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帅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运行手册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31#
发表于 2009-12-27 09:14:45 |只看该作者

5.1.7.1               I级、II级维修人员fficeffice" />

A.      年满21周岁,身体健康;具有中专(含)以上航空技术相关专业学历;

B.      取得航空机械专业或航空电子专业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

C.      通过培训大纲(I类、II类)所要求的培训内容、考试,并取得相应机型部分的执照签署;

D.      能够正确读、写本专业相关技术文件和管理程序;

E.      可独立从事维修工作,根据单位授权:I级维修人员可以放行按照工作单完成航线检查工作的学院航空器II级维修人员可以放行完成定期检修工作的学院航空器

F.       II级维修人员应具有2年作为I级维修人员的飞机维修经验;

G.       II级维修人员可以指导I级维修人员的工作。

5.1.7.2              部件修理人员

A.      年满21周岁,身体健康;

B.      取得部件修理人员执照基础部分;

C.      经过相关修理项目的知识培训、考试合格,以及在最近2年内至少累计有1年从事本项目的修理工作,取得执照项目部分签署;

D.      根据单位授权,可对执照签署项目类别范围内的修理项目具有签字放行权,但不得跨项目放行。

5.1.7.3              检验人员

A.      取得执照基础部分以及相应机型部分、执照项目部分的执照签署;

B.      获取单位检验项目的授权;

C.      熟悉并能正确理解所检验项目的维修操作规程、检查检验方法和标准,经营运人和维修单位组织考核能胜任所从事的检验工作;

D.      按规定程序、方法和标准对授权项目检验,有权对所检验的项目进行质疑,对结果不能确认或结果不符合标准,可以拒绝签署;

E.      负责填写相应的检验记录文件并对所检验的项目负责。

5.1.7.4              特殊工种人员

A.      指无损检测等国家有专门标准要求的行业人员;

B.      须经过民航总局认可的培训机构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

C.      须获得单位特殊作业项目的授权。

5.1.8        航空器技术放行人员

A.      按照民航总局批准的程序由获证的营运人和维修单位授权的航空器或航空器部件的放行人员;

B.      持有航空器机械专业执照与持有航空电子专业执照的维修人员,在取得执照机型部分签署并经单位授权后具有整机维修放行资格。

5.1.8.1              I类放行

I类放行适用于I级维修人员。

5.1.8.2               II类放行部件修理放行人员技术档案管理

部件修理放行适用于部件修理人员。

5.1.9        航务管理人员资格

5.1.9.1              空中交通管制人员资格

在学院从事空中交通管制或签派放行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A.      经过相应考试合格,持有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对应管制岗位有效执照;

B.      完成每年的管制复训及管理部门要求的管制正常业务培训任务,年度管制执照检查合格;

C.      持有民航地区管理局卫生部门颁发的有效体检合格证;

D.      高等院校空中交通管制专业本(专)科毕业生可以获得见习管制员资格,并在持照管制员指导下上岗工作。

5.1.9.2              航行情报人员资格

持有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有效航行情报执照

5.2  飞行教员的聘用

5.2.1        飞行教员选拔的基本要求

5.2.1.1              飞行教员选拔的程序

A.      飞行教员选拔由各飞行分院按照规定时间向学院人事处提出劳动用工计划,人事处通知学生处;

B.      学生处根据与航空公司签定的协议,在协议范围内和学院自行招收的飞行学生中确定各分院应推荐的人员名额,通知各分院进行推荐,并了解分院推荐人员的理论学习和英语成绩; 

C.      推荐结束后,将结果汇总飞行安全技术处,飞行安全技术处负责对推荐人员进行考察,考察结束后,与人事处、学生处共同确定名单,报学院运行副院长批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32#
发表于 2009-12-27 09:15:09 |只看该作者

5.2.1.1          飞行教员选拔要求fficeffice" />

A.      飞行教员的选拔应按照择优选拔、宁缺毋滥的原则;

B.      飞行技术应当至少达到中上水平要求,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和全部通过飞行执照理论考试;政治表现优良、作风严谨、表达能力强的飞行学生中选拔。

5.2.2        飞行教员的聘用

A.      各分院可以根据训练课程要求,从满足ffice:smarttags" />5.1.4条要求的学院现职飞行人员中聘用飞行教员。也可以从满足5.1.4条要求的学院以外(包括外籍)的飞行人员中聘用飞行教员;

B.      学院以外(包括外籍)飞行教员的聘用由学院人事处、飞行安全技术处、学院外事办(若需要)和使用分院共同负责;

C.      所聘教员适用于相应课程的飞行程序和动作的熟练考试由分院该课程的主任教员或者助理主任教员负责实施。

5.3  飞行机组使用限制和搭配要求

5.3.1        飞行机组搭配要求

A.      除有特殊规定外,学院训练飞行标准配备为一名带飞飞行教师;

B.      对飞行机械员和机组有要求的型别等级飞机,在训练飞行时,可以配备两名飞行教师和一名飞行机械员,并指定一名飞行教师作为机长,担任副驾驶的教师应当具备CCAR61部中规定的副驾驶资格;

C.      高教机航线训练时,可以配备两名飞行教师;

D.      教师训练飞行、试飞、调机和任务飞行标准配备为两名飞行教师(型别等级要求的三人制机组飞机还需配备一名飞行机械员)。

5.3.2        飞行教员的技术监控

A.      零教学经验飞行教师完成新教师训练后,应当由主任教员或者助理主任教员以及其指定的二级以上的飞行教师监控飞行100小时。其中,必须监控飞行50小时以后方可单独执行本场教学,其余50小时可在教师教学各阶段过程中监控;

B.      新近取得仪表等级教师资格的飞行教师,应当由主任教员或者助理主任教员以及其指定的二级以上的飞行教师监控飞行30小时。其中,必须监控飞行15小时方以后方可在真实仪表天气下单独执行本场教学,其余15小时可在教师教学各阶段过程中监控;

