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能在航空工业“开放式竞争”中把握主动?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9 12:28: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0-08-09 《中国青年报》 众石

国产大飞机传来了好消息。在最近英国法恩伯勒航展上,中国国产大型客机C919成为焦点。有媒体分析称,C919以其低廉的价格和相对优异的性能,向波音公司(Boeing Co.)和空中客车公司(Airbus S.A.S.,简称“空客”)发起挑战。

  数据显示,这架中国制造的大飞机噪音低,更多使用的复合材料使舱内噪音降至60分贝,而目前的空中客车320和波音737噪音达80分贝。同时,C919更宽敞,中间的座位空间加宽,缓解乘客的拥挤感。它还有更低的碳排量,据说比同类飞机降低50%。当然,预计单价低于5000万美元,也显示了典型的“中国制造”物美价廉的最大优势。

  另一则消息预示了航空工业相当乐观的前景。美国飞机制造巨头波音公司发布的报告称,截至2029年,用于客运和货运的民用飞机需求为3.09万架,价值约在3.6万亿美元左右。其中,中型单过道型客机的需求量最为旺盛,需求量超过两万架。而这正是C919标准的目标市场。

  很明显,中国大飞机如果想挤进空客和波音垄断的航空业,必须有一个相当广阔的市场空间做依托。据预测,在未来20年内,仅中国一个国家的新民用飞机需求量就将超过4000架,其中大多数都是单通道型飞机。而到2029年,全球航线中43%的航线都将与亚太地区挂钩。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Ltd.,简称“中国商飞”)对外称,这架设计精美的中国大飞机从2011年开始将转入工程发展阶段,2014年首飞,2016年交付用户。据预计,未来国产大飞机年产能力最终将会达到150架,20年内总量会达到2300架。由此可明确,C919的成长将紧紧依托中国本土市场,同时在全球范围内与垄断巨头们展开竞争。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次全方位的开放式竞争。大飞机工业已经实现零配件全球采购,完全百分之百的“纯美国飞机”或是“纯欧洲飞机”或者“纯中国飞机”不可能存在。因此,技术创新的局面,就是“即要竞争,更要合作”,必须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环境中,把握自身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不是壁垒分明的“阵地战”。相反,在市场攻伐中间,在对手和伙伴的互相转换中间,在敌人或朋友的模糊地带,中国大飞机团队需要细致的分析和敏锐的判断,不能错过战机,又不能强拉硬上,“冒险主义”和“机会主义”都可能带来失败。

  最近的消息称,截至今年7月,已经有13家跨国企业先后与中国商飞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包括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美国古德里奇集团公司、霍尼韦尔国际公司等知名航空业制造商。当然,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Aviation Industry Corporation of China,简称“中航工业”)组成“合资”公司,是这些跨国供应商加入大飞机项目的资格证书。据称,目前大飞机项目初步形成了涉及国内12个省市的产业布局。

  在最关键的核心部件发动机和航电系统中,全球最大的多元化公司GE赢得了大单。在与中航工业成立了各占50%的平股公司后,GE的技术将为C919制造“神经”和“心脏”。显然,这种合作在双方来看都是值得的。美国GE在国际航空市场并不具备绝对优势,它将利用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从而能够“反身”进入,重新塑造全球市场格局。而中国航空集团,则可能近距离地学习技术和制造工艺,在与GE“合股”打造全球航空工业超级供应商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自己。

  在全球航空行业的“玩家”都是高手。一位本土航空工业专家曾对笔者称,给航空工业特性有个简洁的概括,叫“单件定制,高度互换”。这就是说,它不像汽车行业那样是大工业规模生产,主要依赖机器的力量。搞航空工业的高端制造,需要高技术和高工艺,而这种技术和工艺不是一天炼成的。通俗点说,这个行业不但需要“高级白领”,更需要“高级蓝领”。这有点像传统手工业对精度制造的依赖,不同的人不同的手艺,干出的东西有天壤之别。关键是“人的因素”,而培养人需要时间、耐心和持之以恒的意志。

  可以把C919看作一个“大平台”。表面上看,中国商飞集团是“老板”,花钱去买服务。而实际上,这个购买过程对中国制造商来说,却是潜心“当学生”。“开放式竞争”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战略上,中国大飞机必须从两强夹缝中挤出一片天空;而在战术上,它必须学会在航空工业全球化供应链条中,既不能心急、也不能迟滞,一步紧跟一步向上攀升,成为这个链条上最重要并逐渐拥有话语权和主动权的参与者。战略和战术,有时候是互为依赖的。再好的战略,战术使用不当,最后仍然会一败涂地。

  30年前,中国人自己的大飞机运-10就在上海实现了首飞,之后试飞130架次170多小时,并7次飞到拉萨。当时,除了发动机向国外采购外,航电和机械系统国产化率超96%,并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不过,全球市场的壁垒和本土制造工业的历史转型,让那次“伟大的起飞”最后夭折了。这一次卷土重来,对于中国工业来说,拥有自主创新的大飞机并非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想,某种意义上说只不过是重温旧梦而已。

  被誉为“现代工业王冠”的大型客机光零部件就有300万个到600万个之多。而且,由于民用航空器的安全性、耐久性要求都远远高于汽车、火车等民用产品,运营寿命高达几万个小时,长达几十年,因此对材料、电子、装备、冶金等上游产业的要求非常高。大型飞机的设计制造能够带动装备制造业、数控机床产业、电子产业、材料产业、发动机制造业等相关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的群体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美国,出口一架波音747客机,可以弥补进口12000辆小汽车造成的贸易逆差。这还只是可以量化的直接产出部分,那些不能量化的间接产出部分——譬如对国家持续创新精神的激励,更属于无从统计的“天文数字”。

  本轮蔓延世界的金融危机使得生产和消费领域都受到巨大冲击。中国经济在扩大投资、启动内需的过程中,最有实效并最具长远发展利益的项目就是大飞机等高科技项目。这是个绝好的契机,可以说,国产大飞机项目如同杠杆,将撬动中国制造自主创新能力的未来,是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步骤。中国航空工业的“将士们”当不辱使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11-22 21:54 , Processed in 0.021002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