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帅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运行手册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71#
发表于 2009-12-27 09:27:38 |只看该作者

7.3.5.1              教学法研究制度fficeffice" />

A.      教学法研究是教员完成教学训练任务的重要保证。受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制约,也受学生认识规律的制约。为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应和学生的任认识规律相适应;

B.      教学法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学生的状况,找出适合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教学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C.      教学法研究会议应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由由主任教员、助理主任教员或检查教员组织;

D.      会议一般采用中心发言、讨论、主持人总结的程序。中心发言人应事先指定并做好准备。中心发言的内容应有对学生状况的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学上应该采用的方法;实施程序、实施方法和安全上应注意的问题;

E.      参加会议的人员应对中心发言的内容进行讨论,提出个人的见解和意见;

F.      会议主持人应对中心发言所涉及的内容、大家讨论的意见进行归纳作出总结,以便在教学实践中落实;

G.      上述内容应记入专用的教学法会议研究研记录本,作为教学资料保存。记录规范是:

A.       常规项目:研究题目、会议日期、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和主讲人等;

B.        主讲人发言的重点内容;

C.       安全注意事项;

D.       其他人员发言重点内容;

E.        主持人的研讨主题小结;

F.        会议主持人、记录者签字。

7.3.5.2              教学要求

(内容待编)

7.4  训练记录

7.4.1        训练记录文件的内容和要求

A.      学院必须对注册经批准的训练课程的学员建立并保持记录。该记录必须包括下列内容:

a)      学员入学注册日期;

b)      按时间顺序记录的该学员接受训练的课目和飞行操作动作的《训练记录》,以及该学员所参加考试的名称和成绩;

c)      结业日期、中止训练的日期或者转校日期。

B.      学员飞行经历记录本的记录,不能替代以上的记录要求;

C.      当学员结业、中止训练或者转校时,该学员的记录必须由负责该课程的主任教员签字证明;

D.      学院必须从下列日期开始,保存本条要求的每个学员的记录至少5年:

a)      学生在该课程结业的日期;

b)      学生中止该课程的日期;

c)      转校日期。

E.      在客户提出要求时,学院必须提供客户送培学生训练记录的复印件。

7.4.2        《训练记录》的填写与管理要求

A.      学生转入训练分院后,由飞行大队负责建立其《训练记录》,填写《学员飞行训练课程注册表》;

B.      飞行教员在完成学生每课飞行训练科目后,负责填写学生每课的《训练记录》。填写应详细、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完成后教、学员双方签字;

C.      学生按照提纲完成执照和等级课程的每一阶段训练后,应由飞行教员、检查教员或助理主任教员(或大队、中队飞行干部)共同填写《学生阶段训练报告表》。飞行委任检查代表在完成学生实践考试,填写相应的《实践考试工作单》后,飞行大队负责将《实践考试工作单》复印件添加在学生《训练记录》中;

D.      训练课程除执照和等级考试外的阶段检查,可以由检查教员完成后,填写对应的训练记录;

E.      飞行大队助理负责及时收集训练记录材料,按照《学员飞行训练课程注册表》、每课《训练记录》、《实践考试工作单》和《学生阶段训练报告表》的顺序建册存档,同时规范保存电子训练记录档案;

F.      学生《训练记录》原件由分院保存,根据CCAR141的要求,保存期限为5年;

G.      《训练记录》可在航空公司要求的情况下,由分院训练机关按执照和等级训练阶段向公司以训练情况通报的形式提供;也可在学生完成全部课程后,将《训练记录》复印件作为学生技术档案转发航空公司,分院训练机关对《训练记录》的发放应记录、存档。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72#
发表于 2009-12-27 09:27:56 |只看该作者

7.4.1        飞行训练管理系统》的管理与使用要求fficeffice" />

(内容待编)

7.4.2        记录和文件的保存

A.      分院安监部应配备充足的人员和设备,按照期班保存学生的训练记录;

B.      分院安监部训练科保存学生训练记录的内容:

a)      学生驾驶员执照复印件;

b)      私用驾驶员执照复印件;

c)      执照和等级课程训练记录;

d)      实践考试申请表和局方批复;

e)      私用驾驶员执照、仪表等级和商用驾驶员执照申请材料。

C.      飞行安全技术处保存学生训练记录的内容:

a)      商用驾驶员执照复印件;

b)      实践考试申请表和局方批复。

D.      以上学生训练记录保存至少5年;

E.      《飞行训练管理系统》电子文档保存内容:

(内容待编)