C.      零教学经验飞行教师完成新教师双发活塞飞机训练后,应当由主任教员或者助理主任教员以及其指定的二级以上的飞行教师监控飞行60小时。其中,必须监控飞行30小时以后方可单独执行本场教学,其余30小时可在教师教学各阶段过程中监控;具有500小时以上飞行教学经验的飞行教师转双发活塞飞机,应当由主任教员或者助理主任教员以及其指定的二级以上的飞行教师监控飞行30小时。其中,必须监控飞行15小时以后方可在双发活塞飞机上单独执行本场教学,其余15小时可在教师教学各阶段过程中监控;

D.      具有500小时以上飞行教学经验的飞行教师转双发涡桨或涡扇飞机,应当由主任教员或者助理主任教员以及其指定的二级以上的飞行教师监控飞行60小时。其中,必须监控飞行30小时方以后方可在双发涡桨或涡扇飞机上单独执行本场教学,其余30小时可在教师教学各阶段过程中监控;

E.      在初教机和中教机上,零航线教学经验飞行教师应当由主任教员或者助理主任教员以及其指定的二级以上的飞行教师监控航线飞行25小时,方可单独执行航线教学;高教机本场飞行教师转航线飞行教师,应当由主任教员或者助理主任教员以及其指定的二级以上的飞行教师监控飞行100小时。其中,必须监控飞行50小时方以后方可单独执行航线教学,其余50小时可在教师航线教学各阶段过程中监控;

F.      完成以上各款规定的监控飞行时间,仍不能独立执行飞行任务的飞行教师,最多增加不超过各款规定50%的监控飞行时间;增加的监控飞行时间由主任教员批准,报学院训练管理部门备案。完成增加监控飞行时间后,仍然不能独立完成飞行教学任务的飞行教师,重新进行教师提纲训练。

5.4  对机组人员的其他要求

5.4.1        飞行机组成员应携带的证件和装具

A.      民航总局CAAC颁发的有效空勤人员执照;

B.      民航总局CAAC颁发的有效空勤人员体格检查合格证书;

C.      空勤人员登机证;

D.      走时准确的手表;

E.      夜航飞行时,携带可供随时使用,工作状态良好的手电筒(如果机载手电筒可用,可不携带)

F.      飞行耳机(按需)

G.      计算器;

H.      飞行经历记录本;

I.      如需要佩带矫正视力眼镜才飞行合格的飞行员,执行任务时必须携带合适可用的矫正视力的眼镜两副。

5.4.2        制服与个人举止

A.      飞行人员在执行飞行任务时,应按规定穿着学院统一的整套制服,皮鞋一律为黑色,式样应大众化。制服应保持干净、整洁,穿着时能体现出学院飞行人员的良好形象和职业特点。换季时,制服的穿着由各分院规定,但必须保持一致;

B.      为树立学院的良好形象和职业道德,要求全体飞行人员必须做到:

a)      上班时间或在公共场所要服装整洁,言行举止庄重、礼貌;

b)      头发、胡须修剪整齐,头发要高于衬衣领

c)      不允许在公众场所中谈论与飞行安全有关的任何事宜,包括天气因素、飞机适航性、机场条件以及学院的运行资格等

d)      不得穿着学院制服在餐厅饮酒或进入舞场(学院内部非对外营业餐厅除外)

C.      学院内飞行人员未经运行副院长的批准,不得受雇为其他驾驶员培训学校、公司或个人驾机飞行。

5.4.3        外站过夜

由于不正常情况发生,飞行机组需要在外站过夜时,应保持良好举止和修养,机长(教员)要及时通知分院,并完成以下工作:

A.      完成操作手册规定的机组外站过夜的工作程序与内容;

B.      按规定移交飞机给维修和机场警卫人员;

C.      向运行控制部门或航管部门申请第二天飞行计划;

D.      指定一名人员负责安排机组交通食宿等;

E.      提出外站过夜要求和注意事项,明确第二天计划及进场时间;

F.      了解机组成员的位置和联系方式,机组成员也有责任报告机长(教员)自己的位置。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33#
发表于 2009-12-27 09:15:28 |只看该作者

5.2.1        机组岗位要求fficeffice" />

A.      从起飞至着陆的整个飞行过程中,每个飞行机组成员应当坚守各自的飞行岗位,除非为了履行与该航空器运行有关的职责或出于生理需要必须离开岗位

B.      机长在飞行前应当熟悉该飞机的飞机飞行手册、标牌、清单、仪表标志所包含的局方为该飞机规定的每个操作限制。在各机型飞行手册、标记和标牌中的规定限制内认真、细致地操作航空器,不得粗心大意和盲目蛮干,以免危及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每个机组必需成员在飞行前应当按照其担负的职责,熟悉飞机上相应的应急设备和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该设备的程序。

C.      在学院运行航空器的机长不得允许从飞行的航空器中投放可能对人员和财产造成危害的物体。

5.2.2        安全带使用要求

A.      从起飞至着陆的整个飞行过程中,每个飞行机组成员应当系紧安全带;

B.      在有乘员时,机长应在起飞前确认每个乘员熟知安全带的使用方法并在起飞和着陆过程中系紧了安全带。

5.2.3        摄入酒精和药物的限制

处于下列身体状况的人员不得担任机组成员,学院也不得安排其担任机组成员:

A.      饮用含酒精饮料之后8小时以内;

B.      处于酒精作用之下;

C.      使用了影响人体官能的药品,可能对安全产生危害;

D.      其血液中酒精含量,以重量为计量单位,达到或超过0.04%

E.      机组人员应当在局方要求时,接受局方人员或局方委托的人员检查其血液中酒精含量百分比的测试。

F.      学院训练航空器的驾驶员不得允许在航空器上载运呈现醉态或者由其举止或身体状态可判明处于药物控制之下的人员(受到看护的病人除外)

5.3  飞行教员值勤期限制、飞行时间限制和休息要求

5.3.1        总则

A.      在本手册中,飞行人员的飞行时间是指飞机借助自身动力开始滑行至借助自身动力停止滑行的时间段,包括在座飞行时间和不在座飞行时间(不包括模拟机、训练器飞行)。值勤期是在计划飞行前1小时30分开始计算,到飞机以自身的动力滑行结束为止后1小时为止;

