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飞机往返九寨沟林芝等地用上天空“千里眼”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 12:52: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0-01-12 《人民日报》 记者赵亚辉  过去,常坐飞机往返九寨沟、林芝等地的旅客都习惯了晚点和等待,有时一等就是大半天。这是因为九寨沟黄龙机场、林芝机场等高原机场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复杂,飞机经常在降落前被迫返航,返航率一度接近四成。但是近两年来,旅客们突然发现,晚点现象很少出现了,再也不用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赶往机场了,因为返航率已降到了5%的水平。   是什么创造了这个奇迹?答案正是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奖项目——“空地协同的民航空域监视新技术及装备”。这个由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简称“民航局空管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联合完成的重大科研项目,成功地建立起覆盖天空的神奇“千里眼”,帮助我国实现了“数字空管”的大跨越。   “保障民用航空运输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在于空中交通管制,空中交通管制的根本是空中交通监视,传统空中交通监视主要是依靠地面雷达监视系统,但我国的现实国情却对空中交通监视提出了新的要求。”项目参与者、民航局空管局副局长吕小平高级工程师说,“我国民航运行环境复杂,雷达覆盖有限,尤其在西部荒漠、高原地区和海洋等无雷达覆盖地区,地基监视保障能力严重不足,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尽快研制民航空域监视新技术。”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空域精细化监视新技术是下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核心,其核心技术严密封锁。而且,国家空域监视信息涉及国土防空安全,属于战略情报资源。“国家的战略需求就是我们研发的立足点,它要求我们一定要自主创新”,项目负责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张军教授说,“自1995年起,围绕民航飞行安全和运行效率两大根本问题,在国家空管委、科技部、工信部、民航局等多家单位的支持下,项目组开始了空地协同的民航空域监视新技术的研究。”   经过10余年的艰苦努力,项目组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一个个新的突破,先后发明了空地协同的空域监视系列化装置,创造性研制了我国首个移动空域监视平台,解决了高原、荒漠、海洋等无雷达覆盖地区安全高效飞行保障的难题。迄今为止,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2项,其中授权25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0项,制定行业标准3项,近3年累计创造经济效益逾7亿元。   “2007年,该发明在我国取得了更广泛的应用,为我国把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从600米缩小到300米奠定了技术基础,使我国高空空域增加了85%的容量”,吕小平介绍说,“通俗的说,飞机在天空中的飞行航路是按高度层划设的,从8400米到12500米的空域内,以前是每600米一层,共分了7层,而这项技术大大提高了监视精准度,使高度层间垂直间隔缩小了一半,总层数增加到13层。”在北京奥运会期间,这项技术还为千余架专包机在首都机场的安全抵离和开幕式期间的空中净空保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个项目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瞄准了国家战略需求,而且在项目的需求分析、科技攻关、产品研制、系统应用和设施运行整个过程,都实现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张军说:“归根结底,这体现了团队的力量和协作的力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5-1-7 08:14 , Processed in 0.021001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