7.4.3        记录检查

A.      飞行大队应定期检查飞行《训练记录》和飞行经历记录本的填写情况,及时纠正错填和漏填;

B.      分院安监部应配合飞行大队,规范《训练记录》填写,对于执照和等级申请材料应保证填写正确,完整保存《训练记录》;

C.      学院飞行安全技术处应及时修订《训练记录》,对于在《训练记录》填写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并定期检查分院《训练记录》填写和保存情况。

7.5  训练计划安排政策

7.5.1        理论课最多允许的学生数量

由授权教员进行理论授课时,最多允许50名学生同时上课。

7.5.2        飞行训练小组最多允许的学生数量

每一飞行训练小组最多允许的学生数量为8名学员。

7.5.3        学生日、周、月训练时间限制

7.5.3.1              理论训练时间

A.      学生每日最多允许的理论训练时间为6小时;

B.      学生每周最多允许的理论训练时间为30小时;

C.      学生每月最多允许的理论训练时间为120小时。

7.5.3.2              学生模拟机(训练器)训练时间

A.      学生每日最多允许的模拟机(训练器)训练时间为4小时;

B.      学生每周最多允许的模拟机(训练器)训练时间为25小时;

C.      学生每月最多允许的模拟机(训练器)训练时间为100小时。

7.5.3.3              飞行训练时间

A.      学生每日最多允许的飞行训练时间为4小时,其中夜间不超过3小时;

B.      学生每7个日历日内最多允许的昼间飞行训练时间为20小时,夜间为15小时;

C.      学生每月最多允许的昼间飞行训练时间为60小时,夜间为30小时。

7.6  先前具有飞行经历人员的训练

7.6.1        过去飞行经历的认可

A.      先前具有的飞行经历包括:军队转入民航前部队的飞行经历、在其他CCAR141部批准的学校的训练课程进行训练经历和通过其他方式积累或接受训练的飞行经历。为了获取执照或等级,需要在学院进行补充训练的人员,先前具有的飞行经历需要得到局方的认可;

B.      在其他CCAR141部批准的学校的训练课程中获得的航空知识和飞行经历,学员应出示先前接受训练机构的训练种类、训练量、阶段检查和课程结束考试成绩的书面证明。学院在审查后,应对其进行理论考试和熟练检查,通过后,承认其先前的知识和经历,但承认的知识和经历不超过其申请执照和等级训练课程包含课时的50

C.      如果先前的航空知识和飞行经历不是在CCAR141部批准的训练课程中获得的,学员应出示先前接受训练机构的训练种类、训练量、阶段检查和课程结束考试成绩的书面证明。学院在审查后,应对其进行理论考试和熟练检查,通过后,承认其先前的知识和经历,但承认的知识和经历不超过其申请执照和等级训练课程所包含课时的25%。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73#
发表于 2009-12-27 09:28:14 |只看该作者

7.6.1        先前具有飞行经历人员的训练fficeffice" />

A.      受训人飞行经历得到认可后,学院根据其申请执照的种类和等级,按照法规要求制定训练提纲;

B.      受训人认可训练提纲后,向所在民航地方管理局提供提纲进行审批,并获得书面批复;

C.      受训人应通过局方组织的所申请执照的种类和等级对应的理论考试;

D.      受训人参加训练时,必须持有必须的飞行证件,如有效的飞行执照或学生执照、学体检合格证和空勤登机牌,以及《驾驶员记录簿》和《飞行经历记录本》;

E.      学院按照局方批复组织训练,在课程结束时,申请局方指定考试员对受训人进行实践考试;

F.      考试通过后,学院向受训人颁发结业证书,并协助其准备办理执照所需材料。

7.7  结业证的颁发

A.      对于注册训练的每一个学员,在其完成训练课程时,并通过了课程结束考试,学院将统一颁发结业证书;

B.      结业证书内容:

a)      学院的名称和合格证编号;

b)      接受结业证书的学员姓名和结业证书编号;

c)      训练课程名称;

d)      结业日期;

e)      声明该学员已圆满完成经批准的训练课程的每一阶段训练,考试成绩合格;

f)      由负责该训练课程的主任教员对结业证书中所列内容的签字证明;

g)      声明该学员完成了该训练课程中要求的转场飞行训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74#
发表于 2009-12-27 09:28:31 |只看该作者

fficeffice" /> 

附件1:飞行训练情况报告表(样表)