B.      在实施满足CCAR141部规定的训练中,必须保证飞行教员符合本章适用的值勤期限制、飞行时间限制和休息要求;

C.      飞行学员的飞行时间限制见第七章。

5.3.2        飞行员值勤期限制、飞行时间限制和休息要求

A.      当飞行机组配备1名飞行教员时,飞行教员的值勤期限制、飞行时间限制和休息要求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a)      值勤期最多14小时,该值勤期内的飞行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但对于不多于2个航段的飞行,飞行时间可延长至9小时。值勤期后应当安排至少10个连续小时的休息期,这个休息期应当安排在该值勤期结束时刻与下一值勤期开始时刻之间;

b)      发生训练延误时,如飞行教员的实际值勤时间未超过14小时的限制,则该值勤期后的休息期可缩短至9小时;

c)      发生训练延误时,值勤期最多可延长至16小时,但该值勤期后10小时的休息期不得缩短。

B.      当飞行机组配备2名飞行教员(不含飞行机械员),飞行教员的值勤期限制、飞行时间限制和休息要求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a)      值勤期最多16小时,该值勤期内的飞行时间不得超过10小时,但对于中间没有经停的飞行,飞行时间可延长至12小时。值勤期后应当安排至少14个连续小时的休息期,这个休息期应当安排在该值勤期结束时刻与下一值勤期开始时刻之间;

b)      发生训练延误时,如驾驶员的实际值勤时间未超过16小时的限制, 则该值勤期后的休息期可缩短至12小时;

c)      发生训练延误时,值勤期最多可延长至18小时,但该值勤期后14小时的休息期不得缩短。

5.3.3        飞行员飞行时间限制

除经局方批准外,为飞行机组成员安排飞行时间时,必须保证飞行机组成员的总飞行时间(含按CCAR141部实施的训练飞行和其他各种飞行,如调机、试飞飞行等,但不包括模拟机、训练器飞行)遵守以下规定:

A.      每日飞行时间不得超过10小时;

B.      任何7个连续的日历日内不得超过40小时;

C.      任一日历月内不得超过120小时;

D.      任一日历年内不得超过1400小时

5.3.4        飞行教员的教学飞行时间限制

飞行教师在任何连续24小时内,包括飞机、模拟机、训练器的飞行教学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5.3.5        飞行教员值勤期和飞行时间安排的附加限制

飞行教员在飞行过程中由于延误造成的待命时间,计入值勤期时间之内。但如果在第一次起飞前发生延误,分院为飞行教员安排了地面休息场所,则值勤期应从实际起飞前1小时30分钟开始计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34#
发表于 2009-12-27 09:15:45 |只看该作者

5.2.1        飞行教员休息时间的附加要求与管理 fficeffice" />

A.      不得在飞行教员规定的休息期内的安排任何工作任务,该飞行教员也不得接受任何工作任务;

B.      本手册要求的休息期可包含在其他休息期之内;

C.      只有在发生飞行延误时,才允许按本章ffice:smarttags" />5.6.2中的规定缩短休息期,不允许作事先安排;

D.      在任何连续的7个日历日内,对被安排了一次或一次以上值勤期的飞行教员,必须为其安排一个至少连续36小时的休息期;

E.      当学院或分院为飞行教员安排了其他工作任务时,该任务时间可以计入、也可以不计入值勤期。当不计入值勤期时,在后续的值勤期开始前必须为其安排至少8个小时的休息期;

F.      将飞行教员运送到执行飞行任务的机场,或将其从解除任务的机场运送回驻地,这些路途上所耗费的时间不能认为是休息期的组成部分。

5.2.2        飞行机械员飞行时间限制和休息要求

根据运行需要,安排有飞行机械员执行训练任务时,其值勤期限制、飞行时间限制和休息要求,参照执行该训练任务的飞行教员的执勤期、飞行时间限制和要求执行。

5.3  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值勤限制

A.      塔台、进近、区域管制室值班时,空中交通管制员连续值勤的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直接从事雷达管制的管制员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两次工作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0分钟;

B.      塔台、进近、区域管制室管制席位应当安排2名(含)以上持有执照的管制员值勤;

C.      管制员在饮用含酒精饮料之后的8小时内和处在麻醉剂或其他对值勤有影响的药物作用的情况下,不得参加值勤

5.4  飞行教员培训的基本要求

5.4.1        飞行教员执照训练

A.      学院飞行人员或所聘人员担任飞行教员前必须根据CCAR141部附件E对飞行教员执照课程、增加飞行教员等级课程和CCAR141部附件F飞行教员仪表等级课程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训练。训练提纲按照学院制定的《飞行教员执照课程》和《飞行教员仪表课程》训练提纲和具有航空器型别等级的《教员课程训练提纲》(若需要)实施

B.      在单发执照课程中担任飞行教员的人员,必须:

a)      持有飞机类单发带仪表等级的飞行教员执照;

b)      或完成《飞行教员执照课程》和《飞行教员仪表课程》训练提纲的训练。

C.      在多发执照课程中担任飞行教员的人员,必须

a)      持有飞机类多发带仪表等级的飞行教员执照;或

b)      持有飞机类单发带仪表等级的飞行教员执照,完成《增加飞行教员等级课程》训练提纲的训练;或

c)      完成《飞行教员执照课程》、《飞行教员仪表课程》和《增加飞行教员等级课程》训练提纲的训练。

D.      在过渡训练课程中担任飞行教员的人员必须持有该课程使用机型型别等级的商用或航线执照;持有飞机类多发带仪表等级的飞行教员执照;完成课程使用机型的教员课程训练提纲

E.      在直升机课程中担任飞行教员的人员,必须:

a)      持有直升机类带仪表等级的飞行教员执照;

b)      或完成《直升机飞行教员执照课程》和《飞行教员仪表课程》训练提纲的训练。

F.      受训教员或所聘教员圆满地完成教员训练课程提纲后,必须在主任教员或助理主任教员的安排下,接受相应课程目的和标准的介绍,并在教学使用的学院训练直升机上完成由主任教员或者助理主任教员负责实施的飞行程序和动作的熟练考试。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35#
发表于 2009-12-27 09:16:03 |只看该作者

