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价机票上的“价格歧视”值得发扬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21 12:01: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0-10-20 红网 王小杨

  几天前,在网上预订了两张往返的特价机票,登机前去网上查看了一下,发现同一航班的机票价格几乎涨了一倍。我不由得赞赏,这种定价策略充分而灵活运用了市场规律,区分了消费者群体,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先看看人们曾经热议的“航空价格战”,诸如“0元机票”或“1元机票”。这种低水平竞争,完全是违背了市场规律的商业竞争,这一价格竞争方式也折射出航空市场的混乱不堪,以及航空业放开后经营上的盲目。稍稍一想,这种同行业你死我活般的火拼手法,不仅仅会令自身沦入困境,甚至像春秋航空有限公司(Spring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那样被政府罚款而不得不惨淡收场,更有甚者,这一混乱导致的航空业衰败还会进一步损害普通消费者的利益。
  或者可以这样理解,在目前看来人们选择航空交通,还是不得不付出比较昂贵的费用。毕竟航空公司营运的成本,包括机场建设、飞机购置与维修保养、燃料,以及工作人员的工资等,远高于其他的运输方式。假若所有的航空公司都参与“价格战”,或者说混乱的竞争之下没有一个有力的监管与调控机制,机票价格跌破了成本控制线,航空公司只能处于亏损状态,直到破产。另一方面,即使为了维持利润,或在一些特殊时期推出一部分便宜机票,这也无法通过市场手段使经济能力差的消费者获得这些机票,最糟糕的可能是原本可以付出更高机票价格的高消费群体,却也占了特价机票的便宜。这就是无法区分消费者群体的后果,航班上座率过低,座位大量空置,公司执行这些所谓策略的成本也相应提高,最后瞎折腾一场。
  显然,“预订越早,折扣越多”这一机票定价模式的运用,以“价格歧视”的手段打破了航空业营运的困境。这些早预订而选择特价机票的消费者,他们属于不经常坐飞机的群体,对于机票的需求弹性较大,选择出行的方式多,如果机票过高,容易令他们望而却步,而毫不犹豫地选择其他交通工具。
  更重要的是,将机票价格与预订时间结合起来的市场运作,解决了一个航空营运上的一大难题——划分了消费者群体,这一群体划分使飞机票的需求与供给达到了市场均衡,优化配置了资源从而实现收益最大化。
  在规划好的时间段内推出特价机票后,航空公司可以密切关注机票预订的情况,时时调整机票的折扣。预订票数增长越快,机票折扣比例上升就越多,也就是说在特价机票预订的时间内,机票越来越贵,直抵机票原价。看似并不复杂的定价模式,就非常轻松地把消费者群体进行了区分,低消费能力者可以尽可能提前机票预订时间,获得更多的折扣。而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并有频繁商务往来的群体,一般是稳定的飞机乘客,他们选择其他出行的空间较小,于是成了平衡机票价格、保障航空营运利润的主力。相对来说,后一群体的时间成本比较高,可能一个小时可能创造成前者数倍的价值,他们因机票价格较高而改选其他交通方式的成本可能更高,尤其是有重要的商务活动。
  不论怎样,每一航班的固定成本是不变的,包括燃料、检修,以及工作人员工资等,而以预订时间区分消费者群体,哪怕最先订票的乘客的机票价格在成本控制线以下,这对航空公司来说仍是获利的。以提前预订机票来区分消费者群体,体现了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理论”,即把所有的机票按时间来划分,然后以不同消费者群体愿意承担的最高价格全部售出,最终实现收益最大化,并形成良性循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11-16 14:44 , Processed in 0.022001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