 


飞行训练情况报告

                                                                                        

学生姓名:                               训练单位:

训练课程:                               训练阶段:

                 同学在         月至         月进行的                    阶段训练中,没有达到提纲训练标准的要求,无法推荐其参加阶段考试。主要的问题是:

                                                                                               

                                                                                               

                                                                                     

                                                                                      

本阶段未推荐次数:                       

飞行教员签字:                           日期:                  

飞行检查情况(若需要):

                                                                                           

                                                                                          

                                                                                           

检查员签字:                             日期:                   

主任教员处理意见:

                                                                                          

                                                                                          

主任教员签字:                           日期:                   

 

 

附件2 :飞行检查(考试)不合格通知单(样表)

 

飞行检查(考试)不合格通知单

                                                                                       

学生姓名:                          训练单位:

训练课程:                          训练阶段:

               同学在            日进行的                    阶段考试中,没有达到提纲训练标准的要求,结论为不合格。主要的问题是:

                                                                                              

                                                                                              

                                                                                               

                                                                                               

考试员签字:              学生签字:             日期:                      

飞行教员训练情况报告:

                                                                                           

                                                                                          

                                                                                           

本阶段未通过次数(含):                             

累计阶段未通过次数(含):                 飞行教员签字:               

主任教员处理意见:

                                                                                          

                                                                                           

                                                                                           

主任教员签字:                                日期:                   

 

 

 

 

 

 

 

 

 

 

 

 

有意空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75#
发表于 2009-12-27 09:28:51 |只看该作者

7          空管保障fficeffice" />

8.1  飞行监控

8.1.1        飞行监控基本原则

A.      学院管制员(指挥员)必须充分利用各种通讯手段或其他适用方法对每架运行中的飞机实施监控,了解飞机的运行动态;

B.      在场内、航行、院内转场飞行期间,机长应通过电台与管制员保持不间断联系,及时发位置报告点和相关情况,以便管制员准确掌握飞机位置及其运行情况;

C.      管制员承担的监控责任应从飞机起飞、进入所管辖的控制区或接收别的管制部门移区交的飞机开始持续到飞行着陆或超出管制员的控制区域(在进入下一飞行区前,应完成与接替管制部门的管制员之间的移交协调)或者已由另一名管制员正常换班为止;

D.      学院管制范围以外的飞行监控,由学院各相关管制室负责通过AFTN格式电报或直拨电话、传真等形式与飞行航线沿途有关管制室进行信息交流,掌握飞机动态。

8.1.2        飞行监控的基本内容

    管制员应对以下情况严密监控,确保飞行的正常实施。

A.      飞机位置监控;

B.      气象监控;

C.      航空器适航状况监控;

D.      ATC航路情况的监控;

E.      对地面资源的可用性的监控。

8.1.3        监控手段及通信使用

8.1.3.1              地空通信

学院各管制室及起居线塔台均建立地空甚高频无线电台与飞行运行中的飞机保持通信联络。学院地空甚高频无线电台的呼号、覆盖范围及操作程序见本手册相关章节。

8.1.3.2              地对地通信

学院建立地面服务电话(传真)系统、国内电信(SITA/AFTN)网络和作为地面通信使用的电话系统以及相关的电脑网络连接。

8.1.3.3              管制员(指挥员)的飞行监控手段

A.      学院的地空通信网络;

B.      学院的地面通信网络;

C.      专业电报网络;

D.      起飞、目的站报告;

E.      相关的 ATC报告。

8.1.4        非正常运行情况处置

A.      场内飞行超过预计强制报告点时间30秒无报告,管制员连续呼叫飞机多次无应答(管制员与其它飞机联系正常)和航线飞行超过预计强制报告点时间5分钟内并且管制员连续多次呼叫飞机无应答(管制员与其它飞机联系正常),视为通讯联络失效,按本手册ffice:smarttags" />6.3.12有关通讯联络失效规定执行;