5.2.1        飞行教员增加执照或增加教员执照等级fficeffice" />

5.2.1.1          飞行教员增加执照或增加教员执照等级程序

A.      确因工作需要,由个人提出申请,申请人填写《民用航空器驾驶员执照和等级申请表》和/或《民用航空器飞行教员执照和等级申请表》;

B.      分院技术管理部门按要求填写飞行人员增加执照级别、等级和/或增加教员执照等级上报表,报分院主任教员签署意见后上报学院技术管理部门,由学院技术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学院运行副院长批准;

C.      申请人完成相应理论培训和飞行训练,参加由局方安排或其授权安排组织的增加级别、等级的航空理论和飞行实践考试。申请人增加执照级别、等级和/或增加教员执照等级的飞行实践考试必须由局方委任的考试员在航空器或模拟机上进行。

5.2.1.2          飞行教员增加执照或增加教员执照等级的训练

A.      申请增加执照级别、等级,必须按照训练提纲完成相应增加航空器类别、级别、型别等级、或仪表等级的理论培训和飞行训练,并通过相应航空器类别、级别、型别、或仪表等级的航空理论和飞行实践考试;

B.      申请增加教员执照等级,必须取得与所申请教员执照等级相对应的航空器类别、级别或型别等级的飞行驾驶员执照,如果申请带有仪表等级的教员执照还必须在飞行驾驶员执照中带有仪表等级,并按照ffice:smarttags" />5.7.1要求完成相应训练,通过相应的航空理论和飞行实践考试;

C.      申请增加级别等级,必须按照训练提纲完成相应理论培训和飞行训练,并通过相应级别等级的航空理论和飞行实践考试。

5.2.1.3          申请型别等级机型改装经历要求(不含直升机)

A.      申请学院具有型别等级高教机改装的飞行教员,必须持有飞机类多发带仪表等级的飞行教员执照;

B.      具有至少1000小时的机长经历时间或2年以上至少500小时的教学飞行时间。

5.2.2        主任教员和助理主任教员的复训

A.      经指派负责某一训练课程提纲的每个主任教员和助理主任教员,在每12个日历月内应当按照学院各训练课程经批准的《主任/助理主任教员复训提纲》的要求完成至少1次不少于16个小时的复训;或者完成经批准的学院《飞行教员更新课程》的训练;

B.      主任飞行教员和助理主任飞行教员参加其他标准化讨论会或课程得到的地面和飞行训练课时数,得到局方批准后可以代替的复训。

5.2.3        飞行教员熟练检查

5.2.3.1          熟练检查

A.      参加学院飞行教学的所有飞行教员(包括主任教员、助理主任教员、检查教员和飞行教员),必须在该课程使用的航空器型号上,完成了初始熟练检查;

B.      对参加教学的飞行教员,每12个日历月必须在主任教员、助理主任教员或检查教员的安排下,在该课程使用的航空器型号上,完成一次熟练检查。

5.2.3.2          近期经历要求

A.      参加学院飞行教学的所有飞行教员,在开始教学前90个日历日之内,必须在所飞机型的飞机上,至少做过三次昼间或夜间的起飞和着陆(或在经局方批准的D级飞行模拟机上完成),以及六个月内6次仪表进近(有仪表等级的执照)的机长近期飞行经历要求;

B.      未满足上述A条款的飞行教员,应按下列要求重新建立近期经历:

a)      在主任教员、助理主任教员或检查教员监视下,在所飞机型的飞机上,或在经局方批准的D级飞行模拟机上,至少完成三次起飞和着陆;

b)      在具有型别等级的飞机上,前述三次起飞和着陆应当包括至少一次模拟最临界发动机失效时的起飞、包括一次使用仪表着陆系统进近和使用仪表着陆系统最低天气标准的着陆,以及一次全停着陆;

c)      当使用飞行模拟机完成上述12条款的任何要求时,同一飞行机组必须成员的位置应当由恰当资格的人员在座。并且飞行模拟机应当严格模拟正常飞行环境,不得使用飞行模拟机重新设定位置的特性;

d)      飞行检查教员应判定被检查教员是否熟练和符合执行相应课程教学任务的要求,并作出鉴定以及决定是否需要增加训练的动作。

e)      在学院Y7/100    飞机上担任飞行机械员,必须持有有效飞行机械员执照,在前6个日历月内,必须在Y7/100   飞机上担任飞行机械员飞行50小时,或者由局方委任代表在Y7/100 飞机上进行了检查,确认其熟悉并掌握了所有操作程序和重要信息。

5.2.4        飞行教师的执照与技术档案管理

5.7.5.1              概述

 凡学院内取得各类飞行驾驶执照和飞行教员执照的飞行人员都必须遵守CCAR61部的有关规定,飞行技术档案必须保存至教员退出学院运行后至少12个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36#
发表于 2009-12-27 09:16:20 |只看该作者

