞬间崩溃了,真面目露出来了,所以我还认为不仅仅是一个记者的提问的问题。他恐怕上一路上在回答前几个提问的时候,心里就有火了,你牛什么呀?怎么质问到我这里来了。慢慢就这种官的意识依然很强。 主持人: 我们接下来继续连线周泽律师。 周律师,当记者去询问、追问一些官员的时候,法律有没有赋予官员不回答的权利? 周泽: 我想记者追问官员的这种权利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从中央强调知情权、监督权、表达权等等这样的一种权利,虽然仅仅是一种政治表达,但是从法律上来讲,我们法律明确规定的我们有言论表达的自由,有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有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对国家的机关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有批评、控告、监督、检举等等这样的权利。这里头蕴含了记者对这种公共事物他有权利去了解,对公共官员有权利进行追问,这是毋庸置疑的。 主持人: 官员有没有不回答的权利呢? 周泽: 对公共官员来讲,在面对记者追问的时候,他就成了一个赋有信息公开义务责任的这样一类主体,他没有义务对记者的这些问题进行敷衍,如果知道这些问题都应该对记者进行回答。 主持人: 当记者碰到官员有刚才我们短片里面提到的林林总总这些的态度的时候,记者应当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 周泽: 记者应该本着这样的一种职业精神,应该坚持不懈地去追问,去寻求自己所需要的这样的一些信息。 主持人: 非常感谢周律师。 现在有一些部门领导,在面对他不希望提到的谁提问的时候,他就会转而把记者提问叫做“麻烦制造者”,你怎么看这些? 白岩松: 其实我觉得还一个对很多东西不太了解,过去很长的时间我们在强调对领导的素养里头从来没有提过领导应该拥有媒介素养,就是说知道该怎么样跟媒体打交道。在这个素养当中,其中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各级领导一定要明白,当记者跟你提问的时候提问的不是记者,而是代表着受众和百姓向你提问。因为这些年一直在做这种新闻发言人的培训,一直在讲,记者和官员是沟通这座桥两边的桥头堡,背后在新闻发言人的背后是政府和政策,在记者的背后是公众,我们要完成公众和政府与政策之间的沟通。从这个角度来想,任何一个记者提出的问题假设让你很难回答,你也要明白,他代表的是背后的一种老百姓的关切。作为人民的公仆你就对人民是这样的一种态度吗?这是第一。 第二,任何一个领导,其实当然有权对自己不知道和不能回答的问题可以保持不回答,但是你不能以一种很糟糕的态度去做回应。我印象很深,在伊拉克战争的时候,曾经有一个记者问美军的新闻发言人,请问明天你的战术究竟要怎么样?这个新闻发言人的回答很漂亮,你觉得战争正在持续,我会告诉你吗?你看,所有其他的记者会看自己的同行一眼,你怎么会问这样的一个问题呢?但是他当然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不是说所有你知道的话都要说出来,军事的秘密,明天他要怎么打,他能说吗? 另外还有一点,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态度,就是骨子里的态度,我们的官员一定要拥有这种,你是人民公仆,骨子里的态度,要没有这一点很难。一句话,我觉得现在在我们的国内的确存在着官越大官腔越小,官越小,或者说不大不小的官,官腔反而很盛。 主持人: 为什么? 白岩松: 我觉得有的时候是不是真正官大的人他就更加明白我就是人民的公仆。我举一个小小的例子,今年我看过一个纪录片,汶川地震的,我很感动。温家宝总理去看一个躺在床上的岁数很大的老人,应该当时叫灾民了,半天老人没认出他,后来突然认出来,哎呀,我认出你来了,老人对温家宝说,“你是大官,你要好好工作”。温家宝非常好的态度,“我听明白了,谢谢您,我一定按您说的话做”。官员跟百姓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沟通。而不是反过来,官员要用自己的某种官腔来强调自己的声势和地位。你是谁呀? 主持人: 所以现在当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成为一种大趋势的时候,而且是你必须要这么做,要求你这么做的时候,现在的官员怎么去适应这种新的环境呢? 白岩松: 我觉得首先应该是骨子里头的改变,应该明白,为官是什么,不能在骨子里头其实还隐藏着一种我高高在上,但是平常生活中我假装低调,我很低调,我很低调,说很低调的人其实很高调,领导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我觉得要慢慢各个政府机关要去培训我们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应该明白怎么样跟媒体打交道,明白跟媒体打交道是在跟公众打交道,一、二、三、四该怎么说话,我觉得这两者一是骨子里的东西,一是外在的技巧,当然骨子里的东西是最重要的。比如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中国的老百姓多好,有的时候吃了很多苦,你稍微对他慰问一下,发一点红包,马上就感谢了,所以面对这样的百姓难道不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12-24 01:41 , Processed in 0.022001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