B.      在运行监控中机长报告或管制员发现的非正常运行情况,按学院空管紧急情况处置程序执行;

C.      在得知外站飞行运行中发生的不正常情况,管制员应及时向学院飞行值班领导报告,并及时将值班领导的处置意见通报相关部门。

8.1.5        记录与报告

A.      在训练飞行监控中的不正常情况,管制员应做详细记录,并将记录资料保存3个月以上;

B.      在飞行监控中的不正常情况,管制员除及时报告学院值班领导外,应按《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有关不正常事件报告的程序及规定执行。

8.2  机场电磁环境和场地保护环境管理

由各机场和当地无委联合划定,其区域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机场围界所设定的范围;第二部分为机场跑道范围。在机场净空区域内设置的各类无线电台(站)的单位,均应符合《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GB636486、《VHF/UHF航空无线电通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GJBz2009392以及《关于保护机场净空的规定》的要求,不得对民航各类无线电台(站)产生有害干扰;台站场地保护环境和场地规范严格按《航空无线电导航台和空中交通管制雷达站设置场地规范》执行。

8.3  频率和呼号管理

8.3.1        频率和呼号的申请

A.      无线电通信导航台站在建设过程中,应预先根据该台站的业务性质,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并经学院无委办向总局无委办申请该台站的频率和呼号。总局无委办批复后,使用单位递交当地无委备案;

B.      无线电对讲机的频率由使用单位向当地无委申请,批复后报学院无委办备案。

8.3.2        频率的调整程序

A.      需要调整频率,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并经学院无委办报总局无委办批准后方可实施;

B.      实施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确定不会出现被干扰或干扰其他无线电业务时,发布频率变更的航行通报通知相关单位后投入;

C.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使用未批准的频率,也不得擅自更改、转让、出租或变相出租频率。

8.3.3        学院所属机场地空甚高频频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76#
发表于 2009-12-27 09:29:08 |只看该作者

单位fficeffice" />

TWRMHZ

APPMHZ

ACCMHZ

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管制室

 

 

123.6

广汉机场

128.200

120.300

122.050

新津机场

130.300

122.250

125.000

128.500

洛阳北郊机场

118.000

125.450

125.000

绵阳南郊机场

118.000

128.300

129.200

遂宁机场

129.750

128.500

122.100

备用频率

129.600               

129.450

130.000

备注:备用频率为各机场的公用频率

8.1  无线电频率相互有害干扰的处理

8.1.1        应遵循的原则

    处理无线电频率相互有害干扰,应遵循带外让带内、次要业务让主要业务、后用让先用、无规划让有规划的原则,特殊情况,报上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协调。

8.1.2        频率干扰的申诉和处理

A.      民用航空各类无线电业务均属于安全业务,不应受到有害干扰。当民用航空无线电台受到干扰时,机组或地面操作使用人员应当将干扰情况,包括干扰性质、干扰台频率、呼号、出现时间和信号强度,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填写《有害干扰报告表》报学院无委办;

B.      民用航空各类无线电台站相互间产生的有害干扰,有关部门在收到有害干扰的报告后,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干扰,对已查明的有害干扰源,由学院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令其关闭或应视情况报民航总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处理;

C.      民用航空各类无线电台站受到国内其他非民航无线电台站或不明干扰源的有害干扰,有关部门收到后,应当报请当地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协助查明干扰源,采取措施消除干扰,同时报学院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并逐级上报,仍不能消除有害干扰时,应经民航总局无委会报请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协调解决。

8.2  机载电台的检测和执照申办

8.2.1        航空器电台执照的说明

A.      航空器电台执照是航空器无线电台合法使用的证明, 航空器电台执照分为正式执照和临时执照两种:

a)      正式执照由民航总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核发,有效期为三年;

b)      临时执照适用于航空器初次启用、初次入境、末次离境以及试飞的航空器。由学院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核发,有效期为三个月。航空器使用单位应在航空器临时电台临时执照有效截止日期前一个月按正常程序向学院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申请,经检测合格,到民航总局无线电管理机构办理航空器电台正式执照。

B.      航空器使用单位至少需在航空器启用前三个月通过学院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向民航总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书面申请选择呼叫编码;