5.7.5.1              相关部门执照与技术档案管理工作职责fficeffice" />

A.      飞行大队

a)      负责建立所属飞行人员技术档案:包括飞行人员经历和飞行时间记录、执照和等级类别、熟练或定期检查时间和结果、增加等级、体检合格证级别和有效期限以及飞行人员安全奖励和处罚档案等;

b)      根据所属人员的执照定期检查时间,负责分批计划、督促所属人员的执照检查申请,安排申请人参加航空理论考试和飞行实践考试;

c)      根据飞行教学需要和所属人员的技术状况,提出飞行人员增加等级的计划报分院审批。

B.      分院训练科

a)      负责建立分院飞行人员技术档案(内容同上);

b)      具体负责承办分院飞行人员执照的定期检查的文件审核和管理等具体事宜,将汇总材料报学院飞行安全技术处;

c)      负责检查分院飞行人员执照使用情况;

d)      具体制定分院飞行人员增加等级、机型改装等训练计划,并上报学院。

C.      学院飞行安全技术处

a)      责建立学院飞行人员技术档案(内容同上);

b)      负责监督、检查学院飞行人员执照使用情况;

c)      负责汇总、审核学院飞行人员执照的定期检查、增加等级的申请,报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审批;

d)      具体承办院部飞行人员执照的定期检查、增加等级的申请,报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审批;

e)      接受局方委派组织学院飞行人员的航空理论考试和飞行实践考试;

f)      负责提供和复制执照申请所需的各种报表;

g)      具体负责执照办理相关费用的收缴、管理和使用。

5.7.5.2              执照使用要求

A.      每次飞行必须携带有效的飞行驾驶执照及其他有关飞行证件;

B.      技术审定批准必须在有效期内;

C.      持有局方颁发的飞行教员执照,才能取得飞行教学资格;

D.      飞行学生必须持有飞行学员执照或有效的飞行执照,方可参加飞行;

E.      必须在技术审定批准的授权和限制条件内执行相关的飞行任务;

F.      执照被吊、扣期限内,被吊扣者不得申请在该执照上增加任何等级;

G.      执照被吊销后,自吊销之日起一年内,被吊扣者不得申请在该执照上增加任何等级。

5.7.5.3              执照的暂停、吊扣、吊销

A.      当飞行人员因故被局方暂停、吊扣、吊销驾驶执照时,分院执照管理部门必须将当事人的驾驶员执照和教员执照收回,交学院飞行安全技术处飞行安全技术处转交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飞标部门;

B.      局方下达同意恢复飞行的通知后,由学院飞行安全技术处到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办理执照和技术授权的返签手续,工作完毕后执照方为有效。

5.8  学院航空器维修人员培训的基本要求

学院维修管理人员、上岗资格维修人员维修人员(I级、II级)、部件修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放行人员的培训内容和要求,详见《学院航空器维修人员培训手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37#
发表于 2009-12-27 09:16:35 |只看该作者

5.7  航务管理(飞行签派)人员培训的基本要求fficeffice" />

5.9.1        学院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培训

A.      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岗位培训分为资格培训和正常业务培训两类,正常业务培训包括设备培训、熟练培训、复习培训、附加培训、补习培训和追加培训;

B.      学院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岗位培训工作,按照《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岗位培训管理规则》执行;

C.      学院所属管制员每年不少于40小时的业务复训由学院空管中心负责并委托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承办;

D.      学院空管中心根据上级业务部门安排和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订管制年度或阶段正常业务培训计划。

5.9.2        管制员的执照管理与技术档案

A.      空中交通管制员执照的申请、考试、考核、颁发、暂停、注销、收回、恢复,按照《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员执照管理规则》执行;

B.      学院空管中心组织全院管制人员每年由民航总局空管局任命的执照检查员进行一次业务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及时向上级业务机关提出处理意见,考核情况及最终处理结果记入管制员执照管理档案;

C.      学院管制人员执照档案、复训、正常业务培训、各种业务学习、年度业务工作检查考核情况,工作奖惩记录等档案由学院空管中心负责管理同时报上级业务机关备案。

5.9.3        航行情报人员岗位培训

A.      航行情报人员岗位培训分为岗前培训、岗位资格培训、业务提高培训和新技术培训;

B.      学院航行情报人员培训按中国民航总局《民用航空航行情报人员岗位培训管理规定》执行;

C.      学院空管中心根据上级业务部门安排和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订航行情报年度或阶段正常业务培训计划。

5.9.4        情报员的执照管理与技术档案

A.      学院持照航行情报人员的考核、检查、暂停、注销、收回、恢复等管理工作由学院空管中心会同西南空管局航行情报机关共同完成;

B.      学院航行情报人员技术档案管理按民航总局《航行情报人员技术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C.      学院航行情报人员的培训记录、技术档案,工作奖惩情况由学院空管中心负责统一管理并报上级业务机关备案。

 

 

 

 

 

 

 

 

 

 

 

有意空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38#
发表于 2009-12-27 09:16:58 |只看该作者

5          飞行训练的运行管理fficeffice" />

6.1  飞行训练方针与训练原则

A.      学院飞行训练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循“积极领导、稳步前进、严格标准、提高质量”的原则,按批准的训练课程提纲和有关规定,组织与实施飞行;

B.      在组织飞行时必须正确处理安全、质量和进度三者的关系,尊重科学,认真分析主客观条件,把飞行训练建立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

6.2  飞行训练的组织与实施

6.2.1        训练的组织与实施要求

A.      飞行训练通常由飞行分院具体负责组织和实施;

B.      飞行训练包括四个阶段:飞行预先准备、飞行直接准备、飞行实施和飞行后讲评。学院训练飞行的组织与实施必须做好飞行四个阶段的工作;

C.      负责飞行四个阶段组织领导工作的飞行大队(分院)领导,在组织实施飞行训练过程中,不得召开和参加与飞行无直接关系的会议。

6.2.2        训练飞行的指挥

A.      学院训练飞行实行统一指挥和分区负责的原则;实施飞行训练时,通常应指定一名指挥员具体负责全场飞行的组织与和实施工作,必要时,还应设副指挥员。

B.      学院训练飞行的塔台和进近交通管制可以由飞行指挥员或持有现行有效管制员执照的管制员负责;学院内部航线的交通管制由分院、航站或学院空管中心的管制室负责;学院以外航线交通管制按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规定执行。

6.2.3        塔台训练飞行管制员的批准

学院的塔台训练飞行管制员应确实具备以下条件,并经分院(含)以上领导考试批准。

A.      已掌握、熟悉所指挥的机型性能;

B.      熟悉所飞课目的组织指挥方法,并具备一定的组织指挥能力;

C.      熟悉规则、细则、训练课程、教科书、飞行手册及有关规定;

D.      熟悉各种特殊情况的处置方法及告警援救程序;

E.      熟悉通信、导航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F.      熟悉本指挥区域内的地形和天气特点;

6.2.4        实施飞行时指挥员的派出

实施飞行训练时的正、副指挥员可以由以下人员担任:

A.      一个飞行大队组织飞行时,由大队领导或经过批准的飞行指挥员、空中交通管制员担任;

B.      两个大队或分院组织飞行时,由分院领导、飞行师或分院指定的大队领导、空中交通管制员担任;

C.      在同一机场分班组织飞行时,指挥员两班交接准备时间不少于三十分钟。

6.2.5        飞行计划的批准

6.2.5.1              批准权限

学院各种飞行都必须经过批准。各种飞行的批准权限如下:

A.      分院按训练课程内容有权批准所属教员、学生的训(熟)练飞行;有权批准学院航空器小修、定检工作后的试飞;

B.      学院除具备上述权限外,有权批准所属分院组织的训练飞行,学院航空器大大修后的试飞,以及按照本手册ffice:smarttags" />1.6.3规定所实施的紧急运行。

6.2.5.2              飞行机组与机长

A.      每次飞行,空勤人员应当编成机组,带飞时机长由飞行教员担任;如果机组中有两名以上飞行教员,应指定一名飞行教员为机长,并在飞行任务书中注明;检查飞行时,机长通常由检查员担任;

B.      单飞时机长由单飞的学生驾驶员担任;

6.2.5.3              飞行计划的制订

飞行计划是实施飞行的依据,制订计划应根据:

A.      课程训练内容和上级给予的任务;

B.      学生的训练进度、身体情况以及上个飞行日任务完成情况和飞行间断的时间;

C.      航空器、器材、机场和各种保障设备的情况;

D.      飞行计划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a)      航空器国籍登记号和无线电呼号(如需要);

b)      航空器的型号,或者如编队飞行,每架航空器的型号及编队的航空器数量;

c)      机长的姓名和地址,或者如编队飞行,编队指挥员的姓名和地址;

d)      起飞地点和预计起飞时间;

e)      计划的航线、巡航高度(或飞行高度层)以及在该高度的真空速;

f)      第一个预定着陆地点和预计飞抵该点上空的时间;

g)      装载的燃油量(以时间计)

h)      机组和搭载航空器的人数;

i)      预计使用的备降机场;

j)      局方和空中交通管制要求的其他任何资料。

6.2.5.4              飞行计划的申请和批复

A.      一切飞行都应当预先申请,并且经过批准后方能执行;

B.      飞行计划由飞行大队在计划飞行的前一日书面提交分院(航站)管制室,报分院领导审批。紧急运行计划按照本手册1.6.3规定执行;

C.      分院(航站)管制室经审批同意后,通常在飞行前一日11时前(北京时)、特殊情况下在19时前(北京时),将飞行计划以AFTN格式电报上报学院及相关管制室;

D.      学院管制室将次日全院飞行计划报飞行值班领导审批同意后,以传真形式向成空7分队及西南空管局管制中心提出申请,最迟在起飞前5小时批复,跨区域飞行还须报总局空管局运控中心批复;

E.      学院管制室根据飞行值班领导及相关军事部门及民航管制部门批复意见以AFTN格式电报向分院(航站)发出是否同意次日飞行计划的批复;

F.      分院、航站管制室在规定的时限未收到批复电报,即表示被批复,并具体承办飞行通知书,通知有关单位。临时飞行任务的申请,不论是否同意,都应当及时批复,未得到批复不能执行。

6.2.5.5              飞行计划的更改和取消

A.      飞行计划的更改由申请单位按申报程序,在计划申请的有效时限内申请更改;

B.      更改的飞行计划按计划批准程序批准;

C.      飞行计划实施后由于特殊情况机长决定需要更改时,应及时报告实施指挥的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批准,情况紧急时可边更改计划边报告;

D.      飞行计划的取消由申请单位提交分院(航站)管制室;当批准的飞行计划生效后,机长拟取消该飞行时,必须向空中交通管制机构报告;

E.      分院(航站)管制室将提交的取消计划以AFTN电报格式向学院管制室及相关管制室发出取消信息;

F.      学院管制室将取消的飞行计划通报成空7分队及西南空管局管制中心;

G.      学院飞行值班领导有权更改和取消任何飞行计划。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39#
发表于 2009-12-27 09:17:16 |只看该作者

6.2.1        飞机的放行fficeffice" />

6.2.1.1              飞行放行单和舱单

A.      飞行放行单是学院认可的放行方式;

B.      学院飞行放行单包含以下内容:

a)      日期、航班号(若需要)、航空器型别;

b)      起飞时间、航空器登记号;

c)      起飞机场、飞行航线、目的地机场;

d)      备降机场、起飞油量;

e)      管制员、机长的签名;

f)      其他放行时需要特别注明的事项(如目视或仪表飞行、学员单飞等)。

C.      飞行放行单的有效时限从双方完成签字起至新的放行单再次签发或本次任务结束止;

D.      飞行放行单在时效期内管制员和机长各保留一份;

a)      学院CE525Y7PA42在飞机起飞前,调度室应当制定装载舱单,并对其准确性负责。机长在收到并核实装载舱单后方可起飞。舱单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      乘客人数;

2)      装载后飞机的总重;

3)      该次飞行的最大允许起飞重量;

4)      重心限制;

5)      装载后的飞机重心,但如果飞机根据装载表或其他经局方批准的方法进行装载,能够确保装载后的飞机重心不会超出批准的限制,则不需要计算真正的重心。在该种情况下,需在舱单上注明,根据装载表或其他经批准的方法,该飞机的重心在限制之内;

6)      飞机的登记号;

7)      本次飞行的始发地和目的地;