C.      航空器使用单位至少需在航空器启用前二个月通过学院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向民航总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书面申请电台呼号或识别号;

D.      航空器使用单位至少需在航空器启用前一个月,持有关技术资料,向学院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填报《无线电台执照申请表》一式两份,学院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应派技术人员对航空器电台进行现场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填写《无线电台检查表》,签署意见;

E.      航空器使用单位至少需在航空器启用前一周,持《航空器无线电台执照申请表》、《航空器无线电台检查表》和机务部门提供的自动定向仪接收机、指点标接收机、导航接收机ILSDVOR/DME、二次雷达应答机的校准报告,到民航总局无线电管理机构办理航空器电台执照;

F.      航空器使用单位如继续使用航空器,应在无线电台执照有效期截止日期前二个月前向学院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请,经再次检查,到民航总局无线电管理机构办理航空器电台执照换发手续,原执照交回;

G.      航空器报废时,使用单位或所有权单位应在报废前二个月内,将无线电台执照交回民航总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

H.      航空器所有权转移时,使用单位或所有权单位,应将无线电台执照交回民航总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新使用单位应按正常程序办理航空器无线电台执照。

8.2.2        航空器无线电台检查内容

A.      通信发信机的工作频率、功率,计算偏差;

B.      检查由申请单位提供的导航接收机和二次雷达应答机的校准结果报告。

8.3  紧急与遇险通信

A.      在飞行过程中。地空通信失去联系时,值班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应当立即通知通信台站值班领导,立即采取恢复通信联络的措施,检查主用和备用通信设备,保证良好可用。在主用、备用、应急频率上保持不间断守听,并通知开放一切可能供航空器通信联络的地空台,连续发送管制指令和气象情况,或者通过其他航空器电台转报,直至恢复通信联络;

B.      其他地面电台和航空器电台听到飞机遇险信号时,应尽量停止无线电发信,注意守听,必要时协助遇险航空器转告遇险情况;

C.      航空器发生迷航、失去通信联络等特殊情况时,通信导航雷达部门应当按空中交通管制员的通知,开放一切可供利用的通信导航雷达设备,提供各种通信导航雷达保障。

8.4  无线电通信纪律和保密

8.4.1        使用航空器无线电通信设备纪律

A.      禁止与非规定的电台联络,不准冒用、伪造呼号或作不表明身份的发射;

B.      按规定的程序、通信方式和通信资料进行工作;

C.      通信工作中要密切协作,禁止在机上争执、拍发不友好的信号和私人通话、通报;

D.      非工作时间,禁止使用电台设备。工作时间内不得使用通信设备收听和拍发与工作无关的无线电信号。

8.4.2        保密规定

A.      在使用航空无线电台工作中,必须遵守国家保密规定。不得使用明码电报及明语在无线电通信业务中传递涉及保密的事项,不准向无关人员泄露任何电报、无线通话、通信导航资料、台址资料等的内容;

B.      对违反通信纪律和保密的人员,应当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C.      对违反保密法的,应依法处理。

8.5  气象业务管理

学院新津机场、广汉机场、洛阳机场、绵阳机场和遂宁机场的气象设施和设备,必须由持有有效执照的观测、预报、气象机务专业人员,按章开展业务,学院空中交通管理中心负责管理学院的气象业务。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77#
发表于 2009-12-27 09:29:24 |只看该作者

8.1  通信导航管理fficeffice" />

8.1.1        概述

A.      学院通信导航系统是空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是为飞行安全提供准确、迅速、稳定、可靠的航空电信固定业务和航空电信移动业务的保障;

B.      学院空中交通管理中心是全院通信导航系统的业务机关,负责通信导航系统的整体规划和管理;

C.      学院五个机场必须建立合格的通信导航队伍,各自负责所属机场的通信导航设备的运行和管理。

8.1.2        设备运行管理

A.      运行组织

a)      设备运行不能低于最低运行标准;

b)      台站是组织和实施通信导航设备运行的基层单位,各台站必须根据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指定岗位责任制、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值班人员职责、应急程序、开关机程序、设备故障处理程序等;

c)      值班人员应按时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统计设备运行质量指标,分析可能引起设备运行不正常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差错,杜绝事故的发生,保证设备按规定安全运行。