8)      机组成员的姓名及其机组职位。

b)      飞机的机长应当将完整舱单随飞机携带至目的地。学院应在其主运行基地或另一局方同意的地点保留舱单至少30个日历日。

E.      学院各主运行基地必须保留飞行放行单至少30个日历日。

6.2.1.2              放行天气要求

A.      已获得天气实况报告、预报或任何两者的综合情报资料,能够表明起飞机场的天气条件和预计到达飞行目的地及备降机场时,天气条件等于或高于学院运行规定的最低运行标准,管制员和机长才可签字放行;

B.      当已知或预报航路上和起飞机场上空有低空风切变、结冰、雷雨等不可绕飞的危险天气时,禁止放行。

6.2.1.3              放行程序

A.      准备

管制员根据飞行训练计划于开飞前1小时收集以下信息资料:

a)      起飞、经停、目的地和备降机场的天气报告和预报以及航路天气预报等气象资料;

b)      航空器准备情况;

c)      根据确定业载、业载不确定时使用最大业载或可能的最大载量进行所需油量及其它有关性能计算;

d)      航路、机场设施和空管交通服务情况;

e)      最新航行通告;

f)      影响飞行的其它情况。

B.      文件提供

a)      管制员根据机组起飞前1小时提供的飞行领航计划,以AFTN格式于飞机请示开车前45分钟(不得早于45分钟)向有关部门发出;

b)      将已填写的放行单以及最新可得到的气象资料包括航路重要天气(颠簸、雷暴、低空风切变等)预报资料及最新航行通告等资料提交飞行机组。

C.      确认放行的其他条件

凡遇下列情况之一禁止放行

a)      机组未达到最低成员配置,或由于思想、技术、身体等原因不适于该次飞行;

b)      飞行机组未校对该次飞行所需航行情报资料;

c)      机组未携带飞行任务书、飞行放行单、气象情报、飞行人员执照、航行资料及其他必须的各类飞行文件或机载资料不全;

d)      航空器存在低于(最低放行清单)规定的故障;

e)      航空器表面覆盖有冰、雪、霜;

f)      低于规定数量的备用燃油;

g)      装载超重或载重平衡不符合规定;

h)      航线或机场的地面保障设施发生故障不能保证飞行安全;

i)      在禁区、危险区、限制区和机场宵禁的有效时间内;

j)      机场关闭期间。

D.      签署飞行放行单

学院所属机场由所在机场管制员与机长完成航空器放行;确认所有飞行条件符合学院安全运行标准后,管制员和机长共同在飞行放行单上签字;

E.      放行后的资料提供

飞行放行后机组应利用甚高频电台与管制室保持联系,管制员及时将可能的新的变动信息告诉机组,当初始放行条件发生变化,航空器无法按初始放行条件运行时,管制员应通告机组,并进行初始放行更改;

F.      重新放行

航空器需要重新放行时,管制员应主动向飞行机长提供已填写的放行单或用电话与机长进行重新放行;并提供最新的天气资料和航行通告,如机长未收到新放行单或放行电话,应主动与管制室联系,获得新的放行资料:

a)      航空器起飞后因故返航,管制员应进行重新放行;

b)      初始放行完成后更换机长应重新放行;

c)      初始放行完成后需更改飞行航线或目的地机场应重新放行。

6.2.1.4              外站放行规定

A.      外站放行

a)      学院以外机场由机场所在报告室管制员代理完成航空器放行工作;

b)      具备AFTN格式电报或传真条件的机场也可由航空器所属单位管制室管制员与机长通过电报、传真签字完成航空器放行;

B.      学院未规定最低运行标准机场的放行

a)      机场及相关设施适合该航空器运行;

b)      遵守航空器《飞行手册》及经批准的学院运行限制;

c)      根据适用于在经批准机场实施运行的签派规则放行;

d)      该机场天气条件等于或高于该机场局方批准的或规定的最低天气标准。

C.      飞至临时使用机场

学院航空器飞至临时使用机场时,所属地管制员或机长必须确认运行条件符合学院运行对该机场的要求;

D.      在基地以外的机场着陆后,航空器发生故障或发生不正常情况需要维修时,若与该单位签有维修协议,机长应通知维修单位进行维修。若未签维修协议,机长应通知基地派人进行维修。若仪表或设备发生故障/失效,由机长和维修人员按机型《最低放行清单》共同决定是否放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40#
发表于 2009-12-27 09:17:37 |只看该作者

6.2  飞行运行一般规则fficeffice" />

6.2.1        运行禁止载运的物品

学院航空器禁止载运法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载运的麻醉药品、大麻、抑制或兴奋药剂或物资,除非得到法律或政府机构批准而载运。

6.2.2        飞行运行人员配备要求

学院飞行教学必须配备充足的飞行和地面理论教员,以及法规要求和保证飞行安全必须的航空器维护、空中管制、训练保障的人员。

A.      各分院飞行教员与飞行学生一般按照不超过15的的比例配备;

B.      每个经批准的课程必须配备一名主任教员和一名以上助理主任教员,主任教员和助理主任教员可以负责多门训练课程,但必须符合各课程对其资格的要求;

C.      检查教员按照每50名学生配备一名;

D.      飞行运行中担任航空器维护、空中管制、训练保障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工作程序和岗位职责的培训,具体的培训目的和要求见本手册相关章节和各运行管理分册。

6.2.3        飞行教学和飞行考试要求

A.      在飞行教学和飞行考试中,但任教员和考试员的人员必须完全合格于在该航空器上担任机长;

B.      在飞行教学和飞行考试中使用的航空器必须为取得标准适航证、具有中国国籍和功能齐全的双套操作装置。

C.      航空器在用于下列飞行考试时,除接受考试的驾驶员外,在另一驾驶员座位上的驾驶员应当具备胜任机长的能力:

a)      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飞行考试;

b)      在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上增加级别或型别等级的飞行考试。

6.2.4        模拟仪表飞行要求

在学院航空器进行模拟仪表飞行时,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A.      接受模拟仪表飞行训练的人员必须有遮挡装置对外界进行遮挡;

B.      另一座位上驾驶员必须至少持有私用驾驶员执照,并带有适合于该学航空器的类别和级别等级;该座位上驾驶员必须具有足够的前方和两侧的视野对外界进行观察。

6.2.5        航行优先权规则

A.      飞行中航空器驾驶员必须注意观察,以便发现并避开其他航空器。驾驶员必须为具有航行优先权的航空器让出航路,并不得以危及安全的间隔在其上方、下方或前方通过;

B.      遇险的航空器享有优先于所有其他航空器的航行优先权;

C.      在同一高度上对头相遇,应当各自向右避让,并保持ffice:smarttags" />500以上的间隔;

D.      在同一高度上交叉相遇,驾驶员从座舱左侧看到另一架航空器时,应当下降高度;从座舱右侧看到另一架航空器时,应当上升高度;

E.      学院航空器应当给无动力航空器和拖曳其他航空器或物件的航空器让出航路;  

F.      从一架航空器的后方,在与该航空器对称面小于70°夹角的航线上向其接近或超越该航空器时,被超越的航空器具有航行优先权。而超越航空器不论是在上升、下降或平飞均应当向右改变航向给对方让出航路。此后二者相对位置的改变并不解除超越者的责任,直至完全飞越对方并有足够间隔时为止;

G.      当两架或两架以上学院航空器为着陆向同一机场进近,高度较高的航空器应当给高度较低的航空器让路,但后者不能利用本规则切入另一正在进入着陆最后阶段的航空器的前方或超越该飞机。已经进入最后进近或正在着陆的航空器优先于飞行中或在地面运行的其他航空器,但是,不得利用本规定强制另一架已经着陆并将脱离跑道的航空器为其让路;

H.      一架学院航空器得知另一架航空器紧急着陆时,应当为其让出航路;

I.      在机场机动区滑行的航空器应当给正在起飞或即将起飞的航空器让路。

6.2.6        高度规则

A.      最低安全高度

学院航空器运行时,必须保持一个当动力装置失效紧急着陆时,不会对地面人员或财产造成危害的高度;除起飞或着陆需要以外,不得低于以下高度运行:

a)      在人口稠密区、集镇或居住区的上空或者任何露天公众集会上空,航空器的高度不得低于在其6002000英尺)水平半径范围内的最高障碍物以上3001000英尺);

b)      在人口稠密区以外地区的上空,航空器不得低于离地高度150(500英尺)。但是,在开阔水面或人口稀少区的上空不受上述限制,在这些情况下,航空器不得接近任何人员、船舶、车辆或建筑物至150(500英尺)以内;

c)      在对地面人员或财产不造成危险的情况下,直升机可在低于本条(2)(3)款规定的高度上运行。此外,直升机还应当遵守局方为直升机专门规定的航线或高度;

d)      PA42Y7/100CE525飞机昼间目视飞行时,不得低于离地面或最高障碍物以上3001000英尺);夜间飞行时,按照本节B款执行。

B.      按仪表飞行规则运行的最低高度

学院航空器按仪表飞行规则(IFR)运行时,除起飞和着陆需要外,必须遵守下列最低飞行高度的规定:

a)      在进入机场区域内飞行时,不得低于仪表进近图中规定的最低扇区高度,在按照进离场程序飞行时,不得低于仪表进离场程序中规定的高度。在没有公布仪表进离程序或最低扇区高度的机场,在机场区域范围内,航空器距离障碍物的最高点的高度,平原地区不得小于300,高原、山区不得小于600

b)      按仪表飞行规则飞行时,在距预定航路中心、航线两侧各25公里水平距离范围内,在平原地区不得在距最高障碍物400的高度以下,在高原和山区不得在距最高障碍物600的高度以下飞行。

C.      高度表拨正程序

a)      规定过渡高度和过渡高度层的机场。学院航空器起飞前,应当将机场修正海平面气压QNH的数值对正飞机上气压高度表的固定指标;起飞后,上升到过渡高度时,应当将气压高度表的气压刻度1013.2百帕对正固定指标。着陆前,下降到过渡高度层时,应当将机场修正海平面气压QNH的数值对正气压高度表的固定指标;

b)      规定过渡高和过渡高度层的机场。航空器起飞前,应当将机场场面气压的数值对正气压高度表的固定指标;起飞后,上升到过渡高时,应当将气压高度表的气压刻度1013.2百帕对正固定指标。降落前,下降到过渡高度层时,应当将机场场面气压的数值对正气压高度表的固定指标;

c)      在没有规定过渡高度或过渡高和过渡高度层的机场。航空器起飞前,应当将机场场面气压的数值对正气压高度表的固定指标;起飞后,上升到600高时,应当将气压高度表的气压刻度1013.2百帕对正固定指标。降落前,进入机场区域边界或者根据机场空中交通管制员的指示,将机场场面气压的数值对正气压高度表的固定指标;

d)      高原机场。航空器起飞前,当气压高度表的气压刻度不能调整到机场场面气压的数值时,应当将气压高度表的气压刻度1013.2百帕对正固定指标(此时高度表所指的高度为假定零点高度);降落前,如果气压高度表的气压刻度不能调整到机场场面气压的数值时,应当按照着陆机场空中交通管制通知的假定零点高度(飞机接地时高度表所指示的高度)进行着陆。

D.      巡航高度和飞行高度层

a)      学院航空器驾驶员在按仪表飞行规则巡航平飞或按目视飞行规则在离地900以上做水平巡航时,必须保持空中交通管制指定的按以下b)款标准划分的高度或飞行高度层;

b)      仪表飞行规则的巡航高度和飞行高度层按以下标准划分:

1)      真航线角在0°179°范围内,飞行高度由9008100,每隔600为一个高度层;高度9公里以上每隔1200为一个高度层;

2)      真航线角在180°359°范围内,飞行高度由6008400每隔600为一个高度层;高度在8400以上,每隔1200为一个高度层;

3)      飞行高度层根据标准大气压条件下假定海平面计算。真航线角从航线起点和转弯点量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5-4-30 15:11 ,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