B.      通信导航设备换机时限要求

 通信导航设备从主机交换到备机工作的换机时限不能超过以下标准:

a)      高频对空通信:1

b)      甚高频对空通信:30

c)      空管地面通信:1

d)      仪表着陆系统(Ⅰ类)

1)      航向:10

2)      下滑6

e)      全向信标、测距设备:10

f)      无方向性信标、指点标

1)      人工交换:2

2)      自动:10

C.      通信导航设备运行正常率的要求

a)      无线通信设备:99.98%

b)      有线通信设备:99.97%

c)      导航设备:99.98%

D.      通信导航设备完好率的要求

a)      无线通信设备:90%

b)      有线通信设备:90%

c)      导航设备:90%

E.      各种通信导航设备在运行中不能提供正常保障的时限要求

a)      高频对空通信:5

b)      航路甚高频对空通信:1

c)      终端区甚高频对空通信:30

d)      航管地面通信:3

e)      其他地面通信:10

f)      仪表着陆系统:30

g)      全向信标、测距设备:1

h)      机场导航台:3

i)      航路导航台:5

j)      发电机组:5

F.      设备维护

a)      各种通信导航设备均应按照《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规程》附件中该种设备的运行维护规程,做好维护工作。新型号的设备在启用后半年内,必须按照规定格式编写出该设备的维护规程,经总局空管局批准后列入本规程的附件;

b)      在维护的过程中,必须按照本规程附件规定的项目、内容、步骤和方法实施日维护和定期维护。认真检查和调整,使设备的性能达到规定的标准。实施过程中,必须使用经过校准的仪表和工具,针对设备特点,防止静电、漏电、大电流或过热损坏元器件;

c)      设备检查如涉及到设备运行不稳定或中断通信导航信息,应提前通知航行管制部门。

8.1.3        学院通信导航系统设备应急预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78#
发表于 2009-12-27 09:29:50 |只看该作者

8.1.1.1              重大故障报告规定fficeffice" />

A.      学院通信导航系统设备发生重大故障是指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设备故障:

a)      已经导致航线或航路流量控制或管制方式的改变;

b)      已经造成机场飞行训练不能正常进行或机场关闭;

c)      已经影响到区域或系统正常运行;

d)      机场转报系统、内话系统等重要设备故障;

e)      由于人为等其他原因已经造成的系统设备严重差错。

B.      发生本规定所定义的设备重大故障后的报告程序和报告时限:

a)      故障发生后1小时内,设备所属单位应通过电话将故障简要情况报学院空中交通管理中心,并由空中交通管理中心报学院飞行值班领导;

b)      故障发生24小时内,空中交通管理中心负责整理有关设备故障情况的文字材料,并填写《民航空管系统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重大故障报告单》报总局空管局通信导航监视处;

c)      情况紧急时, 设备所属单位在报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的同时,可直接报总局空管局通信导航监视处

d)      报告内容包括:设备所属单位名称、安装地点、设备类型、故障时间、故障程度、故障初步分析、已经造成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已经采取的应急措施、需要技术协调或技术支持的要求等;

e)      自设备故障发生至完全修复期间,空中交通管理中心应及时掌握设备修复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8.1.1.2              设备停机报告规定

A.      设备停机是指可以导致航线或航路流量控制、机场飞行训练或航班不能正常起降或机场关闭的计划性停机,如设备维护、维修等;

B.      设备所属单位应在设备计划正式停机3天前,填写《设备停机工作计划表》,报学院空中交通管理中心同意后,由学院空中交通管理中心报总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备案;

C.      由于特殊原因导致设备停机超出计划停机时间时,设备所属单位应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学院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由学院空中交通管理中心报总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

8.1.1.3              定期报告规定

A.      定期报告是指由学院空中交通管理中心对学院范围内所有通信导航设备的运行状况,每月以书面和电子邮件两种形式报总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

B.      每月25日至28日,学院空中交通管理中心负责收集、整理本地区范围内通信导航设备运行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填写《民航空管系统通信导航监视设备运行维修情况月报》报总局空管局通信导航监视处。

8.2  技术资料管理

A.      各台站必须加强技术资料的管理,技术资料主要包括:设备的安装调试记录,设备的技术说明书、线路图、管网图,设备履历表,各种运行记录;

B.      设备调动时,其说明书、图纸、设备工作登记簿、设备检修记录簿和设备定期维护记录等技术资料,应随设备移交;

C.      值班记录簿必须保管两年,其他记录按设备使用年限保存;

D.      数据资料管理包括通信导航频率、台站呼号、航空公司呼号、地名代码、二次雷达代码、台站经纬度等,要严格按保密资料要求专人保管,及时按总局空管局的资料更改通知更改、转发相关单位,定期核对。带密级的资料收发要签字,定期检查,废止的资料按保密规定给予销毁。

8.3  飞行情报资料服务

学院所属机场的训练飞行所需的航行情报资料由学院航行情报部门负责提供,院外飞行临时航行情报资料由所在机场航行情报部门提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79#
发表于 2009-12-27 09:30:09 |只看该作者

8          维修工程管理fficeffice" />

8.1  概述

8.1.1        管理模式

A.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院长以法人代表身份承担营运人适航性责任;

B.      学院分管机务维修的副院长负责组织、研究、制定维修工程管理的总方针、政策;统一协调学院机务系统的工作关系,对学院机务系统各部门的工作进行宏观指导,保证学院训练航空器全面符合适航要求;

C.      学院建立以工程立法为龙头、以可靠性管理为中心、以生产计划与控制为核心,并建立相应配套部门的维修管理体制;

D.      学院建立机务处牵头,维修单位参与、制定统一的维修工程技术标准;

E.      学院机务处经院长授权,并在学院机务副院长的具体指导下落实适航性责任,并承担相应的适航性工程责任;

F.      维修单位负责将适航性工程责任严格贯彻到实际维修活动中,承担落实适航性工程责任过程中所发生的适航维修符合性及部分适航性工程责任;

G.      学院维修单位责任经理负责监督、检查适航性责任的落实,并向学院院长负责;

H.      学院维修单位质量经理负责监督质量管理政策的落实,并直接向维修单位责任经理负责;

I.      学院维修单位生产经理负责生产计划的组织实施,并直接向维修单位责任经理负责;

J.      民航飞行学院维修工程系统包括工程技术部门、质量部门、生产调度部门、培训部门、航材部门;

K.      其它适用的管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80#
发表于 2009-12-27 09:30:34 |只看该作者

8.1.1          机构设置与职责fficeffice" />

8.1.1.1              机构设置图

le="" type="#_x0000_t75">

8.1.1.2              部门职责

A.      学院机务处职责:详见《维修工程管理手册》;

B.      维修单位职责见各单位《维修管理手册》。

8.1.2          《维修工程管理手册》编写准则

8.1.2.1              原则

A.      学院依据适航法规或厂家提供的工程技术资料制定飞机维修政策、标准和程序,以确保学院所有维修活动均符合适航当局CAAC的目标和要求;

B.      保证航空器始终保持在安全适航状态,并尽量降低维修成本;

C.      各种编写活动应遵循学院《维修工程管理手册》中的相应政策,规定和要求;

D.      各种法规和标准能使训练航空器的安全可靠性得到保证。

8.1.2.2              目的

A.      使训练航空器的各种维修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B.      使训练航空器的各种维修活动符合适航当局制定的各项规定和标准。

8.1.3          维修工程文件体系

A.      维修工程文件体系由维修工程管理手册和工程文件、工作手册、工作程序两级构成,前者是学院运行手册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三者都是学院维修工程管理手册的基本组成部分。维修工程管理手册是全院维修工程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它确立了学院在一个时期内维修工程的方针、政策、目标及组织体系和管理职责,是学院各级人员从事维修活动的基本依据,必须严格遵守执行;

B.      维修工程文件体系图:

le="" type="#_x0000_t75">

C.      工程文件又分为适航部门颁发的管理文件、厂家颁发的通告及信函等技术文件和学院工程与维修技术文件三部分。学院维修工程技术文件包括维修管理文件、工程技术指令和工程技术文件处理单三部分;

D.      工作手册主要包括:

       le="" type="#_x0000_t75">   

E.      工作程序主要包括:

le="" type="#_x0000_t75">

8.2  维修工程管理

8.2.1          维修方案编制与管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6-26 11:12 ,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